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甘肃省书法家协会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作品线上展

 耕夫的图书馆 2023-07-13 发布于甘肃

图片

曹恩东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书法博士在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第五届楷书专业委员会主任,甘肃省青年书协副主席。

书法作品获第二届青年展二等奖,第五届新人展全国奖,第三届中国“兰亭奖”艺术奖,首届“孔子艺术奖”优秀奖,第二届永乐宫书法展优秀奖。入展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书法篆刻展,现状与理想---书法创作学术批评展、伟业---庆祝建党百年书法展、第十二届国展等。理论研究分获第五、六届书法“张芝奖”优秀奖(最高奖)、一等奖;均获第四、五届文艺评论奖优秀奖(最高奖)。主持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项目。

图片

▲《丹霞道中》97*180cm

砚边拾珍

周星莲《临池管见》提出书法有两义:“置物之形”和“输我之心”。在楷书创作时,不仅要“置物”,加强“形”---书法本体语言的锤炼,掌握书法“置”的书写技能,这是书家的立身之本。不然再好的修养,从何而“输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但同时,也不能仅仅重“置物”而轻“输我”。“置”之积累无疑是重要的,但一味在“置”里讨生活,而忽视“输”的思想积累,缺乏“输”之思想引领,只会产生匠人。这就让我想起孔子的“君子”标准,不能“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必须“文质彬彬”才是完人。因此,书法的“置”是前提,“输”是结果;“输”是能指,“置”是所指。二义是“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综合体现。

图片

刘小龙

甘肃泾川人,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首届国学班成员,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甘肃省优秀青年文化人才,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楷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平凉市书协副主席。中华精品字库工程“灵飞经”创作专家,多家书法教学机构主任导师,全国80后代表书法家,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获奖作者,全国书法展评审委员。

近年来30多次在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中获奖、入展。多次应中国文联、中国书协邀请,参与重大主题创作,作品被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文博机构收藏。2021年书法作品搭载神舟12号进入中国空间站,献礼建党百年。

图片

▲庾信《春赋》68*138cm

砚边拾珍

作楷当需有苦行僧的念头和毅力,不可急躁、书法养心,滋养、调节身心;作楷要有明清举子的那种刚毅,字如其人,行文作字,文以载道;作楷要有书卷气,笔下有经典,行气自然连贯;作楷当发扬个性,继承前贤经典,不拘泥于一招一式,融会贯通,自有语言。

图片

张锋

号风子,静心斋主人,甘肃省镇原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第五届楷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庆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镇原县书法家协会主席,潜山书画院院长。

作品入展全国首届西部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首届“普洱茶乡”书法艺术节全国书法展,2008年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学成果展荣誉奖,甘肃书法晋京展,甘肃省第二届书坛新人新作展,第二、三、四届甘肃书法“张芝奖”,建国五十周年甘肃书法篆刻展,甘肃书法首届、二届临贴展(二届获奖),甘肃第四、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五届获奖),“丝绸之路”甘肃书画展书法一等奖,甘肃省百位名家邀请展等。

图片

《潜夫论节录》68*136cm

砚边拾珍

镇原“中国书法之乡”。这片热土不断地改变着每一个书法人的命运和梦想。真正体会到传统书法在人们心目中的那份纯真和美好,也看到了书法人的激动,浓厚的书法氛围感染着人们的生活,同时生活也丰富了书法人。不再是以前人们所认为的“聚墨成形”“信笔为体”的盲区,而是在古人留下的优秀碑帖中不断地回望与求索。一路走来,书法是一种精神的回溯和力量的积聚,感恩养育我的这片书法厚土--镇原!

图片

胡光华

甘肃省西峰区人,中学高级教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楷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庆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甘肃省优秀书法家、先进个人、优秀文艺志愿者。

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首届、二届楷书书法展,首届“西狭颂”全国书法大展,第七届全国书法新人新作展,第七届中国临沂书法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书法展(甘肃篇)——百年华章·红色陇原书法作品展”,第七届“张芝奖”书法大展。“丝绸之路杯”甘肃省首届书画大赛书法成人组二等奖,获庆阳市李梦阳文艺奖一等奖。作品发表刊登于《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甘肃日报》、《陇东报》等报刊。

