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教—学—评”体系逻辑性联系的追溯与改进——基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逻辑性的实践与反思

 课程教学研究 2023-07-13 发布于浙江

祝贺施君老师的《“教—学—评”体系逻辑性联系的追溯与改进——基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逻辑性的实践与反思》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原载】《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23·1/2

【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23·6


作 者

施 君

图片

作者简介

施 君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景苑中学教师,高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曾获得温州市命题竞赛一等奖,获奖或发表论文四十余篇。热爱教学,关心学生,注重“教-学-评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期待建构高效轻负、适性发展的生本化课堂。

图片


“教—学—评”体系逻辑性联系的追溯与改进——基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逻辑性的实践与反思

















【摘 要】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师生的评,三者在运行目标上有趋同一致的要求,它们相辅相成、共成体系。教师需要从“教—学—评”维度揭示当下教学中三者貌合神离的本质,理性分析影响这一体系的各基本要素并准确定位以发挥其最优作用。在精准研判学情、基于课标要求设定目标、选用有效的情境或资源支撑、科学设计并监控评价过程的基础上,教师可采取“点—面—体”式架构推进教学的逻辑性,以点带面、点面分层,帮助学生拓宽界面,使教—学—评渐成体系。

【关键词】教—学—评”体系;初中历史教学;逻辑性

图片

当教育目标分类学及各类评价形式介入传统的“教”与“学”领域时,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就不再相互孤立且自我封闭。“教学评一体化是指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评有机融合,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师生的评,三者相辅相成、共成体系,整体推动学习效果由量到质的提升。

1

提出逻辑性之问:“教—学—评”之貌合神离

为有序、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推进“教—学—评”体系的建构,或完善教学设计,或关注学情、评价,然而三者的分离或逻辑紊乱现象依然存在。这种依葫芦画瓢的形式主义教学,反而让课堂逐渐失去魅力,与学生的期待渐行渐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从“教—学—评”维度仔细考量,我们会发现三者在运行目标上有趋同一致的要求,造成其“分崩离析”的本质原因是教师常混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生硬地割裂或杂糅三者,不能清晰地对教学活动进行准确的定位。譬如,“教”基于教师自身对学科知识或体系的认知和课标所规定的素养目标,一般来说高于“学”,假如教师未能“放低身段”从学情出发,就会在基于自身认知的高水平上进行教学,使学生无法有效跟进,从而导致教学(学习)不能成为师生交互并行的成长之道。同样,完全降低水平的教学目标设定或“评”,则会让学生认为可轻易达成目标,不能给学生提供内化生成的思维进阶,导致其发展弱化且低效甚至无效。以下,笔者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揭示其偏离原因。

【案例1】在教学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某教师借助亚罗号模型、十二兽首和大水法遗址、中俄界碑等事物,为学生呈现西方列强侵华的起因、过程和影响等教学内容,旨在通过分析历史事物引导学生“回到”历史现场,从而建构起对第二次鸦片战争过程的完整认识。现实的情况是,学生讨论上述历史事物的兴趣大于探索知识的兴趣,课堂紊乱,甚至未能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案例1”是典型的“教”“学”分离的表现。教师期望通过“高”兴趣度的事物引发学生关注,继而让学生产生持续而深刻的学习体验,但显然,学生受到了事物表象的影响,导致学习失控偏离。文物固然有趣,但教师只是单纯地呈现,而未联系教学目标作深入分析,解读出其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深层关系,后续又未能及时介入将学生导回正轨,课堂紊乱就在所难免了。

【案例2】教学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时,某教师设置了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两个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一天的生活并加以陈述。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既有按书本进行的描述,也有临场的创意发挥。教师满场奔走,一再鼓励学生表达,直到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依然讨论热烈。最后,教师让学生归纳促成早期人类实现定居的原因,学生的回答零散且深度不足。

在“案例2”中,教师的设计考虑到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显然也能够围绕教师的预设(并结合课本)开展讨论,还能予以表达,看起来效果应该很好。“教”与“学”达成了,那达成的程度、效果好不好呢?显然,通过分析,我们可发现对于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教师并没有讲清楚,知识的传授仅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也就是“评”被分离出来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课堂无序或低效表现的原因:既有对各要素关键内容认识上的偏颇,也有相互要素关联上的背道而驰;既有教学过程整体上的因循守旧,也有脱离学情的“空中楼阁”。其本质是教师缺乏对三者之间逻辑性关联的思考,在教学过程认知上存在偏差。基于此,我们有必要梳理逻辑性这一本质问题,并在重新认识的过程中寻找答案。

