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作霖 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就职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北洋政府最高统治者。从1920年染指中原开始,张作霖用七年时间实现了他独霸中原的野心,同时上演了一出与直系军阀吴佩孚的爱恨情仇。 一、直奉联合,打垮皖系 ![]() 民国豪杰 1920年6月19日,奉系军阀张作霖高调亮相北京,这次来北京的他可谓是威风八面,风光无限。 张作霖是受当时的大总统徐世昌邀请,进京调停皖系军阀段祺瑞和直系军阀吴佩孚之间的矛盾。 这个活对张作霖是个极大的好事,如果调解成功,那么他在北京的地位将直线上升,他便有了话语权,更有利于他染指关内;如果调解失败,他也可以坐山观虎斗,无论哪家赢了,他都可以分享胜利的果实,坐收渔翁之利。 表面上调停人张作霖与二者均不沾染,暗地了张作霖早已与直系首领曹锟串通一气,并参加了“八省反皖同盟”组织。支持直系,张作霖有自己的打算,他认为皖系首领段祺瑞过于强硬不好操控,而直系首领曹锟则是个酒囊饭袋,可被自己所操控,但他低估了直系二号首领吴佩孚的能力。 不久,调停失败,直系皖系终于兵戎相见,正在两支队伍打的如火如荼时,1920年7月12日,张作霖派了两万奉军支援直系,在直奉的联合打击下,最终以皖系惨败而告终,而张作霖也顺利分享了胜利的果实,与直系开始共同分享北京政权。 二、一山不容二虎,第一次直奉大战 ![]() 张作霖和吴佩孚 直皖战争后,直奉俩家在天津召开联席会议,就战后重新划分进行磋商,虽然直系首领曹锟如张作霖所料想的一样容易操控,但他低估了直系二号首领吴佩孚的能力。二人都想掌控北京政权,但一山怎能容下二虎,二人的对抗正式开始。 1921年底,奉系扶持的北京内阁梁士诒,在山东胶济铁路归还中国的问题上,向日本妥协。这让一向以“爱国将军”自称的吴佩孚抓住了把柄。他以替天行道、打击卖国贼的名义对张作霖发起了舆论战。 1922年1月5日,吴佩孚发布了全国通电,其中一句“害莫大于祸国,奸莫甚于通外”将矛头直指张作霖,让有亲日倾向的张作霖成为众矢之的。张作霖哪受得了这个,骂不过就开打。 1922年4月28日,第一次直奉大战全面爆发。张作霖带兵靠的是义气,而吴佩孚带兵靠的是纪律,于是很快纪律松散的奉军就被纪律严明的直军打的节节败退,一直撤到河北滦州一带。第一次直奉大战以张作霖的败退而告终。 1922年5月10日,吴佩孚让时任大总统的徐世昌下令:免除张作霖东三省巡阅使和蒙疆经略使的职务。这时战败的张作霖该如何反击呢? 两天后,张作霖便发表了东三省自治宣言。而吴佩孚针对张作霖的自治又上演了一出离间计。 北京下令任黑龙江省督军吴俊升为奉天督军,张作霖的手下也都被北京政府升官一级。这招离间计在任何人身上都好使,但唯独对张作霖没用。 吴佩孚忘了张作霖是绿林出身,他的手下都是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们讲的是江湖义气,奉系实际上就是一个以大帅张作霖为核心的张家军。 吴俊升公开表态不承认北京的任命,东三省各级将领均发表宣言对东三省自治表示支持,并且东三省议会推举张作霖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 那么张司令又是如何带领张家军问鼎中原的呢? 三、卧薪尝胆、一雪前耻,第二次直奉大战 ![]() 第二次直奉大战 第一次直奉大战惨败后,张作霖卧踞东北,改革财政,开办工厂,重用王永江等一批文人。他痛定思痛,反思战败原因,于是升级武器装备,培养军事人才,甚至不惜自掏腰包创建东北海军。 同时,他采纳王永江的建议“宁可少养五万陆军,也要办好学校”,1923年4月26日,国内最大的东北大学正式成立。 在张作霖的苦心经营下,当时的东北已经成为全国最强的经济、军事、教育之地。张作霖知道时机已到,决定一雪前耻。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军队再也不是那个军纪散漫的部队,后有强大的经济和人才支撑,他们一路高歌猛进,10月便攻占了大沽口。 海军力量强大的直系这次也没占到便宜,东北海军的舰队巡防于营口、葫芦岛一带,并在关键海面大批布雷,严守海面。 报仇雪恨的张作霖,亲手把吴佩孚和直系赶出了历史舞台,从此,再没有其它军阀可以和张作霖抗衡,53岁的张作霖成了真正的中国统治者。 参考资料:湖北卫视《大揭秘》2014-06-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