图片

李世民《芳兰》 68*68cm

砚边拾珍

苏轼提出:“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真书为何难于飘扬?这是由真书本身所具有的静态书体性质所决定的。这里的难是相对“静”而言的,那么,要达妙境,追求“飘扬”。通过我多年的临习感悟,就是取法以墨迹为主,兼顾碑刻。通过体察西域高昌墓砖墨迹,发现与刻后用笔有很大不同,特别是用笔的起止之间的笔势呼应,而碑刻书法则刀斩斧截,很难见到用笔的起止。所以启功先生提出:“透过刀锋看笔锋”是其重点。而结构除墨迹外,可看碑刻,但用笔则非墨迹不可。另外,从真书的形态和笔势来进一步体会它们的静与动,窥探蕴藏其中的精神。故而以此进行书写实践,真书自可有飘扬之态。

图片

马世峰

甘肃礼县人,祖籍甘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礼县书法家协会主席。曾在四川中国书法艺术进修学院、四川省诗书画院何应辉书法艺术工作室研修班学习书法。

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四届楹联书法大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首届大字书法展览等。书法作品刻入多处碑林,入编多种作品集,被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并在《书法导报·精英出场》、《中国书法报·书苑人物》专题介绍。

图片

伊人在岸《修行》  52*138cm

砚边拾珍

楷书的两座高峰-----魏碑和唐楷。前者呈现出康有为的“十美”之说。后者尽管呈现出温润含蓄,宽博厚重的特点,由于法的束缚,大大降低了其艺术性。褚遂良的流畅婀娜,摇曳多姿实属个例。汉字从隶书发展到唐楷,得到了进一步的便捷、简化,但书法艺术的审美追求已经大打折扣,限制了艺术个性的流露和张扬。为此,楷书的学习应当浸淫于篆隶,借鉴于行草,着重于北魏墓志,进而创作出高古朴厚,灵动飘逸,拙稚奇倔,苍茫大气,妙趣横生的楷书作品,开拓出楷书的新格调、新境界!

图片

马春林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水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秦州区书法家协会顾问。

书法作品入展敦煌杯国际书法大展、走进青海全国书法大展、第二届兰亭奖“安美杯”书法展、第三届兰亭奖“尧山杯”书法展,获天水市首届麦积山文艺奖。

图片

陈讲《谒太昊宫》23*35cm

砚边拾珍

楷书的学习是技法的掌握,更是性格的塑造、审美的养成。在日常的教学中,把这一认识贯穿创作和教学始终。楷书的用笔过程,它有着内在的规定性。比如,入笔的藏锋、行笔的中锋,收笔的回锋,看似简单,实则复杂。不光是毛笔单一在纸上的用笔动作,而是与手臂、手腕、手指相互配合的动作,书写速度与自身呼吸相配合的关系。在长期的训练中,形成肌肉记忆或惯性力。创作,对自己不能“隐瞒”;教学,对孩子不能“隐瞒”。教学相长、一以贯之,逐渐形成孩子们的汉字之美、书写之美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书法:美在形也美在人。

图片

王正楷

甘肃庆阳西峰人,书香门第,斋号幽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书法院特聘书法家,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峰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入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一届大字书法艺术展,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年周年书法大展,“三晋杯”全国首届公务员书法展览,2006年在甘肃“秋田美术馆”举办“王正楷书法艺术展览”,获得甘肃省第五届“敦煌文艺奖”二等奖,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展览中心全国书法家名家系列邀请展,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书法导报”、“书法报”、《甘肃书法》、《中国美术》、《艺术人生》等报刊上多次刊登。

图片

胡正平《诗本园雅集》68*138cm

砚边拾珍

古帖学习首先就是观察,用眼睛获取信息,但往往为什么有些人看了多遍还是不对,理解也不够准确。俗话说的好!看见,不一定看清;看清也不一定看透。所以,临帖之观察显得尤为重要。“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在细察、明察的精准的基础上上,做到看透、看懂。学古、入古,与古为徒,笔底多一份古意,少一份俗气,不断提高自己的眼力、心力与手力,“尽精微、致广大”让自己的“手力”不断细腻出来,让自己的“眼力”不断提升上去,让自己的“心力”不断丰富起来。只有“微”才有“妙”,只有“微妙”才能通神,合乎于道,肈于自然,致其弘大。书法的路子才会越走越远!