2

发掘逻辑性之义:影响“教—学—评”体系的基本要素

有人表示,只要是课就一定有逻辑,有逻辑就可以体现“教—学—评”体系的要求,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显然这种先入为主的认知态度,在教学实践中带有较大的盲目性或不可控性,有时甚至会导致效果与预期大相径庭。因此,要科学认知“教—学—评”体系并在实践中有效使用,我们就要理性分析影响这一体系的各基本要素,准确定位以发挥其最优作用。

与直线型的理想化状态相比,实际教学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表现为折线型或曲线型发展路径。因此,在思考教学中的“逻辑性状态”时,我们既要充分考虑各影响因素,也要力求在实践过程中达成教学成长的有序、高效与延续。这种理解可以通过“教—学—评”体系的逻辑性状态及环境予以规划,其架构详见图1。

图片

(一)精准研判学情

精准研判学情是科学建构“教—学—评”体系逻辑性的基础。学情研判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从横向上看,既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也要注意到个体学生的个性特点;从纵向上看,既要关注学生前置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期待,也要观察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变化与效果。譬如,某学生一开始对“改革”“革命”两个概念的认知较为模糊,在对照学习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内容后,他对这两个概念的认识有了质的突破。这种变化往往在个体认知差异上表现很明显,因此只有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才能确保整个“教—学—评”体系在教学运行中衔接合理。

(二)基于课标要求设定目标

基于课标要求的目标设定能够有效把控“教—学—评”体系逻辑的主方向。教学中逻辑性的指向是“有效”,其关键在于有意义地认知事物并逐步形成体系,因为“清晰的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和灵魂”。从内容价值的角度上看,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课程体系的严整度,是我们建构教学体系的基本逻辑思路,其规定可以有效降低基层教学的盲目性。因此,教师要严格遵循课程内容与课标要求,合理、创新地解读文本,确保“教—学—评”体系有的放矢、张弛有度。

(三)选用有效的情境或资源支撑

有效的情境或资源支撑是实施“教—学—评”体系逻辑性的载体。教师可以选用较为成熟的教科书和教辅资料等作为资源支撑,而作为教学不可或缺之组成部分的情境,其形式的选择则更加多元化,如可选用生活场景、现场模拟、作品截取、学生编排等。有资源就要会选择,可利用就要更注重“有效性”。借助有效的情境或资源,我们既可以更精准地突破教学重点或难点,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建构生活体验中获得情感或思维理解上的共鸣,进而增强上述体系的逻辑效果。

(四)科学设计并监控评价过程

科学设计并监控评价过程是“教—学—评”体系逻辑性的重要保障。无过程、唯结果则不成局。也就是说,缺乏反馈评价的过程既容易迷失方向,也无法评估行为的优劣。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这一体系中引入有效的评价机制,以引领逻辑性导向。科学设计与监控评价过程要遵循三个原则:实效性、实践(过程)性、可持续性。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分别从质量、行动表现及内在逻辑等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前一阶段的教学效果,又要立足于整体良性发展这一目的。监控与评估是相互交错的,既有对过程的评估,也有对结果的监控,而将每个阶段都纳入发展环节,才会让整个教与学的过程更具生态化的教育价值。

3

建构逻辑性之道:“点—面—体”式推进

如前文所述,逻辑性问题的解决要有宏观视角,而采取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的“点—面—体”建构路径,则有助于从本质上完善体系的逻辑性。

(一)以点带面:明确主题,厘清主线,建构体系

与大单元整体教学或项目化学习相似,在具体化的教学过程中,逻辑性也要求确定并围绕主题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即提炼教学内容中的关键概念。教师可先根据教学要求、范围、深度等提炼体现课程核心素养的关键概念,将其上升为与学习目标相对应的学习主题,作为指导后续行动的“标杆”;然后,采取由点及面的方式延伸、拓展,将“点”的概念、事件置于特定历史背景中,从常用的历史分析角度,如背景、动机、条件、影响、作用等出发展开教学;最后,拓展由面到体的宏观布局,借助横向对比、纵向思辨、价值评判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研讨,逐步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具体的教学实践可分为三个层面:教师层面,可采取提纲式或框架式设计;学生层面,应进一步具体化,譬如围绕主题编制年代尺、思维导图或项目研究小论文等;评价层面,应从“点—面—体”三个维度设置具体的思辨过程,以完成体系建构。如“理解只有共产党、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这一知识点:“中国共产党”是“点”的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人或事”是“面”的概念;教师在“点”“面”的基础上,纵向上以时间为序、横向上以相关事件作参照,然后借助教学资源引入真实的历史场景并设置多元化、阶梯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整合观点,最终呈现出立体式的综合性评价。

