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系桑榆夕阳红

 山东阿滢 2023-07-13 发布于山东

情系桑榆夕阳红

      ——范德训回忆录《感恩》序

□ 阿   滢

      我非常欣赏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的那句话:“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年龄只不过是一组无情的数字而已,岁月苍老掩盖不了人们那颗火热的心。人到老年,只要自己心不觉得老,忘记年龄,依旧保持着激情热血,就会永远年轻快乐,就会冲破重重难关,实现自身价值,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美好、充满意义。

     这些年来,我接触了大批的文化老人,这其中有当今的名家耆宿,有离休干部,也有退休教师……他们的博学、他们的儒雅、他们的胸怀,高山仰止。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范德训老师便是其中的一位。

       与范老结交之前,大名早有耳闻,范老是新泰师范早期毕业生,新泰教育界的元老人物。新泰师范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八十年代撤销。新泰师范培养了一大批的优秀干部和教师,因地处楼德,被人戏称为“楼师大”。我父母是一九五八年的新泰师范毕业生,他们经常聊起新泰师范的种种趣闻和故事,因而,我从小就有师范情结。新泰师范从诞生到结束,一直没有编一部校史或校志,为此大家深感遗憾。数年之后,谁还知道“楼师大”?为此,从二〇一七年下半年开始,我在《新泰文史》开设了“新师岁月”栏目,发动新泰师范的师生撰写回忆文章,待时机成熟后,结集出版。

      “新师岁月”栏目受到了师范师生的欢迎,许多师生积极提供稿件。后来,我想好多的早期毕业生都在逐渐逝去,应该抓紧把他们的影像留下来,介绍给大家。于是,又开设了“新师人物”栏目,把这些早期的师范学生逐一拍照,并加上简介陆续在《新泰文史》上刊发。

      二〇二一年三月份,在《新泰文史》责任校对孙元江先生的介绍下,我们去给范德训先生拍照,并邀请他撰写回忆文章,他六十年代初期从新泰师范毕业后,也分到了汶南公社任教,竟然是我父母的同事,一下子就把我们的距离拉近了,他拉着我的手亲热的不得了,一个劲询问我父母的情况。几日之后,他又组织五六位当年的老同事去看望我的父亲。数十年未曾见面的老友,均已到耄耋之年,那种高兴,那种亲切,那种激动,又像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说不完的种种往事,道不尽的相思之情。

      不久之后,范老到编辑部送来了一沓厚厚的稿纸,是他回忆新泰师范生活的文章《常想那段岁月》,竟有六七千字之多。望着仔细誊写的手稿,我感动了,试想,一位不会使用电脑的八旬老人,用颤颤巍巍的手在稿纸上写这么长的文章,需要多少功夫呀,单是抄写一遍也需要好多天吧。这篇文章在《新泰文史》发表后,许多读者打电话询问范老的近况,也有一些师范学生受范老的启发,拿起笔来,撰写回忆文章。

      从此,范老一发而不可收,陆续在《新泰文史》发表了《思念慈母》《等候久别的朋友》《情系月牙河》等文章。一般初学写作者只是写些千字文,但范老的文章短则数千字,长则上万字。多年来,范老无论是在繁忙的教学工作,还是退休之后,虽然没有在写作,但却是一直在读书,一直在积累。现在一下子找到了突破口,便进入了创作的井喷时期,他的创作激情日益高涨,每隔一段时间,范老就送来几篇文章。不到两年时间,竟裒然成帙。

      范老诚恳待人、朴实厚道、重情重义,因而,这部书也是以“情”来贯穿始终,这里面有亲情、友情、师生情、故乡情……

      《父亲是个好家长》《思念慈母》《怀念大姐》《勤劳豁达益长寿》《黄牛精神数二哥》写的是亲情,父亲的严厉、母亲的宽容、大姐的果断、二姐的孝顺、二哥的勤劳,无不让人动容。

      《睹物思人忆恩师》《常想那段岁月》《等候久别的朋友》《又食全羊少一人》写的是师生情、同学情。小学时的老师对他的关爱,让他一直念念不忘。他与中学时的挚友,后任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的孙元昌,两人鱼雁往还数十年,竟然在梦中相见,足矣说明二人感情笃深。范老一生从教,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们每年都结伴看望他,并时常相聚。在一年的聚会中,因他的一位爱徒病逝,让他深感别离的凄凉和内心的悲苦,写出了《又食全羊少一人》的长篇纪念文章。

      《老友相聚话当年》《故地重游追往事》写的是同事情。《老友相聚话当年》讲述了他与几位六十年代的老同事去看望我父亲,老友相聚的过程。其中有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汶南任教的徐炳琛老师,还有介绍我认识范老的孙元江先生,孙元江是范老同学孙元昌的弟弟,孙元昌在新泰一中读书期间,孙元江经常到学校给哥哥送饭,因而,结识范老,范老便带他去电影院看电影,在新泰游玩。孙元江部队转业后,亦从事教育工作,后在汶南镇教育办公室退休。从那天他们结伴看望老爸之后,范德训、徐炳琛、孙元江与老爸四人便每隔一段时间聚会一次,孙元江老师负责联络,我则充当他们的司机。他们四人都是“八〇后”,因而,一个准老头与四位资深老头的聚会不时地进行着。去年,我带他们故地重游,到汶南镇去探寻当年的足迹,回到当年工作过的地方,但早已物是人非,四位“八〇后”唏嘘不已。回来后,范老写了万字长文《故地重游追往事》。

      《谷里八景》《谷里范家》《曹孝子》《情系月牙河》《谷里教育在腾飞》则是写的是家乡情。范老老家谷里,谷里位于新泰西二十公里处,东边是窑沟岭,西边荒里岭,两岭夹一谷,因而得名。据明光寺碑文记载,春秋战国末期齐鲁夹谷会盟就发生在这里。谷里有山曰龟山,孔子曾作《龟山操》。因而,谷里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旧时每个州县都要总结出八大景色,并载入县志。谷里一个村庄竟然也有八景,说明文化之深厚,《谷里八景》让谷里人感动骄傲。清末民初,民间有传,“镇里万家,谷里范家,汶南苏家,北鲍朱家”,是当时比较显赫的四大家族,《谷里范家》便是写了范氏家族的兴衰史。《曹孝子》故事的广泛流传是谷里人弘扬中华美德,传承孝道文化的具体体现。

      作家周国平曾说:“你得到了爱,你要感恩。你给出的爱被接受了,你也要感恩。感恩,能培育出人性中的至善和至美。”这部书稿中有两篇关于感恩的文章,而且取书名为《感恩》,范老感恩父母、感恩兄妹、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同事、感恩学生、感恩友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必定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对人生的态度是积极的、阳光的。这样的人,才更容易得到别人的温暖与帮助。范老就是这样的人。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范老辛勤的付出,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范老是一位充满正能量的人,是一位爱的传播者,因而,他更是一位收获幸福的人!

      是为序!

      二〇二三年五月三十一日于琅嬛书院

      阿滢与范德训先生在墨石山下 (王功春  摄)

 新泰青云湖(武传勇   摄)

《十二家》系列

《散文十二家》

《诗词十二家》

《诗人十二家》

《书话十二家》

《书话十二家》

《邮学十二家》

《文艺评论十二家》

琅嬛书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