图片

王述贤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协第五届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通渭县书协副主席,第十四届甘肃省人大代表,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

作品入展全国首届楷书展,首届“西狭颂”全国书法大展,首届“云峰奖”全国书法大展,第四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天下大同·魏碑故里”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甘肃省第三届优秀青年书法家学术提名展。

图片

▲徐淑《又报秦嘉书》68*68cm

砚边拾珍

书法不应只是区区一技,不应成为养家糊口的营生,不应成为附庸风雅的把玩,不应成为眩目搞笑的杂耍,不应成为无病呻吟的狂吼,不应成为雕虫小技的卖弄。书法应与诗意的人生经历融为一体,让书法里有艺术的基因,有生活的积淀,有岁月的色彩,有理性的思索,有文化的意蕴,有人格的魅力。经历了春夏秋冬的磨砺,经历了风霜雨雪的洗礼,经历了艺文史哲的陶养,经历了笔墨技法的锤炼,人生因此而丰满,书法也因此而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图片

王毓峰

甘肃省华亭市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平凉市书协副主席,华亭市书协主席。现供职于华亭市文化馆。

作品入展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三届西部书法展,“华坪金达”全国书法展三等奖,首届“四堂杯”全国书法展三等奖,“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书法展三等奖;入展甘肃省百名70后、80后网络交流展,平凉市第三届“崆峒文艺奖”二等奖,平凉市第五届“崆峒文艺奖”二等奖平凉市首届“临摹与创作书法双年展”二等奖,华亭县首届、二届、三届“莲花台文艺奖”一、二等奖。

图片

周敦颐《爱莲说》40*70cm

砚边拾珍

当代楷书创作呈现出新的面貌。有些书家谨守一碑一帖,作品因深度入古而令人震撼;有些书家取法陌生碑帖,作品呈现出新的品味;有些书家作楷如行,注意笔势的连绵映带;有些书家加入涨墨和枯笔,增加点线的层次和变化……凡此种种,都是楷书书家们立足于当下新时代所作出的有益探索,至于成败与否,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近年自己的楷书创作,主要有三个表达:一是注重字内空间的计白当黑,关照字内的疏密对比和变化;二是注意字势的欹正相生,留意横向竖向笔画的细微变化;三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力避美术化、设计化的倾向,必然性和偶然性有机结合,使书写增加随机生发的意趣

图片

刘成

斋号静堂,甘肃张掖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张掖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入展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首届“钟繇奖”全国书法篆刻展、第四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心经”书法手卷展获优秀奖、首届沈商文化杯全国书法作品展,甘肃省第四、五届中青年书法展,第二届新人作品展,甘肃省第二、四届“张芝奖”书法篆刻展,《书法导报》国际书法大展,“楚天海智杯”全国书法篆刻展,“西雁杯”全国书法邀请展,“金张掖”文艺奖。

图片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68*138cm

砚边拾珍

对于楷书的学习,在唐碑上下的功夫较多,但发现有刻板、单调之嫌,近年来,在临古过程中,常常玩味魏碑奇正相生的格调和品质,力求在创作中形成自己的楷书语言辨识度和体认力。尝试融入魏碑笔法元素和唐碑结体特征,也展现楷书语言的当下性----用笔和结体既不粗野,也不呆板,轻重有致,开合有度,力求作品透露出一种安静、平和、清新、大雅的时代气息和审美追求。努力将读书写字成为日常,期许笔下的文字能静气、有书卷气,向着典雅俊逸一路前行。

图片

孙世恩

陇西县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陇西县书协副主席。

书法作品入展第四届全国楹联书法大展、第二届全国行草书大展、全国首届“小榄杯”县镇书法大赛,甘肃省首届张芝奖书法大展、庆祝十六大甘肃书法展、第八回中韩书法交流展、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毛泽东诗词》书法展、甘肃省第四届中青展、新世纪书法大展中书法获三等奖,书法论文散见于《书法丛刊》《鉴定与鉴赏》等杂志。

图片

柳永《望海潮》68*138cm

砚边拾珍

楷书创作取法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大家所熟知的“楷书四大家”,而是要取法多元。近年来,我留意于智永楷书《千字文》的研习。启功先生曾言“永师真迹八百本,海东一卷逃劫灰”,可以用来印证六朝墨迹,而在敦煌石室遗存的唐代蒋善进临本《智永真草千字文》残卷,在相互比较中,更深化对《千字文》的临创转换的认识。清代何绍基《东洲草堂金石跋》曾说:“智永《千文》,笔笔从空中落,从空中住,虽屋漏痕犹不足喻之。” 在具体研习中除关注结体的雅正外,尤其体会何绍基的论点画运行的提按、顿挫出入关系,化入自己的实践创作。智永楷书《千字文》可以说,是书法研习掌握用笔的最佳范本之一。

