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第四次薛家将:白袍将军薛仁贵

 梦想童年594 2023-07-13 发布于江西
历史上的第四次薛家将:白袍将军薛仁贵

以薛仁贵为首,历史上形成第四次薛家将。薛仁贵,唐帝国名将,生于隋末614年,至683年,与唐高宗同一年去世,活了七十岁,名礼,字仁贵。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 他是刘宋帝国名将薛安都的六世孙。

当年,河东薛氏之祖蜀汉薛永,其子薛齐,薛齐之子薛懿,薛懿有三子,分别为河东薛氏的北祖、南祖、西祖,形成各房子孙,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他于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唐高宗时,薛仁贵累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

683年,薛仁贵与唐高宗同一年去世,年七十,唐高宗这一年五十六岁。薛仁贵册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著有《周易新注本义》十四卷,今已佚。

薛仁贵出身官宦世家,其曾祖父薛荣、祖父薛衍、父亲薛轨,相继在北魏、北周、隋任官,但是,薛轨早逝,加上改朝换代,造成家道中落,薛仁贵少年时家境贫寒,以种田为业。

薛仁贵青年时,正值唐太宗在位,其妻柳氏说:“才干出众,也要等到机遇才能发挥。如今皇帝亲征辽东,招募勇士,这是难得的时机,大丈夫理当争取功名,你何不乘此良机,立功扬名?”薛仁贵于是应征,投了唐军,自此步入军旅。

644年,即贞观十八年,唐太宗李世民命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张亮、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勣,分别率领水、陆两军,进攻高句(音GOU,一声)丽。 次年二月,李世民亲征高句丽。 三月,在辽东战场上,年方三十岁、正值当打之年的白袍薛仁贵单枪匹马、挺身而出,刺高句丽战将于马下,割其首级,悬挂于马上,高丽军见之胆寒,撤军退去,此战,薛仁贵初露头角。

六月,唐军一路杀到安市城(今辽宁海城东南营城子)一带,高句丽权臣姓全,名叫全盖苏文,他遣将高延寿、高惠真,率庞大军队二十五万,依山驻扎,抵挡唐太宗率领的三十万唐军。唐太宗视察地形后,命诸将率军分路进击,白袍薛仁贵,手持戟枪,腰挎双弓,大呼冲阵,所向无敌,高句丽军望之披靡,唐军大举跟进,高句丽军大败,被斩首两万余级。 安市城之战,高句丽举国震惊,黄城、银城等地军民皆弃城而逃,数百里内断绝人烟。

此战,薛仁贵一战成名,战后,唐太宗特意召见当时只是普通士卒的薛仁贵,赐马二匹、绢四十匹及俘虏十人为奴,并升其军衔为游击将军,为从五品衔的中级军官。

高句丽军退守安市城,唐军猛攻,高句丽守军凭坚城固守。李勣恐吓守军,如再顽抗,要在破城之日屠城,结果守城将士更加齐心合力,唐军久攻不克,此后冬天大雪,粮草不济,唐军只得撤退。

回师途中,唐太宗对薛仁贵说:“朕的旧将都老了,朕屡欲提拔骁勇雄健的年轻将领,没有比得上你的。朕不高兴于得到辽东,高兴得到你啊。”遂进一步提拔薛仁贵,升其军职为右领军卫中郎将,为正四品衔的中高级军官,回长安后,命薛仁贵镇守玄武门。

唐高宗即位后,654年闰五月,在一个深夜,天降大雨,山洪暴发,大水冲至玄武门,守卫将士尽皆逃散。薛仁贵发怒道:“哪有天子危急,卫队却怕死逃跑的?”然后不顾自己安危,登上玄武门,在洪水滚滚而来的紧急情况下,向皇宫内大声呼喊,唐高宗李治在睡梦中惊醒,因此得以及时撤离,不久,大水淹没唐高宗的寝宫。事后唐高宗感恩道:“多亏了你,才避免被淹没,今日我才知道有忠臣啊。”于是赐给薛仁贵御马。

658年,唐高宗命名将程名振征高句丽,以薛仁贵为其副将。薛仁贵于贵端城(位于今辽宁浑河一带)击败高句丽军,斩首三千余级。

659年,名将契必何力,率领薛仁贵、梁建方等,出征高句丽,与高句丽军大战于横山(今辽宁辽阳一带的华表山)。薛仁贵手持弓箭,一马当先,冲入敌阵,开弓放箭,敌人纷纷应声倒地。接着,唐军又与高句丽军战于石城,有敌将善射,杀唐军十余人,无人敢当。薛仁贵大怒,单骑突入,生擒敌将。

