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粗的大梁真吓人”-东呈古佛堂(元、民国.省6)

 北京的骑士 2023-07-12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古佛堂后殿大梁均在一米之上

        这个古佛堂位于长治市上党区韩店镇东呈村,原来只是个市保单位刚刚被定为省保,以前也很少听说,最开始注意到这个东呈古佛堂是在两年前的网上,看照片上虽然寺庙较破败但还是被那粗硕的梁栿所吸引,去年特意去东呈村拜访。管理古佛堂钥匙的是位精神健硕的七十多岁的老爷子,当时正在午休,听说我们的来意,即刻从床上起来拿上钥匙带我们去开门,令我十分感动。古佛堂在北边的百米外,是个很普通的院子,从外面看不出有什么特别,院子里面较为开阔而且很干净,一看就是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修缮。坐北朝南,前后有两座五开间悬山顶的大殿,檐下斗拱排列紧凑,两排之间有东西厢房。

图片

东呈古佛堂后殿

图片

后殿是单抄双下昂六铺作重拱计心柱头补间每间一朵补间呈异型耍头

图片

再看一下后殿的檐下斗拱

图片

后殿四缝梁栿粗大直径都超过一米

图片

夫人讲话“好粗的大梁真吓人”

        先看后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台基较矮,明间板门,次稍间为直棱窗。檐柱和金柱均为四角抹棱石柱,前檐柱顶施大额枋贯通左右,斗拱硕大比例看上去接近立柱的一半。铺作柱头补间各一朵,均为单抄双下昂六铺作重拱计心造。筒瓦布顶,琉璃剪边,鸱吻脊饰俱全。走进内部,感观十分的震撼,主要是这四缝梁栿特别粗大,直径均在一米以上,与立柱相比到有些头重脚轻泰山压顶的感觉。梁架结构是四椽栿对接前乳栿用三柱,壮硕的底栿上是三椽栿蜀柱对插剳牵,再上是两短蜀柱承平梁,都是自然弯材,上层梁栿也很粗壮。看斗拱里转,后檐无斗拱,前檐柱头为双抄计心承踏头托乳栿,补间为三跳计心承短柱,上托下平槫。计心横拱上承罗汉枋横向拉接各朵斗拱。另外,在后殿的前槽金柱上刻有纪年题记,隐约可见“正德十一年建...”字迹。如果按此题记看本座大殿应该是建于明代。

图片

后殿梁架结构

图片

梁柱对接的结点

图片

石柱上纪年题记“正德十一年建..'

图片

站在后院看前殿背面斗拱齐全脊饰比后殿更漂亮

图片

东呈古佛堂前殿正面

图片

侧面看前殿

图片

前殿内部梁架

        再看前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低矮的台基,明间板门,次稍间直棱窗。前后开门,所有柱子也都为石柱,前檐柱头施大额枋,比起后殿稍细,上面的斗拱柱头、补间各一朵。后檐柱头施兰额与普拍枋,也是柱头与补间各一朵。所有铺作均为单抄单下昂五铺作重拱计心造,虽等级比后殿略低,但这是前后檐均有斗拱。灰色筒瓦布顶,脊饰比后殿更加丰富。进入殿内,梁架风格同后殿,只是四缝梁栿略细一些,但也有七八十公分直径。梁架结构也是四椽栿对前乳栿用三柱,但底栿上省略了三椽栿,使用前后剳牵承槫,另一端插入蜀柱中,上面两方形蜀柱托平梁。看斗拱里转情况,柱头都是单抄计心承踏头托大梁,补间部分则是后尾平挑垂花柱,柱顶托下平槫。从垂花柱的装饰看前殿也有明代特征。

图片

前殿梁栿也很粗大,底栿上的结构与后殿有区别

图片

前殿梁架的后槽情况
图片

前后铺作里转补间加入了垂花柱

图片

后院具有民国风格的东厢房

        另外,在后院东西还有厢房,现只剩房基和墙体,并没有继续修复,看门窗的风格像是民国年间的作品。从总体布局看,后院较为讲究,是个主要的活动区域。如前殿实际是个过殿,后檐斗拱齐备,前殿脊饰更加丰富等,与后殿的装饰构成感观上的前后遥相呼应。

图片

这是西厢房

图片

古佛堂后殿梁栿特别粗大均采用自然弯材也不知道当年的林木资源到底是啥样

图片

古佛堂前殿内部具有明显的明代风格

        总的讲,东呈古佛堂的最大特点就是,梁栿特别粗壮,特别是后殿四缝足有一米以上直径,这在晋东南一带也是罕见的,也不知当年木材资源到底是个什么样竟能如此大才小用。东呈古佛堂创建年代已经无考,官方给出的年代是元和民国。民国所指的肯定就是后院东西厢房,而元所指的应是这两座具有粗壮梁栿自然弯材的大殿了。但是后殿金柱上有明确纪年,而前殿又具有明代特征,又如何解释呢!能否这样认为,古佛堂现存前后两殿应建于明代,但是之前原址是否还有寺庙,建筑材料是否更早就不得而知,还需继续深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