图片

李靖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为天水美术馆馆长,天水书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甘肃省画院美术馆联盟副主席,天水市书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

作品入展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大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安美杯”书法展,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书法节教师作品展、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首届全国教师毛笔书法大赛二等奖等。参加第八回中韩书法交流展,“百年辛亥·振兴中华”陇台书法邀请展,中国首届“九宫杯”书法大展二等奖,陇山·陇水·陇人——第八届甘肃省专业画院美术书法作品展二等奖等。书法评论文章“陇上书家张邦彦”入编《甘肃省人物志》。

图片

朱柏庐《治家格言》97*180cm

砚边拾珍

长期以来楷书的取法囿于魏晋、隋唐的刻石作品及历代名家名作,而我们应该上溯汉代简牍书迹,以对楷书的溯本求源。当今社会展览使书法创作有着尚趣性质,楷书创作没有行草书易于表现性情,只能在小章法上求其趣味。汉简保存着似篆非隶、异趣迭出的结体、用笔,在很大程度上可供楷书创作借鉴运用。如章法之布局,散珠落玉盘,讲究穿插、补白、错落、排叠、呼应,故而借鉴以丰富其章法、结字、用笔、点画形态等。这种汲取简牍书法的精髓可完善楷书的另一体式——“简楷”的书写风格。

图片

李成成

甘肃庆阳人,别署蕴堂,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工业大学中国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北兰亭首届文心问墨班成员。

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九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全国第五届正体书法作品展、2019“中国书法·年展”全国楷书作品展前100名,2021“中国书法·年展”全国楷书作品展入展、2022“中国书法·年展”全国楷书作品展、《大学书法》2022年度大学生硕博组“十佳创作奖”、“泰源杯“甘肃省书法篆刻作品展一等奖等获奖入展60余次。作品发表于《大学书法》《青少年书法报》。

图片

王澍《虚舟题跋》100*240cm

砚边拾珍

傅山有言:“楷书不知篆隶之变,任写到妙境,终是俗格。”书法自古至今追求:“取法乎上“和”贵有古意“,余深以为然,习书十载有余,于篆隶处用功最深,钟鼎彝器、砖瓦铭文、摩崖碑碣所见者皆精心揣摩。受此影响,自然而然习楷亦从篆隶入,以篆隶笔意写北碑之体态。康南海评魏碑有十美,余自觉气象浑穆,古雅醇厚一路与性情相投,书之亦是心手相应。

研习楷书,世皆重结构而轻点画。窃以为习楷当知篆隶之变、篆隶之源,以点画质感为重,而结字须自然摆布,或倚侧、或错位、或方正、或夸张,因字赋形,平衡即是合理。所谓: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是也。

图片

李鉴峰

字炳见,别署悟心斋。甘肃临泽人。曾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硕士研究生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楷书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甘州书画院院长。

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六届楹联书法作品展,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第五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展,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建院五周年教学成果展等国家级、省级展览五十多次。其中获第二届“品味庐陵·魅力江西”全国美术书法大赛一等奖,首届、二届“董子杯”全国书法大展二等奖,第七届赛克勒杯中国书法竞赛铜奖等奖项十六次。作品被中国书法院、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释源美术馆等专业机构收藏。

图片

▲朱柏庐《治家格言》138*138cm

砚边拾珍

书法的学习不仅仅是写“像”古人,写“像”只是“入师门”,“像”之后的“不像”,才是“出师门”。要深研“像”与“不像”背后,古人经典作品中的笔法、结字、章法等创作规律问题。 一是笔法的互用与融合,创作时不拘泥于唐楷、魏楷、晋楷的笔法界限,化古为己,为我所用。二是结体与内容的相适,根据作品主题、内容的不同,采用适合的字法表达。三是章法的破界应用,同一内容用不同的章法创作,表达不同的视觉效果。

总而言之,把楷书“写活”,写出自己的味道,是我矢志不移的追求和目标。

图片

杨军强

甘肃静宁人,字易朴、毓植斋主人、新石。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平凉市书协理事,静宁县书协副主席。

