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一款强悍无人机亮相,航程8000公里绕台飞行,可当“斩首武器”

 老沈阅览 2023-07-13 发布于广东
导语:
日前,央视军事接连发布了三段国产双尾蝎无人机视频,直观展示了中国当前“全球无人机领跑先驱”的地位。视频中,双尾蝎无人机实现了新的突破,3架编队齐航、子无人机展示、实弹射击。本文将结合官方报道,通过对双尾蝎技术突破的分析,探寻我国无人机作战的进步。
双尾蝎作为一款先进无人机,具备升限高、航程远且载荷量大的特点,并且能够执行高空侦查任务和拥有强悍的攻击火力。其具体性能参数显示,航程为6000公里,整体载重为3.2吨,可载弹250公斤。虽然从性能参数上看,有一些无人机如美国的MQ-9A“死神”、MQ-9B“海上卫士”等也具备与双尾蝎相当的能力,但从功能性来说,双尾蝎经过多次技术升级,已遥遥领先。
图片
(双尾蝎无人机大展身手)
一、挂载子机,化身无人轰炸机
双尾蝎无人机作为一种战场延伸装备,可以极大地增加航空侦察监视的范围,并且能够取代母机在危险区域执行察打一体任务。根据央视节目中公开的技术,一架“双尾蝎A”可以携带两架无人子机升空执行任务,并且还能携带8枚各式弹药。从此次公开的视频中可以看出,挂载在双尾蝎上的子机在外形设计上具有一定的隐身性能,与空射型隐身巡航导弹的思路相似。子机的弹体下部配备了折叠的弹翼,在投放后可以展开机翼并点火发动。据双尾蝎无人机副总飞行师油林介绍,尽管子机的尺寸不大,重量也只有100多公斤,但它的载荷能够支持完成大型无人机的任务,从子母机的设计来看,称其为“空中航母”也不为过。
俄乌冲突的经验表明,在现代战场中,存在许多对中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十分危险的高危区域。在日常训练和小规模冲突中,土耳其TB-2和俄罗斯猎户座这两款察打一体无人机表现出色,但在俄乌战场上却表现平平,这证明中大型无人机在面对防空系统完善的大型现代战争时,生存压力骤增。与此相反,“小摩托”成为战场上的明星装备。
图片
(双尾蝎子机准备挂载)
然而,小型无人机也有其弊端。虽然它们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但由于尺寸限制,它们携带的弹药数量有限,且续航能力无法支持其进入敌方纵深,只能执行一些简单任务,无法有效打击敌方关键军事目标。
而双尾蝎挂载子机则解决了上述问题,它将中大型无人机与小微型无人机紧密结合,克服了它们各自的局限性。这种组合能够充分利用中大型无人机的强大火力和较长的续航能力,同时借助小微型无人机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中大型无人机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和设备,能够执行更复杂和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任务,而小微型无人机则能够在战场上提供实时情报,并进行侦察和打击敌方目标。这种组合的优势是通过利用各种类型无人机的互补特点,完成更广泛的任务和作战需求。
比如当双尾蝎飞抵到高位战场边界处,释放无人子机,无人子机必要时可化身成无人轰炸机,对敌方发起自杀式攻击。若同一时间起飞大量双尾蝎,每架都可分化出两架子机,蜂群式自杀式攻击的打击效果将更为惊人,因为对方难以拦截覆盖式的打击。同时,子机还能为双尾蝎争取生存空间,让双尾蝎有机会打击敌方大型军事目标。
子母无人机是指大型无人机携带小型无人机,通过协同操作完成任务的装备。尽管子母无人机看起来只是将小无人机挂载在大无人机上,但实际技术难度较大。据军事专家称,相比直接挂载和发射导弹,挂载子机的技术要更难一些。目前美国也没有传出类似技术研发成功的消息,甚至很多国家对基本的使用逻辑都还没搞清楚。比如,在子母无人机系统中,一旦子机发射并执行任务,母机在子机后续的控制上需要承担什么角色?母机是充当数据转发的中继平台,将子机所获取的信息传输回地面操作中心?还是充当直接控制子机的指挥者,通过与子机的通信,进行指挥控制,实时调整任务策略?当前,中国在搭载子机的大型无人机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二、编队飞行、实弹打击,打法变革
