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浮白穴的准确位置图与作用

 N亿阳华 2023-07-13 发布于浙江

浮白穴

<a href='https://www./book/599/53968.html' target='_blank'>浮白穴</a>

穴位

浮白 Fúbái,出《素问·气穴论》。名解:浮,漂也,游也,满而溢也。《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及《至真要大论》:“少阳之至大而浮。”又顺流曰浮,《尚书·禹贡》:“浮于济洁。”白,为素色,为金色,并有道义,浅表为浮,色白应肺。“浮白”典故,出于战国之初。魏文侯与诸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行觞政(酒令也)曰:“饮不酹者,浮以大白。”后人以“浮大白”为罚大杯酒。本穴治足不能行及耳聋,胸满,齿痛,瘿肿,喉痹咳嗽,吐痰沫等症。病者宛如醉人状态,喻病人如曾浮大白者,本穴可以治之,因名为浮白,此解似牵强矣。此穴在耳根上缘,向后入发际1寸之凹陷中。足少阳经脉起于目锐眦……由率谷外下行,循天冲、浮白,而到耳后窍阴、完骨,如水顺流而下。

经属

属足少阴胆经。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与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三分之一与上三分之一交点处。

取法:先找到天冲穴(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3横指处即是天冲穴)和完骨穴(耳后明显突起,其下方凹陷处即是完骨穴),二者弧形连线上1/3处即是浮白穴。

解剖

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颞肌。在胸锁乳突肌的乳突止点肌腱的外侧,与耳廓背面基底部之间,有耳后动、静脉与其伴行的耳大神经经过。

作用与主治

作用:疏肝利胆散风止痛,理气散结。

主治:头项,五官等疾患:如头痛耳鸣,耳聋,眼目疼痛,齿痛,喉痹,颈项痛肿,咳逆,喘息[],胸满,肩臂痛,足缓不收,头痛,眩晕,目痛,瘿气,现代又多用浮白穴治疗耳源性眩晕,神经性耳聋,牙痛,甲状腺肿,支气管炎扁桃体炎中风后遗症等。

配伍

1、配风池穴太阳穴百会穴治头痛。

2、配颊车穴下关穴合谷穴治齿痛。

3、配天牖穴天容穴天突穴瘰疬

4、配风池穴、行间穴偏头痛目赤肿痛

5、配听会穴中渚穴治耳鸣、耳聋。

6、配肾俞穴太溪穴耳门穴治耳鸣、耳聋。

刺灸法

刺法:平刺0.5~0.8寸,局部有胀重感。

灸法:间接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用中指指腹每天早晚各揉按浮白穴1~3分钟,可治经常熬夜不睡觉或者经常失眠而引起的头发白

文献摘要

备急千金要方》:主牙齿痛,不能言。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发治寒热,喉痹,咳逆痰沫,胸中满不得喘息,耳鸣嘈嘈无所闻,颈项痈肿及瘿气,肩臂不举,悉皆治之。

针灸大成》:主足不能行,耳聋耳鸣,齿痛,胸满不得息,胸痛,颈项瘿,痈肿不能言,肩臂不举,发寒热,喉痹,咳逆痰沫,耳鸣嘈嘈无所闻。

类经图翼》:主治咳逆,胸满,喉痹,耳聋,齿痛,项瘿,痰沫,不得喘息,肩臂不举,足不能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