作品入展中书协举办的展览:首届“张芝奖” 、“孔子艺术奖” 、六届中国临沂教师展、二届“平复帖杯” 、 首届“沈延毅奖”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书法展、金山岭长城杯、生态大连书法篆刻展等。

图片

范仲淹《岳阳楼记》68*138cm

砚边拾珍

若论及创作之心得,实属才疏学浅,但每创作,均认真对待,做到心无重负,放松自然,不必苛刻追求完美或卓越,力求更好,注重性情。用笔时,尽心做到凌空取势,调笔连毫,抢顶筑磋,钩环盘纡,自然书写。于入选、获奖之得失,坦然而淡定。挥毫之际,只需放开,一气呵成,无刻意追求,正如孙过庭所云“同自然之妙有,非力用之能成”。虽能楷书,较其他书体,我更长于草书。每创作之时,俱激情满怀,于线条之节奏中,于墨色之变化处,书己之思感。学海无涯,书学亦是,唯“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欲提高书之修养,还需体察自然,感悟生活。

图片

杨随心

字沐之,斋号雨润斋,甘肃省甘谷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谷书画院楷书创研室主任。

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2016年教学成果展优秀奖,入展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首届甘肃省新文艺群体书法作品展、首届甘肃省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龙字书法篆刻大赛、甘肃省首届临帖展、甘肃省第二届书法新人新作展,甘肃省首届农民书法展优秀奖。

图片

苏轼《上梅直讲书》97*180cm

砚边拾珍

书法临帖临到什么程度为好?书家往往各执一词。我认为要临到精心处、经典处、清晰处,才是临帖的重点、要点。选好一本帖,就要坚定不移的学下去,做到水深无声,人稳不言。直到把字帖里的那点最本真的东西学到手,才肯罢休。千万不可见异思迁,朝三暮四。然后,把自己所学的东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再去选择一两本自己钟爱的字帖或风格相近的碑帖来拓展学习,丰富自我,以便在以后的书法创作时有资可备。

图片

张平

甘肃甘谷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民盟书画院常务理事,天水市民盟书画院副院长,天水市书法家协会原顾问。

书法作品入展第三、四届中国书坛新人展,第七届(入展)、第八届(入围)全国书法篆刻展,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首届中国书画艺术节(沈阳)全国书画家新作展,七省区书法联展,甘肃省书法名家作品展,省十七人书法展等,2000年12月在市文化馆举办个人书法展等。曾荣获甘肃省新世纪书法大展二等奖,第三届省敦煌文艺奖三等奖、第四届敦煌文艺奖一等奖,天水市第一、二届“五个一工程”奖等。

图片

《宋人诗》 90*180cm

砚边拾珍

魏碑楷书是由隶向楷过渡性书体,书写遗存着隶书的笔意和体势。在不同名碑中,体现出不同风貌。如《泰山金刚经》《郑文公碑》《瘗鹤铭》等,笔画之间含有篆势运笔的圆厚疏宕。龙门廿品、《张猛龙碑》《中岳嵩高灵庙碑》等,处处显示隶法运笔的方峻繁密。再如,《元倪墓志》、《张黑女墓志》《刘玉墓志》等。主笔长横、撇、捺时时流露出燕尾的笔意,一直影响到一些隋唐楷书碑志隶意的存有。

在魏碑楷书三十余的学习中,利用魏碑楷书这个丰富的资源,选择不同风格的书体进行创作,反映时代正大气象的新作品。

图片

张凤鸣

甘肃省通渭县人,供职于通渭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三期西部书界新秀系列书法研修班(楷书)学员,中国楷书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书法作品入展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全国第四届扇面书法艺术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西部教育基地成立十周年师生书画展、感恩杯·第三届全国孝道文化书法展、首届中国千字文书法大展、《翰墨情》中国书法家协会西部教育基地学员书画晋京展,甘肃省第三届新人新作展、甘肃省第四届青少年儿童书法大赛教师组优秀奖、甘肃省首届书法篆刻大展、甘肃省优秀青年书法家学术提名展、首届“沈商文化杯”全国书画作品展、甘肃省第四届“张芝奖”等展览。

