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穆沟‖牛家文武状元的起家地

 林旭生 2023-07-13 发布于河南

《文武牛状元》

古风/林旭生

明月映成皋,文武状元耀;

康家书留余,牛家青史照。


      我国的村庄大多以原住民的姓氏为名,但也有个别村庄比较特别,比如荥阳市高山镇的穆沟村。村内四千多口人中少有穆姓,却大都是牛氏后裔。该村为何称谓“穆沟”?皆因传说宋代杨家将之穆桂英曾在此屯兵而得名,这个传说因武而起,注定了穆沟村与武有缘。

      穆桂英的北宋往事过去八百年后,《清实录》里记载最精彩的武状元故事从穆沟发生了。

【穆沟村牛氏祠堂

      道光十三年,牛凤山回到了出生地穆沟村。这位平时靠挖煤、卖煤而艰苦维持一大家开支的大汉,遇到了“一分钱憋死英雄汉”的贫困窘境--缺少进京赶考的盘缠(第一次未中)

      在居住地傅家坡村(后被牛凤山改为明月坡)凑不到钱后,牛凤山回到了牛氏本家的集聚地穆沟村,由此村开始挨家挨户借遍了十三个村,才凑够了进京的盘缠。到京后,因为前期节衣缩食、吃不饱饭,第一轮表现并不突出。

      作为马上得天下的满清,对武举考试中的“弓刀石、马步战”一向重视,尤其是注重“弓”的成绩,而牛凤山除了熟练十八般兵刃功夫外,最擅长的就是弹弓。毕竟之前已有一次“高考经验”,所以这次会试成绩入围对牛凤山来说并不困难。到殿试环节时,道光帝亲临考场,发现了一甲推荐的人选中存在问题,其中有四人竟然“俱弓不实”(就是拉不开硬弓),而轮到牛凤山试弓时,其不但轻易拉开了八力、十力、十二力的硬弓,还破记录地拉开了号外弓,震惊四座,更令道光帝大喜,直接钦点为武状元。

     【道光武魁牛凤山,同治传胪牛思瑄】

      牛凤山状元及第、荣归故里后,对借过钱的十三村乡民及牛氏宗亲一一答谢,至今穆沟村牛氏祠堂里还供奉有牛凤山父子的牌位。

     官拜武功将军衔的牛凤山,实缺补任甘肃凉州中营游击(加副将衔),在任练勇强兵、戍边有功(主要是对付沙俄),后晋封总兵。荥阳地方志还曾提到,新虎牢关是牛凤山为拒捻军西进而带人修建(老的虎牢关早沉没于黄河之下了)

      咸丰五年,黄河南滚,汜水县滩区受灾严重,百姓难以生活,甚至有的乡民被逼到要靠卖妻儿才能交税的地步。早已告老还乡的牛凤山,打听到乡民的疾苦后,给朝廷上奏了受灾的实情,从而减免了灾民的税赋,为此滩区二十五村乡民自发为其立碑念恩。

      牛凤山家,自牛瑄起,开始以文见长。牛瑄虽然后来考取的是二甲第一名,但实为状元之才。

      牛瑄,也称牛思瑄,是武状元牛凤山长子,字芝生,于咸丰八年中乡举,除文章外,尤擅楷书。同治四年,牛瑄参加殿试,卷子被风吹到地上污染了一点。评卷时,皇帝及慈安太后以牛瑄写的文章最为当意,想点为状元。主考官以卷面污染(民间所传试卷落地不吉利,为“落第”)为由,上议不能为状元,皇帝虽看中牛瑄的文笔,但在状元已定的情况下,只好改牛瑄为二甲第一名,奉为金殿传胪。牛瑄进士及第后,一直在翰林院任职,工文善书,很有名气,当时民间得到他写的字,都视为书法之珍宝。

      牛瑄,初因文章、工笔而被慈禧赏识,后因支持新政而被光绪帝看重,为官清廉,但被保守派排挤,其官场并不得意。

       光绪三年,河南大灾,饿殍遍地。牛瑄与江苏巡抚吴元炳向来交好,意亲往拜访,想请求发些粮食赈济家乡灾民,不幸病逝于途中。

【牛瑄给亲家“康百万”所提留余匾(中国四大名匾)】

       热播的电视剧《河洛康家》,2011年就开始筹拍,但到今年(2019年)才开始播放,剧中有对牛瑄角色描述“错误”的地方。给康百万家留余匾落款的“愚侄牛瑄敬题”,并不代表牛瑄是康家的上门女婿,实际上的牛瑄妻子是钟家大院的钟氏,牛瑄的儿媳妇才是康家闺女,牛瑄与康家只是儿女亲家的关系。所以,这块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匾之一的“留余匾”,成了加深对牛瑄误会的一个小插曲(牛星郎老人得知此事后,很是气愤,曾呼吁剧组对牛瑄的角色描述进行更改,但木已成舟、剧已拍完)

       文末至此,从打锅十八牛“牛川三子十八孙,打锅对锅代代传”,到豫剧十八兰“穆沟地灵人杰运,师孔引来十八兰,再到父子双状元“道光武魁牛凤山,同治传胪牛思瑄”,已为这个非我故乡的穆沟村写文三篇。其实这个村里的故事、传说还没写完、还未述尽。穆沟这个普普通通的村庄,只是中原故土上众多古村落中的一个缩影,黄天厚土、底蕴悠悠,脚下的每一寸乡土,都让我觉得如此意味深长。

一稿,2019.09.02

二稿,2023.07.1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