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一诸侯挑衅周天子,事成后却因作死丢了性命,被嘲笑至今

 liuhuirong 2023-07-13 发布于湖北

(历史释疑第115期/奉天玉)

在之前讨论商朝的文章中,我们曾提到,商纣王麾下有一对父子,都是著名的大力士,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就是他们的后代——《史记》记载:“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或许是他们一脉中,力大无穷的基因一直没有失传,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国君,也以力大尚武著称,他就是著名的秦武王。

只不过,秦武王虽然因力大而扬名,却也因此而丧命——秦武王骨子有着不安分的因素,因此他不甘屈居于秦国,反而有着取代周天子的宏伟梦想,于是他继位不久就提出了自己想通过三山郡,一睹周天子王城全貌的想法,于是他的属下甘茂通过联合魏国和赵国,为他打下了必经之路宜阳。事成之后他也没有犹豫,率领自己最信任的大力士任鄙等人巡视宜阳,并偷偷前往了洛阳。

到了洛阳之后,他依旧不安分,于是跑去了太庙,见识大禹收取九州时所铸的,代表着天了威仪的九鼎,并指着其中的雍鼎说,此鼎代表着我们秦国,我要把它带走。这是对周王室赤裸裸的挑衅,不过当时已经走向衰落的周王室根本不敢指责他,只是说这个鼎重达千钧,没有人搬得起来。

秦武王不信邪,问跟随自己来前的两个大力士任鄙和孟贲能不能将其举起。任鄙直接认怂,孟贲硬着头皮尝试了一下,因用力过猛导致眼球迸出。这种情况下,按理说秦武王应该放弃尝试才是,他却为了彰显自己的力量,不顾众人劝阻,用尽全身的力气,将雍鼎搬了起来,甚至还打算举着鼎走两步。结果他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刚刚迈开脚,就因脱力导致鼎重重的砸在了地上,迈出的右脚直接被砸断,当晚就生生疼死了,终年仅二十三岁。《史记》记载:“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

秦武王二十岁继位,不仅平定了被秦国吞并后一直不老实的蜀国,并征讨了北方的义渠和丹犁,还拿下了通往洛阳的必经之路宜阳。除此之外,他还致力向西南发展,从楚国手中夺取了商于,即如今的湖南西部及贵州东北部,建立了黔中郡。可见他的实力配得上他的野心,若非英年早逝的话,他或许有机会抢了秦始皇一统六国的风头。然而,因为他作死的非常举鼎,白白丢了性命,不仅英年早逝,还成了被耻笑两千多年的笑柄。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想人想起了《芈月传》中那个有勇无谋的二愣子嬴荡。然而,虽然秦武王的名字的确叫嬴荡,他却并非真的像剧中那样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他发明了一项制度,造福了后世统治者一千六百多年,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秦武王之前,各国都设有“相邦”一职,即后来的相国,其职责是看管和视察国家,不仅是百官之首,甚至对皇权都有一定的影响。

秦武王不耻与六国为伍,将秦国的相邦改为了丞相,“丞”是辅佐的意思,这一官职的职能也不再能够代理帝王,而是变为了辅佐帝王处理政事,治理国家。看似相差不大,却加强了皇权的集中,使君臣界限更加分明,又有效的解决了他本人不善治国的问题。后来的朝代中虽然曾出现过相邦(或相国)与丞相共存的现象,例如秦朝和汉朝,但是到了后世大多不再设立可能威胁皇权的相国,只留为帝王服务的丞相,直到明朝朱元璋时期,丞相也被废除,历时一千六百多年。

试想,如果秦武王嬴荡真的像《芈月传》中那样不学无术,他能有这么高的政治觉悟吗?由此可知,虽然秦武王骨子里有刚愎自用的一面,比起处理政事,他也明显对武学更有兴趣,但他本身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帝王,若非早逝或可成为千古一帝。因此,我们不能因为他把自己作成了一个笑柄,就轻视他。

参考资料|《史记》《战国策》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