图片

智永《千字文》50*50cm

砚边拾珍

余志书法廿余年。初习颜鲁公《多宝塔》、欧阳信本《九成宫》,略识笔趣。稍之,钟王法书,虽临古不懈,求其形似,然仅得皮毛耳!后见永师《千文》,大好之,常置案头以临数通,每每有所得。董香光《画禅室随笔》云:“永师仿钟元常《宣示表》,每用笔必曲折其笔,宛转回向,沉着收束。所谓当其下笔欲透过纸背者,唐以后此法渐凘尽矣。”可谓深识者、余莫率尔。乃知书法虽一艺之称,然非“任笔为体,聚墨成形”之盗名欺世焉。盖心慕晋唐,深耕砚田,为学日益是也。

图片

陈守阳

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教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凉州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甘肃省第二届写经展获得优秀奖,2022年获得甘肃省第十届敦煌文艺奖。

图片

陆修远诗二首 138*68cm

砚边拾珍

笔法是楷书书写性的核心,动作是点画有形的保证。点画的有形有势,血气充盈,是怎样书写出来的呢?是运用正确的笔法写出来的,古人总结有“永字八法”。告诉我们正确行笔的动作,例如“侧”为点,笔法依次为,“按”、“转”、“折”、“提”。这些动作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可谓是一挥而就,这是古人的自然书写。元代赵孟頫说:“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而传。”这个“千古不易”之法就是:中锋行笔,中侧并用。无论钟王楷书,颜柳欧赵,都贯彻这一基本法则。尽管历代楷书的书风各有千秋,但这一核心笔法是共性,是楷书多姿多彩的基本法则。今天学书者要经过反复练习,这些动作就会形成肌肉记忆,在此基础上进行临摹或创作。

图片

郎吉华

字元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酒泉地区招商局副局长、酒泉市商务局副局长兼经合局局长、酒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入展全国第二届西部书法篆刻刻展、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艺术展,获甘肃省第四届“张芝奖”书法大展创作奖三等奖。

图片

柳永《望海潮》17*34cm

砚边拾珍

书法学习是一个枯燥而漫长的过程,非持之以恒难以登堂入室。“传”是关键,“学”是目的。与古人比,我们生活在高科技的新时代,不仅通过网络平台,可索解海量的高清碑帖图片,也可获取各类展赛的高清图片,不出家门享受名家、高手的教学视频,供我们取法借鉴。在明晰“学”的途径上,善于“传”的过程。根据自己的书法创作审美,制定出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先易后难,先专后博,扎扎实实向前推进,步入书法艺术的殿堂。

图片

段东军

字恒之,斋号悟耘堂,甘肃镇原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镇原县政协书画院书法院士,中学高级教师,任职于镇原县新集初级中学。

作品入展第三届“四堂杯”全国书法大展、第八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入展、第二届“希望·圆梦杯” 全国书画作品展入展,甘肃省第四届“张芝奖”书法大展创作二等奖、甘肃省第四届新人书法作品展入展、甘肃省首届书法课程建设研讨会百名教师书法作品展览一等奖、甘肃省“中国梦·美丽甘肃”教师书画展入展、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纪念中国工农红军胜利翻越六盘山80周年书法展入展,甘肃省第五、第六届“张芝奖”书法大展等。作品被多家机构收藏,指导学生参加省市县书法大展,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图片

赵孟頫《桃源春晓图》97*180cm

砚边拾珍

魏碑存有汉隶之法,笔势厚重而刚健,结体严谨而宽博,格高逸宏,给人以雄伟和霸气之象。书家临创需潜气而内转,非作意而能得,非描画而能成。在调动全身之气处,力透纸背。于浪漫恣意处,钝锥画沙。魏碑的曲涩、绞转、峻厚、方圆的交臻,是刀笔的交融,亦是天地的造化。恣意浪漫,看似法无定法,实则法而有法,乃为一法。吾喜摩崖,临山岳之势,思云烟之气,穿林海之趣,接天地之灵,于一毫而成体势,发腕底之有感于斯。

图片

徐廷福

甘肃镇原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协第五届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印社会员、庆阳市书协理事、书法报书法艺术网特邀书法家。

作品入展全国第三届隶书展,第三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展,全国“乌海杯”书法篆刻展,获“农行杯”首届中国电视书法大赛(三等奖),中国书协培训中心2012年教学成果优秀作品展。

