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亿哥语录

 溪蕊222 2023-07-14 发布于广西

​大家好,我是亿哥。让知道成为一种享受!

随着支付行业的兴起伴随来的确是行业口碑的日益下滑,究其原因还是有一群害群之马进入了这个市场,他们不好好干支付,专门干起了诈骗勾当。

近期,亿哥又在圈内看到不少被骗案例:

1、某市周某挂着xx银行客户经理的工牌,说要给客户王某的信用卡进行升级,提升信用卡额度。

然后假模假样的看了几眼客户的APP,说客户的综合评分不足,没有达到提额要求,但是只要用他们银行指定的破S机给信用卡刷个交易流水,就能提额。

随即一顿操作给客户注册了一台破S机,拿着客户的xyk直接闪付,扣款399。

在他准备把扣款短信删除的时候,被客户发现,追问刷的钱到哪里去了,逼问之下才支支吾吾说要等6个月才能退回,期间还需要刷满88万的交易流水。

2、客户李某接到声称是来自“银联”的电话,询问之前办理的破S机是否有被骗押金,这边可以帮忙协助追回。

客户以前确实被骗过一次399的破S机押金,于是就加了小姑娘的微信。

这时,小姑娘却说,可以协助追回399的押金,但是要先帮忙激活一台他们的机器,算是帮忙完成一个任务,机器免费,激活没有押金,费率只要0.38。

客户想着反正机器不要钱,又不要押金,费率还这么优惠,就同意了。

于是客户收到寄来的机器,激活刷了399元,又懵逼了,没到账。

微信赶紧联系小姑娘,结果没有回复,等到第二天再发信息,发现已经被小姑娘拉黑了。

第一个案例的套路见怪不怪了,在支付市场已经存在4,5年了。

早在几年前,某品牌的机器允许代理商设置收取699元的年费,而收取的699年费又作为返现奖励全部奖励给业务员。

某个大代理商随即组建了一只直营销售团队,每天安排业务员在市场上勤劳的地推陌拜,推销产品。

错了,应该是搞诈骗。

他们逮到有意向的客户装机后,不由分说直接诱导客户刷699元,然后直接删除扣款短信,很多客户无法发现,等发现的时候人已经不见了,也有被客户发现的,直接报警送派出所。

而老板的工作,就是每天从派出所捞人。

虽然有风险,但并不影响他们继续诈骗,毕竟业务员人均月入几万元,赚得很嗨。

毕竟不是每个客户都是硬刚到底,很多客户一被忽悠就过去了,实在纠结的大不了就先把钱退了,反正也没有什么损失。

最不济,被逮住拉进了派出所,老板也会来捞走:这刁民的钱咱不挣了,挣下一个良民的。

对于第二个客户遭遇到的套路,亿哥不得不感叹:诈骗王者玩家进村了,破S机客户们要小心咯。

不得不提,近期支付行业“同城工单模式”横空出世,为已经走到尽头的电销诈骗带来了新的“希望”。

之前传统的电销模式,都是直白地以支付品牌总部的名义,威逼利诱客户换机器,现在已经不好使了。

给客户邮寄机器,即使收了快递费也不能保障每一个客户会开通,如果没开通的话,还需要承担机器硬件成本 。

很多客户都被这种模式骗过押金,不会再上当,同行也会提醒自己的客户防范类似的 电话短信。

总之,电销的成本很高,不骗押金的电销公司根本活不了。

但电销与电销公司之间也内卷,客户被骚扰多了,不好骗了。

于是,创新模式顺势而出。

电销公司让话务员以xx银行的名义向客户推广大额信用卡。

海选全国破S机客户名单,第一轮电话筛选出有意向办卡的客户。

然后根据客户所在城市和区域,把意向名单打包卖给本地有销售团队的支付代理商。

支付代理商再分配给业务员,直接约客户上门见面。

只要见了面,信用卡办不办不重要,让客户觉得自己就是xx银行的,然后营销破S机。

这么做的人中,有的是正儿八经地在做支付,给用户介绍产品,告知是否有机具押金,押金如何才能退还。

而更多的,则是以骗取押金为主的诈骗。

能够骗到999元,绝不会只搞299元。

前不久,亿哥一个代理商就反馈她的客户被骗了3个299元,开通了三个不同品牌的机器。

你说到底是业务员营销能力强?还是客户太善良?