第二段视频展示了三架国产双尾蝎无人机进行空中密集编队飞行的场景。这在国内生产的长航时无人机中是首次出现,并且其中一架无人机还搭载了子机,这增加了操作的难度。目前大中型察打无人机一般都是采用单机单控模式,也就是一台操纵台控制一架无人机。
图片
(双尾蝎编队飞行)
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无人机通过光电或雷达设备搜索和识别目标,然后将目标信息汇报给上级指挥以获得开火授权,最后发射精确制导空地武器对目标进行攻击。而无人机密集编队飞行需要操作手密切协调,因为在空中没有飞行员可以直观感受到航行状态,所以必须依靠智能算法、稳定通信和遥控人员的精准操控来实现。可以想象,这种操作难度非常大。在视频中,三架双尾蝎无人机整齐排列,协同配合流畅,速度和航向等数据都保持着稳定一致,其中一架无人机的摄像机中,甚至还能看到下方飞行的另外两架双尾蝎,说明我国目前这一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首先,双尾蝎挂载技术具有很强的挂载能力。每个双尾蝎机翼上都有2-3个挂点,每个挂点可以挂载1-2枚武器。而且这些武器包括温压弹、穿甲弹、精确制导导弹等多种类型的弹药,可以根据任务目标的不同进行选择。相比其他大中型察打无人机,双尾蝎的作战能力要远超过它们。
其次,双尾蝎无人编队技术将有人飞机的成熟技术应用到无人机作战中。当3架双尾蝎无人机组成一个编队时,它们的投弹能力将大幅度提升。一次性出动满挂载的三架双尾蝎无人机可以同时打击大约30个目标,火力密度不亚于有人战斗机。如果该技术得到成熟,并且双尾蝎无人编队规模进一步扩大,一个编队的无人机数量可能不再局限于三架,投弹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此外,结合双尾蝎挂载无人子机的技术,更大规模的“蜂群”突击作战也将成为可能。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使得我国无人机在作战能力上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无人机,并为我军的突击作战提供更多选择和更大的优势。
图片
(双尾蝎挂载能力强)
比如在面对敌方地面装甲集群时,仅依靠一架双尾蝎无人机显然不足以大面积摧毁目标,因此需要配备无人机群来协同作战。无人机群可以针对对方的指挥所、装甲车、地空导弹车、弹药库以及后勤补给车队等高价值或高威胁军事目标进行打击,即使面对防空网也能够突破,并给对方造成重大损失。
实现了上述设想后,双尾蝎无人机编队还可以成为解放军构建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例如,在反航母作战中,双尾蝎编队可以大规模出动。一方面,它能够迫使敌方航母编队分出一大部分防空资源来应对无人机,消耗大量防空弹药,从而为己方的反舰弹道导弹、反舰巡航导弹等反舰力量创造打击机会,增加成功概率。
另一方面,成规模的无人机编队满挂载的情况下,也能够对敌方水面舰艇带来威胁。结合双尾蝎6000公里的航程,在不计算无人子机的情况下,周边半径3000公里内都将成为我方作战力量的主战场。
第三段视频拍摄于西北腹地某试验基地,一项创新的导弹技术成功地应用在无人机上。央视军事频道对此进行了介绍。这款导弹专为无人机而设计,使用螺丝和螺帽轻松固定在机体上。与目前一般采用的激光制导导弹相比,该型导弹具有更远的打击距离。
图片
(汽车靶标被精准命中)
双尾蝎无人机在飞行一个多小时后,进入靶区搜索目标。目标是一辆白色报废车辆。通过视频可以看到,双尾蝎非常快速地锁定了目标,并将图像传输给指挥员。指挥员迅速按下按钮,导弹准确地击中了体积不算大的白色车辆。车辆的残片从烟雾中飞向四周,这意味着实弹打击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该导弹的优势在于它可以通过图像锁定目标,而不依赖激光制导。这使得它能够在更远的距离内有效打击目标。这样的技术突破为军队在作战中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和更灵活的战术手段。
双尾蝎在此次试射新导弹之前,就曾进行过打击各种移动、固定目标的试验,均准确命中。而多架双尾蝎编队出击,也能够提高投弹能力,提升特殊情况时的任务完成效率,大大增强了对目标的打击力度。在精准高效打击方面,双尾蝎毫不逊色于世界其他先进无人机。
三、双尾蝎对台威慑加大