十二月,薛仁贵又在黑山击败契丹,擒契丹酋长阿卜固等人,

此次出征,薛仁贵以战功,拜左武卫将军,为从三品衔的高级军官,封河东县男,身为男爵,从此跻身于贵族行列。

且说当时漠北的铁勒诸部,包括薛延陀、回纥、契必等部,一直延伸到贝加尔湖。东突厥汗国被唐攻灭之后,铁勒的薛延陀汗国崛起,又被唐攻灭,之后,回纥取代了薛延陀,为铁勒各部之首,归附了唐帝国。661年,回纥酋长婆闰去世,其侄比粟毒继位,叛唐。唐高宗诏右屯卫大将军郑仁泰为主将,左武卫将军薛仁贵为副将,领兵北伐回纥。

郑仁泰、薛仁贵率军直扑漠北,铁勒的回纥、仆骨、同罗等部,十余万人,在漠北杭盖山一带进行抗击。回纥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薛仁贵于阵前连发三箭,连射三人,其余回纥人见状惊恐,慑于薛仁贵神威,纷纷下马请降,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大败回纥等部,之后,坑杀降卒十余万人。接着,薛仁贵继续追击铁勒败军,擒其叶护兄弟三人。薛仁贵收兵后,军中传唱说:“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此战之后,铁勒各部元气大伤,日渐衰败,不复为边患。

此处的“天山”,即漠北杭盖山。

此战,郑仁泰、薛仁贵不接受铁勒投降,将其坑杀,并将回纥女人分给将士,这些将士中也包括薛仁贵自己,和其他将士一样,薛仁贵也把抢来的的回纥女人霸占为妾,还贪了不少财物。不过,此战唐军也损失不小,回纥余部逃走,唐军派出追兵追击,遇到大雪,等回到郑仁泰大营时,回来的骑兵只有十分之一。

有关官员向唐高宗检举弹劾薛仁贵贪污财物,唐高宗因薛仁贵立下大功而宽恕了他。

郑仁泰、薛仁贵杀降,铁勒人心不服,662年,唐高宗又派契必何力前往宣抚,契必何力率五百精骑,前往漠北,恩威并施,晓谕告诫各部,并当众擒杀不服的叶护等二百余人,回纥等部就此平定。

666年,高句丽权臣全盖苏文去世,其子全男生继掌国事。全男生的兄弟全男建、全男产不服,驱逐了全男生,全男生投唐,请求发兵相助。六月,唐高宗遣右骁卫大将军契必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为前锋,以全男生、全献诚父子为向导,征伐高句丽。十二月,唐高宗任命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兼安抚大使,出任此次征高句丽的主帅。 白袍将军薛仁贵也参与了此次征高句丽之役。

667年九月,李勣首先攻克了“高丽西边要害”的新城(今辽宁抚顺一带),然后趁势挥军进击,连陷十六座城。 全男建派兵袭击唐军,薛仁贵率军迎战,将高句丽军截为两段,大破高句丽军,斩首五万余级,并乘胜攻陷南苏、木底、苍岩三城。唐高宗亲自给薛仁贵写信说:“辽东战事,贼兵甚多,你身先士卒,奋力杀敌,不顾自己的性命,左冲右击,所向无前,使得这次战役很快就取得了胜利。应该好好地建功立业,成全攻名!”

668年二月,薛仁贵率三千人,乘胜进攻高句丽重镇扶余城(在今吉林)。这时,部将都以兵少,劝他不要轻进。薛仁贵说:“兵在于如何用兵,而不在多。”于是发起猛攻,他身先士卒,共杀、俘高句丽军一万余人,攻克扶余城。唐军声威大振,扶余川四十余城,望风而降。

之后薛仁贵一路凯歌,与李勣大军会师于高句丽都城平壤城外,对平壤形成合围之势。九月,僧人信诚开城门,李勣趁势进攻,一举攻陷平壤,擒获全男建。至此,高句丽王国灭亡。 唐帝国共获五部、一百七十六城、六十九万七千户口,将其划分九个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设安东大都护府统管整个高句丽旧地。 薛仁贵以功授右威卫大将军兼检校安东都护,为正三品衔的高级军官,封平阳郡公,其贵族爵位由男爵升级为公爵,率兵二万人镇守平壤。

薛仁贵抚养孤儿,赡养老人,治理盗贼,提拔任用高句丽的人才,表彰奖励品德高尚、行为优异的百姓。一时间,高句丽人都非常喜悦,甚至忘却亡国之痛。

但是,很快,薛仁贵就离开了安东,因为,西边的吐蕃王国开始进攻了,他们进攻唐帝国的安西四镇,连夺西域十八州,唐廷震惊。670年四月,为了打击吐蕃,遏制吐蕃对安西四镇的攻势,唐出动五万大军出征吐蕃,同时,护送吐谷浑王回青海,以图恢复吐谷浑王国,合力打击吐蕃王国。

