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让我中华文化深入下一代的人心,要毫不费力、会爱不释手,且开心阅读,将最高深的中华绝学,很自然地溶入于心中,能将我中华文化的神髓学习起来。这样的工作该如何做到呢? 深入中国大陆的民间僻远地带,去收集当地的真实故事,同时,将已经无人能够辨识的失传中药,重新将之发掘出来,让下一代的莘莘学子研究中医药时,能驾轻就熟地运用它们。这些都是我中华文化的国宝,虽然已经散失千年以上,但是它们一直都还是存在的,只是现在无人能识得,我都将之写入地纪中。——于是《地纪》篇开始了。 本期给大家带来地纪系列:山西——塞内与塞外篇。 塞 内 与 塞 外 2008/07/07 启程前往山西,这次要出访塞外,在太原与大同之间的雁门关就是区隔塞内与塞外的地点,当然景观也差很多。抵达心仪许久的雁门关时,心中真是感触良多,历代以来有多少名将在此扬名立万,千年的眷顾,古关日照依旧,山头上的长城虽然长年饱受风砂的侵袭,但是遗迹仍在,站立在关上看看塞内与塞外时,遥想当年的李广,卫青与霍去病等名将为了护卫国土,而出关打击匈奴,铁马金戈的日子,真是只能以敬佩来形容,出关的道路直到现在仍然是崎岖难行,部队出关尚未遇到敌人时,就需要先经受长途路程艰险的试炼,真是不简单的征战,当时并无现代的车辆,但是军队仍然能够长驱直入地抵达敌人所在,以历尽艰险来形容它,绝对是毫不为过,深深地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 进入北岳恒山后,可见山中道观很多,都是依山势而建立的,古态依旧,可惜的是恒山风水并不是很好,虽然可以藏风纳气,但是明堂太深,对面的案山也不够秀丽宏伟,山形呈圆型,主居住此处的道士,必多出贪婪之徒。千年以来名山依旧,但是并不兴旺后代,想想当年的这些开关道士鼻祖,似乎应该先找位风水师来看看,是否应该在此建观?在此修炼是否真能得道成仙呢 ? 居住此地是否能完全脱离尘世,摆除名利的诱惑呢 ? 我的看法是否正确,可以参考自从建观以来,是否有出过得道羽化登仙之人就可以知道。 恒山道观(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约束请联络撤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