分享

新刊|晚清科幻小说脑洞有多大?贾宝玉都开上潜水艇了

 大遗产 2023-07-12 发布于北京

 夜色朦胧,白衣书生正在伏案做试验。天上飘着三个满月一般的星体,仿佛隐藏着迥然不同的文明,显得神秘莫测。古人的幻想与探索,埋下了中国科幻诞生的深厚土壤。  制图/张寒露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到中国科幻文学的?

是2015年刷到一条新闻“中国科幻小说《三体》获雨果奖”?还是2019年春节去影院看了一部叫《流浪地球》的电影?过去几年,电影市场上国产科幻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流浪地球》《三体》《明日战记》还有今年上半年的《宇宙探索编辑部》,都成为全网热议的话题。

尤其是《流浪地球》的横空出世,2019年也被影迷们称为“中国科幻元年”。这仿佛给人一种错觉,中国科幻是近些年才开始兴起的。

 晚清科幻小说《新石头记》中,贾宝玉乘“飞车”。

但你知道吗?其实早在大清国,科幻文学就已经是百花争艳的局面。如果非要追溯,那时才是真正的“中国科幻元年”清朝末年,中国人已经开始阅读自己的科幻小说,甚至形成了一个科幻小说翻译和创作的高潮

你一定知道鲁迅,但你未必知道,他翻译过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作品。

你肯定知道贾宝玉,但未必知道晚清科幻小说中,宝二爷已经不再沉迷恋爱,而是乘着潜水艇和飞车满世界冒险了。

所以说,如今的国产科幻热,其实是一场断代的传承。那么,中国科幻小说都讲了些什么?本期杂志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本期也是《中华遗产》杂志首次尝试AI绘图。传统文化+人工智能,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那还不得买一本看看

《新石头记》中,贾宝玉乘“海底潜艇”绕行地球一周探险。

▲ 点击图片🔍  查看清晰目录

 志内页

科学与科幻世界的双重宇宙

科幻,将科学与幻想相连。科技的发明、突破与展望,往往会在幻想世界中激起令人惊艳的浪花。两条交错的时间轴,一条串起中国从近代到现当代重要科幻文学的代表作,一条串起20世纪以来现实世界的科技发明,由此品其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为“双重宇宙”。

「科」与「幻」的奏鸣曲

▲ 根据清代小说《镜花缘》中的描述想象出的飞车。 制图/大风


《山海经》中的奇肱飞车,先秦典籍《列子》中的换心手术,还有魏晋志怪小说中的时空交错情节。中国古典文学擅于将历史传说、现实技术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科”与“幻”,在中国的古代小说故事中早已埋下种子,生根发芽。

复活与长生:永恒的幻梦

AI技术创作的嫦娥奔月画面。 绘画/猫大山人

将生命无限拉长,是人类共同的梦想。为此,古代中国人做过许多尝试:道家方士烧炼的不死仙丹,神医的“起死回生术”,近代化学家以人体冷冻实现长生的探索,人们将这些诉诸笔端,便有了关于“复活与长生”的故事……不过,复活、长生,都不是通往幸福的一劳永逸的法门,可即便如此,人们仍是对生命的永恒抱有期待。

镜子:古老的「科技」与狂想

 这是一座四壁都由数不清的镜子砌成的“万镜楼台”,每一面镜子都通向一个独立的世界。孙悟空坠入其中,无法分辨自己身处真实还是虚幻的世界。  制图/老飘飘

镜子,自古就是一件兼具科技感神秘感之物。反射、聚光、透光……镜子的种种神秘功能,吸引着古人不断探索,也激发了小说家们的创作灵感。从汉晋时的《神异经》《搜神后记》,到明清的《明珠缘》《西游记》,关于神镜、魔镜、照妖镜的狂想层出不穷。它们或能斩妖驱邪占卜远方和未来之事,或能像X光机一样透视人的五脏六腑、治病救人,有的未免落入鬼神之谈,有的则颇具未来感,有的甚至在今天已经成为现实。

机械生物世界:从偃师走来
▲ 今人想象中的古代机器人。制图/每日AI画廊

西周工匠偃师制造的歌舞伎偶到2023年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门框机器人”,中国对“机械生物”的态度发生了很大改变,人们不再把机械当作谈资或玩物。历经过晚清至民国的大变局,人们认识到唯有强大的中国制造,才能令梦想照进现实…… 