图片

孙东强诗 68*138cm

砚边拾珍

志学之年,虽曰留心翰墨,然只是雅好而已。师范期间,遵习书必先习楷之古训,始学颜柳,再习欧赵,尤以颜鲁公、褚河南用功最勤,得力益多。后被钟绍京《灵飞经》流美之风所倾倒,心摹手追。后偶见米南宫之法帖,被其风樯阵马、痛快淋漓书风所震撼,转习襄阳,小有名,无大成。后由工作之因,习书多有间断。不惑之年,始下决心主攻魏碑楷书,上京赴兰,拜师学艺。遍临《张猛龙》《崔敬邕》《李璧》《李谋》等墓志,兼习《张迁》《礼器》《鲜于璜》等汉碑。追求古拙、浑厚的庙堂之气和金石之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书艺之高峰,或有所得,足慰我心!

图片

姬小平

甘肃渭源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定西市书协副主席,原渭源县文联主席,西北师范大学书法高研班助教,渭源县龙亭学校书法校长,渭源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聘书法老师。

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等全国大型展览,获《书法》杂志第三届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百强。

图片

杜甫《望岳》34*34cm

砚边拾珍

现在通常意义上所说的魏碑,是相对唐楷而言,包括很多的审美特点。其实魏碑表现,包含刀斧凿刻、自然风化等非毛笔书写成分。现代着力于展览的书写者,却拿着毛笔去模仿、再现刀斧的效果,不惜做作、牺牲书法的书写性,以求达到刀砍斧劈的效果,背离了书写的初心。故,启功先生在论书绝句一百首之卅二首,论龙门造像题记而言曰:“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是其学魏碑的不二法门。我们一定要认真反思和不断琢磨领会,已达书写魏碑的的妙境。

图片

韩兆虎

甘肃武威凉州区人,毕业于甘肃省艺术学校。受王维德先生启蒙学习书法,后赴中国美院成教分院师从白砥、金琤、张爱国教授。现为金昌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

书法作品入展三晋杯全国公务员书法展、冼夫人全国书法展、欧阳询杯全国书法展、首届全国楷书展、敦煌杯全国书法展,甘肃省第一、四届张芝奖,全国首届聋人书法作品展一等奖,2003年在甘肃省美术馆举办个人书法展(省书协主办)。

图片

曾国藩家书 60*200cm

砚边拾珍

我学习楷书从唐楷入手,喜柳公权戈戟森严的结体和铿锵挺拨的笔法,后来对欧、虞、褚、颜、赵都进行了较多的临习,逐渐体会到各家的妙处。同时觉得要写好楷书,采百家花,酿自家蜜。克服写唐楷千篇一律、格调单一乏味的弊病,不求他人言好,不媚世俗,努力在用笔上求变,与古为徒。比如董其昌楷书中的用笔,既有行书的飘逸,又有顿挫藏颖的含蓄,行笔中偶露毛澀感,却增加了作品的自然情趣,避免了楷书书写的板滞感,使自己的书法作品更加耐看、耐品、有真味。

图片

蒙旭峰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著名书法家胡立民先生入室弟子,平凉市书协副主席,庄浪县书协名誉主席。

作品入展全国首届楷书作品展,全国首届临帖展,全国首届“钟繇奖”书法大展,全国首届“西峡颂”书法大展,全国首届“云峰奖”书法大展,全国“廉江红橙奖”书法作品展,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中书协教学成果优秀作品展等10余次。作品入展甘肃省第三届张芝奖、首届书法篆刻新人展等展览12次,获得平凉市第四届“崆峒文艺奖”书法一等奖,2021年甘肃省“万科杯”青少年书法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奖。

图片

诸葛亮《诫子书》68*138cm

砚边拾珍

我喜欢书法,七岁在家父指导下练字,后到中国书协培训中心胡立民导师班学习,随着学习的深入,明白楷书也能畅情。当然楷书的畅情不像行书、草书那样大开大合、任情恣性,它有其自身的方式和规律。通过用笔的方圆粗细,字形的大小长扁,结构的聚散欹正,章法的布白呼应,空间的虚实分割,墨法的干湿浓淡来表现畅情意义。同时,也明白书法是以线写形、以线写神的艺术。通过这一根线可以把书家对外界的认识反映进去,这根线是律动的、也是情感的、更是生命的。说到底这根线是变化无穷的,它能焕发出书法作品的精神气质,增加作品的审美内涵。

甘肃省书法家协会

2023年7月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