此次出征,以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为副总管。

但是,此次出征的人马安排得不好,郭待封是名将郭孝恪之子,不甘心屈居薛仁贵之下,经常违抗薛仁贵的命令。

薛仁贵率军行进到青海湖以南的大非川,令郭待封留守,看护唐军辎重,薛仁贵自率主力,进攻乌海城,一举攻克,吐蕃守军伤亡惨重。

郭待封不甘心看守粮草,于是离开大非川,带着粮草进军,他也想打个胜仗,立个大功。吐蕃主力二十万人,避实就虚,躲开薛仁贵的精兵,半路截击郭待封,郭待封大败,粮草都被吐蕃缴获。

薛仁贵闻讯大惊,只得放弃乌海城,退守大非川。

八月,吐蕃主力四十万人,在吐蕃权臣、名将钦陵的率领下,包围了驻守大非川的薛仁贵十万人马,逼唐军决战,薛仁贵无险可守,又无粮草,大败。唐军损失惨重,薛仁贵只得与钦陵议和,钦陵放唐军残部回去,但是吐谷浑就此被吐蕃吞并。

因为这一次大败,薛仁贵被革职为平民,军职、军衔、爵位,统统一撸到底。

674年,薛仁贵又因事获罪,被流放到广西象州,碰上朝廷大赦才得以回家。

681年,唐高宗念及薛仁贵旧功,重新起用薛仁贵,官拜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为从三品衔的高级军官。

682年,由于唐的剥削压迫过度,东突厥后裔阿史那骨笃禄造反,建立后突厥汗国。唐的单于都护府(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检校降户部落官阿史德元珍反叛,投奔后突厥。阿史德元珍率领突厥军进犯并州(今山西太原)、云州,薛仁贵奉命征讨。突厥人问:“唐军的将领是谁?”回答说:“薛仁贵。”突厥人说:“听说薛将军流放到象州已经去世,怎能复生?”薛仁贵摘掉头盔,突厥人仔细一看大惊失色,都下马排队拜揖,然后逃走。薛仁贵乘势追击,大败突厥军,斩杀上万人,俘虏两万余人,夺取驼马牛羊三万余头,取得云州大捷。

这是薛仁贵最后的胜利。683年,薛仁贵去世,终年七十岁。五十六岁的唐高宗,也已经到了最后岁月,他比薛仁贵晚走几个月。唐高宗册赠薛仁贵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由官府提供车马,护送灵柩返回故乡。

薛仁贵之子薛讷(NE,四声),也是唐帝国名将,生于唐高宗即位的649年,于唐玄宗在位期间的720年去世,活了七十一岁。薛讷不苟言笑,沉着勇悍,早年为城门郎、蓝田县令等职,以刚正秉直而闻名于世。他以将门之子得到武则天重用,累官至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检校左卫大将军。他镇守边疆,屡立战功。

唐玄宗即位初期的714年,契丹反叛,薛讷率军镇压。军士苦于酷暑,行军到滦州,遭敌军袭击,败退,薛讷被朝廷责备并撤职。但其后,吐番侵扰临洮、渭州、兰州等地,薛讷又被起用,任陇右防御使,统率羽林军,奋力抗击,大获全胜。唐玄宗得报后,拜薛讷为左羽林大将军,掌管京师卫护,复封平阳郡公。后薛讷告老还家。

720年,薛讷去世,年七十二。朝廷追赠太常卿,谥号“昭定”,即平阳昭定公。

薛仁贵有五个儿子,薛讷是长子,薛讷有三个儿子,薛徽,左金吾卫将军;薛直,绥州刺史;薛畅,左羽林卫将军。五个孙子,薛揖,相州刺史;薛振,简州刺史;薛抃,歙州刺史;薛坚,邢州刺史;薛干,洺州刺史。

薛仁贵另一个儿子之子,亦即薛仁贵另一个孙子,薛嵩,也是名将,薛嵩膂力出众,善于骑射,性情豪迈,在安史之乱中,曾卷入叛军,史朝义兵败后,薛嵩以相、卫、洺、邢四州归唐,朝廷拜他为检校右仆射、昭义节度使,封平阳王。薛嵩参与大乱之后的重建工作,贡献很大,使得他所统领的昭义镇迅速恢复生气。他爱好蹴鞠,为隐士劝止。唐代宗在位期间的772年,薛嵩病故,追赠太保,正一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