综合双尾蝎的三段视频,可以发现其主要目的是展示其能力。首先,双尾蝎展现了其可控性和飞行稳定性。通过灵活的飞行动作和平稳的飞行姿态,双尾蝎展示了其出色的操控能力。其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自如地飞行,这使得它可以应对各种战斗场景。
其次,双尾蝎还展示了其电磁兼容性。电磁干扰是无人机作战中常见的问题,但双尾蝎通过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够在高电磁干扰环境下保持正常的通信和操作,保证了其作战能力的稳定性。
另外,地面控制人员的能力也得到了展示。通过视频可以看到,地面控制人员可以通过遥控器对双尾蝎进行指挥和控制,实现与无人机的无缝合作。这表明双尾蝎具备与地面人员紧密配合的能力,并且可以根据指令实现精准打击。
从双尾蝎的这些特点来看,无人机的控制能力及其弹药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美国在多年的反恐作战中对无人机的应用证明了这点。美军利用无人机精确打击的能力,在阿富汗、叙利亚、伊拉克定点清除了大量极端组织头目。而在俄乌战场上,无人机作战的应用也对战场态势产生了直接影响。民用设施、政府楼宇、军用设施、弹药库,甚至两国首都,都成为了无人机袭击的目标。
在自主控制方面,5G网络建设的积极推进也给无人机技术带来了较强助力。首先,5G技术能够大幅提升战场通信能力,使得无人机之间能够更加快速、稳定地进行通信,并且能够实时传输图像和影像数据。这意味着在作战中,无人机能够更加迅速地获取情报和图像信息,并将其实时反馈给操作员。
图片
(编队飞行非常考验控制人员能力)
其次,5G技术的应用还能够极大地提高人机信息交互的速度。未来,随着5G网络的普及,操作员可以更加迅速地通过无人机实时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飞行和执行任务。此外,5G网络的低延迟特性也将有助于提高无人机的操作响应速度,使得无人机能够更加灵敏地应对各种复杂环境和任务。
这次曝光的双尾蝎无人机正是紧密迎合了无人机未来发展的趋势。它的设计精准地符合了无人机体系配合的要求,未来的无人机作战不再是单打独斗的模式,而是需要多架无人机之间进行协同作战提高作战效率和灵活性,双尾蝎密集飞行正式这一作战体系的雏形。双尾蝎的子母机设计则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作战效率。若大型无人机能够携带多个小型无人机进行编队飞行,将能实现更加复杂的任务。
未来双尾蝎作战的场景可以想象得非常多样化和强大。一种可能的场景是,在利用电磁侦查等高级技术手段明确危险区域范围后,双尾蝎可以在危险空域之外自由地进行游弋。它们可以在空中投放无人子机,让子机进入危险空域继续执行侦察、打击引导任务。子机本身的低成本意味着在战场上经得起损耗,无论是有来有回地执行任务,还是进行自杀式攻击,都远比母机受损要好得多。
图片
(无人机集群作战是美军研究方向之一)
另外一个可能的场景是,多架双尾蝎编队飞行。其中一架携带电子干扰吊舱,对敌方雷达进行干扰压制。其他几架双尾蝎则根据任务需求携带不同类型的弹药,在电子干扰吊舱的保护下对目标实施打击。这样的编队作战方式将充分发挥每架飞机的特长,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双尾蝎很有可能在未来升级为配备人工智能技术的无人机。这将使无人机能够自主控制和作战,实现真正的蜂群作战。无人机之间可以通过高效的通信系统进行协调,实时共享信息和情报,从而更好地完成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双尾蝎问世后,便多次绕台飞行,在今年早些时候,双尾蝎几乎逆时针绕台一周,当时台湾专家指出,双尾蝎是一种“斩首武器”,能够在高空锁定目标并进行攻击。这使得解放军在对台岛进行威慑时具有更大的优势和能力。台湾专家还预测,未来双尾蝎可能会采取更复杂的绕台飞行模式,从单线绕台变为一个逆时针和一个顺时针的双线绕台,并且穿越台湾。随着双尾蝎的技术日渐提升,解放军对台岛的威慑力会大大增强。
需要指出的是,既然央视披露了双尾蝎的多项新突破,就代表这种技术“过于落后,可以展示”。这代表双尾蝎的真实性能更加逆天,亦或是其他无人机也具备了编队飞行、挂载子机等多项技术。正如此前美国“密码简报”网站的评论:中国的无人机技术正从落后者变为世界领头羊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