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处理复杂性问题

 HNYZL 2023-07-13 发布于上海

对复杂结构和底层机理有了足够深入的了解,我就有了更强的问题剖解能力。”

图片

01

我发现有时候我考虑问题过于简单了。

比如,我正在负责的产品出海项目,我觉得最难的应该是产品品控和产品推广的问题。

所以,我把我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解决这两个难题上。

但这次与同行交流,让我意识到,我可能把产品供应链的难度给低估了。

海外的供应商如何选择与调配?物流运输成本如何管控得更好?仓库存储的设计能不能符合当地法律法规的要求?
时空变了,环境变了,场景变了,与之关联的因素都会产生变化,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很有可能就形成了一个复杂性问题。
如果我还是用原先的思维惯性来分析它,很有可能就会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

02

所以,针对复杂性问题,我希望在明确目的基础上,以一种合乎逻辑的预设开始,用代价尽量小的行动方案,快速去验证、试错。

并且在验证、试错的过程中,根据反馈及时修正预设,或者提出新的假设,然后不断循环,直到找到能接受的解法。

比如,在选择供应商上,我可以让海外的合作代理商,优先给我推荐一些“靠谱”的供应商。

然后在内部初步设定一个包含质量控制、价格、交货时间以及稳定供应等因素的评价体系,以小批量订单合作的方式,来验证其实际表现是否“靠谱”。

当然,我也一定要提醒自己,完美的预设是不存在的。

就像这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战略、没有理想至极的方案,没有十全十美的计划一样。

与其在开始时花太多时间去构建完美的计划,还不如先让自己行动起来,越早行动,试错的成本就越小。

03

还有,正是因为某些复杂性的存在,

解决一个问题,有时候要依赖于另一个关联问题的解决。一个问题的解决,也往往能解决相关联的问题。

所以,从思维方式上,我应该要有关联性、全局性、系统性看问题的理念;从自身的行动上,也要从理解复杂系统的结构关系入手去解决问题。

比如,头痛有可能是颈椎发炎引起的,脚痛也有可能是膝盖受损引起的。
所以,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能从某些身体关联指标上入手,去发现这些表面症状背后真正的病因。
还比如,研发部门产品开发进度出问题了,有可能会影响整个销售部门的销售,安全问题频发,也有可能会影响产品生产和交付质量。

所以,我尽量要从全局的端对端流程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

先了解产品出海流程的全貌框架,然后再根据信息的流向,再把问题定位到某个细节上,这样才能在判断问题上给出逻辑导向,在行动实践上给出指导依据。

04

最后,总结一下:

事物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

环境变了,场景变了,与之关联的因素都会产生变化,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很有可能就形成了一个复杂性问题。

面对复杂性,我的策略是:经过初步的构思,在方向大致正确的基础上,用代价尽量小的行动方案,快速去验证、试错。

只有行动起来,才能让自己得到更多的信息,然后根据反馈不断修正行动方案,逐渐接近目标。

当然,我更应该要养成关联性、全局性、系统性的理念,在自身快速行动的基础上,从复杂系统的结构关系入手去理解问题。

对复杂结构和底层机理有了足够深入的了解,我就有了更强的问题剖解能力。

就像庖丁一样,凭借着对牛的”深入理解“,就算拿着把钝刀,同样可以把牛剖解得很细致。

所以,以后当我面对各种人生困惑时,我也要做个不折不扣的行动者,更要有往底层逻辑上“钻”的精神,

努力去寻找影响事物的关键结构与因素,而不是让自己陷入到细枝末节的纠结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