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草纲目》竹蓐

 笑问客从he处来 2023-07-13 发布于辽宁

菜部二十八卷 菜之五

竹蓐

    (《食疗》)

    【校正】并入《拾遗》竹肉。

    【释名】竹肉(《拾遗》)、竹菰(《纲目》)、竹蕈。

    时珍曰∶草更生曰蓐,得溽湿之气而成也。陈藏器《本草》作竹肉,因其味也。

    【集解】诜曰∶慈竹林夏月逢雨,滴汁着地生蓐。似鹿角,白色,可食。

    藏器曰∶竹肉生苦竹枝上。如鸡子,似肉脔,有大毒。以灰汁煮三度炼讫,然后依常菜茹食之。炼不熟者,戟人喉出血,手爪尽脱。应别有功,人未尽识之。

    时珍曰∶此即竹菰也。生朽竹根节上。状如木耳,红色。段成式《酉阳杂俎》云∶江淮有竹肉,大如弹丸,味如白树鸡。即此物也。惟苦竹生者有毒耳。

    【气味】甘、咸,寒,无毒。

    藏器曰∶苦竹肉∶有大毒。

    【主治】一切赤白痢,和姜、酱食之(孟诜)。苦竹肉∶灰汁炼过食,杀三虫毒邪气,破老血(藏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