未来有个理想国

▲ 传统的中国建筑上,悬浮着一架造型奇异的飞行器,仿佛古代与现代两个空间“嫁接”在一起。这正是近代中国科幻的形态——中西杂糅,古今碰撞。 制图泓伊

匪夷所思的科技奇观与亘古不变的儒家道德,共同打造出晚清先贤幻想中的人间天堂。在现实中饱受民族创痛的中国人,在幻想之中重构文化自尊并抒发着复兴情结
于是,近代科幻小说中,出现了一种矛盾的镜像:一方面以西方前沿科技发明为基础,幻想新世界的面貌;另一方面,却又幻想中国造出了远超西方的新文明。
晚清的灵魂工程师们

▲ 图为清末科幻小说《新法螺先生谭》中的情节。法螺先生的灵魂被科学“武装”,与太阳、能源等概念联系起来,成为拯救世界的武器。 制图泓伊

晚清的不少先贤志士曾相信,科学不仅能造就物质发明,还能复兴中国甚至拯救人类。比如,英勇就义的谭嗣同相信,最诚挚和无畏的意志,可以感动他人的大脑,让脑电彼此沟通,就能激荡起一场普度众生的风暴。短篇科幻《新法螺先生谭》中提到,催眠术可救国。还有小说《无线电话》,借着科学谈鬼事,电竟然成为了沟通阴阳的使者。

华夏星空幻想曲
▲ 图为人们对星空的幻想:如西瓜般的星球世界,以及航行在宇宙中的缀满宝石的飞艇。 制图/小满

中国人对浩瀚星空的幻想由来已久,古代神话传说、志怪小说中,一度充斥着“远古外星人”“飞船”的形象,代表着古人对天外文明的想象。晚清民国,嫁接了“西方科学”的中国科幻小说,还曾依托外星人、宇航船,展开殖民外星的强国梦想。

那时,西方科幻小说里的殖民意识,大多表现为对外太空的探险欲和征服欲。而中国的科幻小说,更多地关注如何发展科技、富国强民,用中国式的仁德之治,去感化教化外星世界


以下为常规文章
铜雀台曹魏兴亡的见证人
  邺城铜雀三台遗址的俯拍场景。 摄影/白跃英

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在王都邺城西北角建造铜雀三台,这是一组以铜雀台为主,包括铜雀、金虎、冰井三台的建筑群。

据史书记载,曹操节俭。群雄割据的年代,他不把财富用在军国大事上,而去兴修规模宏大、装饰华丽的三台,是什么缘故?原来,在古代天子可以建三座高台,诸侯只能修两座高台。曹操修建铜雀台,跨出了破坏汉家制度的第一步,其实是一种政治试探

安阳高陵:魏武何处挥鞭

▲ 图为高陵遗址展示区,包括神道、围壕、垣墙、墓室等部分。遗址上的钢结构保护棚,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为国内考古遗址保护棚体量之最。 摄影洛卡奇

2023年,河南安阳的高陵博物馆建成开放。高陵,是魏武帝曹操的长眠之所,也是帝王薄葬制度的典范。可即便如此,它依旧没有逃过被盗的命运。考古学家发现,早在晋代,高陵就遭遇了灭顶之灾。如今,我们只能从高陵出土的那些刻着陪葬品清单的石牌上,来还原曹操昔日的生活细节。

齐长城:两千六百年的眺望
▲ 济南长清区战国齐长城定头崖西山段。  摄影/杨东
东周时期,列国间征伐不休,为了保障疆域安全,齐国修筑了齐长城。齐长城西起今济南长清,经泰安、淄博、临沂、潍坊、日照五市后,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入黄海,全长约1237.8里。是中国保存完整的最古老的长城之一。
可以说,正是依靠齐长城与其他天然屏障,才使齐国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始终保持着诸侯国中“第一梯队”的位置

小勃律之战:高原之上的勋业
▲ 图为唐朝的“极边之戍”——今天人们称之为石头城。摄影/莎萝蔓蛇
公元747年,一支万人大唐步骑兵在名将高仙芝的带领下,翻越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历时三个多月,降服小勃律。大唐用一场不亚于后世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的壮举,声动西域。

关于新刊

你最期待、想看到哪部分内容?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们将随机选取三位小伙伴
送上本期杂志。

▲ 点击上图 一键下单

 编辑 |  FLJ  设计 | ZWZ 

中华遗产官方视频号

CHINESE HERITAGE

让美相遇 让好发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