这种同城工单模式去年就出来了,为什么突然就火了?

一方面是支付行业现在是存量市场,竞争激烈,内卷严重,大多数的公司或者团队没有新的发展思路,导致找不到客户,经营困难。

而这种派单模式,无需一线业务员需找客户,只需要做好营销,提升了业务员的信心,大大的降低了作业的难度。

另一方面,客户淡薄的防诈骗意识也给这些人以可乘之机。

很多客户虽然可以成功避开电话和网络诈骗,但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出现在自己面前,还是打着银行的旗号,他们会本能的选择相信这个身份,如果是那些老练的业务员,稍微讲点专业知识就会被洗脑,进而神不知鬼不觉的被实施诈骗。

被骗了299,399,本可投诉追回,奈何很多客户因为不知道如何投诉,或者觉得麻烦竟然选择沉默,诈骗分子正是看中了客户的这种心态才会有恃无恐。

而最最最善良,也是最惨的那些用户,原本是希望有人帮他追回原来被骗的299元,结果反手再被骗一个399元。

如果真有人愿意帮助他把299和399元的骗款都追回来,他还会选择相信吗?

多么痛的领悟。

为什么你明明对客户千叮万嘱不要相信这些套路了,他们还是选择性遗忘?

支付行业从业者们,任重道远。

说到底还是客户对你也不是特别满意,没有产生绝对的信任,所以遇到诱惑时总想“偷腥”。

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他行业的精准客户,因为有不同的需求。

今年6月,亿哥新买的一套房就要交房了,最近营销电话就没断过。

他们打着各种各样的名义,想帮亿哥的房子搞装修,但是基本上还没等对方介绍完,就被亿哥礼貌的挂断了。

有时候忙的时候,一听到“你好,打扰一下”,便直接挂断不去理会。

像亿哥这样的刁民,是让电话营销人员最头疼的。

也不是亿哥不接受这种营销方式,只是亿哥已经有合作的人,装修方面的是交给他我放心,不想花时间“货比三家”。

电话营销的合法性暂不讨论,但存在即合理,从这个视角分析支付行业“工单模式”的商业逻辑。

参与者:数据公司——电销公司——代理商——客户。

1、作为数据公司,每条数据卖几分钱,虽然微薄,但是多卖几次利润便很可观了。

2、作为电销公司,数据成本几乎可以忽略,每个工位的电话费也就300元/月左右,主要是人工费。

但筛选出来的“精准名单”以30元/条左右的价格卖给代理商后,也是稳赚不赔的。

心狠一点的,再掺点假,或者多卖几次,利润也是很丰厚的。

3、对于代理商,安排一线销售人员对名单再次进行确认筛选,约客户见面,上门后才进行营销。

只要能有10%的成交率,便不亏了。

毕竟一个客户办张卡,装台机器,再搞点积分兑换,几百元还是很容易挣出来的,还有细水长流的分润。

而那些从营销“升级”到骗押金的,则是为了赚短平快的钱。

4、对于客户而言,只要没有被骗,无非又是零成本替换了一个产品使用,至于大额xyk没办下来也没有损失。

因此,这样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分工很细,跳出支付做支付,商业效率确实挺高的。

但新鲜的玩法,玩的人多了,终究也会玩坏,最终能走得长久的还是那些注重细节,或者说注重专业和服务的人。

这种作业方式中的核心点之一,便是取得客户的信任,虽然客户对银行有天然的信任感,但如果业务员表现得太差也是不行的。

想想平时去银行网点,或者真的被银行电话营销的时候,那些小伙子小姑娘表现出来的素养是怎样的:

统一工装,穿着整洁,自信大方,端庄礼貌。标准的普通话,口齿清晰。

微信朋友圈,一定看不出来是个卖破S机的。

最后我是亿哥,关注亿哥语录不迷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