从教学的角度看,教师要着眼于“设计”;从学习的角度看,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充实”“解读”;从评价的角度看,教师应关注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等。下面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主”教学,其教学思路及评价表格详见图2。

图片

在教学中,笔者先提出“民主”这一概念,将其范围界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并提供主线索与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当然,我们也可让学生自主梳理这些问题,建构思维导图,巩固该课知识。然后,笔者在提供的评价表格中列出“点”“面”“体”三个层级,引导学生逐步进行系统化学习。

(二)点面分层:立足学情,分层设置,多元推进

主题—主线”问题的解决只是第一步,要让学习真正落地,教师还要从教学实际尤其是学情出发。作为学习发生的前提条件,学生的思维层次也是有逻辑性的:从感性认知到具体指向的特征分析,再到全面生成的理性整合。这一理解基于学情研判并逐步深化,体现了从基础知识掌握到拓展表现优化再到学业质量提升的进阶,我们可借助对素养目标的分层设置来呈现这一过程。

第一层面:分解教学目标。教师先要细化面向全体学生的显性目标,将其表现为学生直观上能够感知且易于掌握的相关学科知识。然后,设计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并获得体验的活动。最后,立足“基本达成”这一常规水准制订相关评价表格。

第二层面:拓展学习目标。教学设计须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立足于分析、阐释。所设计的学生活动,需要借助相关素材或学科方法来支持学生的认知。在评价方面,教师应更多关注学生分析或阐释(个体事物)问题的精准程度。

第三层面:设定质量目标。教师要从宏观上评判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如能否系统说明整个概念与表现的过程,能否从中提炼出某些规律并运用于其他真实而复杂的情境等。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在相互合作中能否通过多种形式、手段来完成各类项目,并且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供多层次的质量评价标准。

(三)拓宽界面:借助外力,深挖资源,合理运用

情境或资源的使用是实现“教—学—评”体系有效化生成的助推器,既连接学生的兴趣与认知基础,又联系更为上位的教学(学习)目标,能够帮助学生从静态的已有知识基础提升至动态且多元化的“内化”体系。那么,怎样利用资源和情境,才能符合体系对逻辑性的要求呢?这可分三步实行。第一步,教师要会借用,即有选择地使用教科书、教学辅导用书、音像制品等资源,这些常规资源提供了基本的素材,可以满足教与学的底线要求。第二步,教师要学会筛选与改进,能深挖相关资源的内蕴,建构出将师生认知连通的逻辑场景。第三步,教师要能提炼出事物的本质,将这种对客观事物或规律的认知事实,既作为素材又作为论证,有效引导学生辩证思考,深化知识体系的建构。下面以“罗马帝国相关史料及其本质特征”(详见图3)为例进行说明。

图片

关于罗马帝国建立与治理的材料浩如烟海,如何去发掘其中的逻辑关联呢?仔细分析上述材料,我们能够发现罗马帝国从建立到巩固的过程是有逻辑性的,即从“战争”走向“制度”建设,最后是人心或文化上的“凝聚”。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掘史料中的一般逻辑,将普通的史实陈列提升到国家或社会发展的规律上来,使学生的学习超越知识层面上升至能力层面,从而更有效地建立起正确、系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渐成体系:相辅相成,整体推进,以评促教

在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中,部分教师对“评价”的旁观或漠视,使得其对“教—学—评”体系的认识片面化或极端化,前者表现为“评价是专家的事情,我只要把书教好就行”,后者则简单地认为考试或几件作品就可以作为评价的成果。要改进体系的逻辑性,我们必须树立整体推进的意识,主动将评价融入其中,在体系内部是“教—学—评”的监控与评判,从体系外看则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提供框架或基础支持。

体现逻辑性的评价方案,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思考或设计。第一,教师要考虑从知识考查到能力考查、从基本概念到整体分析、从简单判断到价值取向的循序渐进。第二,教师要划定达标的基准线,对每一个项目的评价都提供明确、具体的操作标准,且每一项标准都应包括学生、内容和发展目标这三个方面的要求。

实际上,逻辑性问题几乎存在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其中既有要素与框架的逻辑,也有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我们不能局限于打磨形式或个体内容,而要发掘其中的内在联系与合理解释,即逻辑性,从而有序推进“教—学—评”体系的良性发展。

来源:《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