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四公子”

 书柜茶室 2023-07-14 发布于上海

五四“四公子”庐隐、王世瑛、陈定秀、程俊英,中国公办教育史上第一届女大学生,她们志趣相同,学术相讨,生活相共。她们挣脱“三从四德”的枷锁,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率先觉醒,为自由勇敢发声,组织一系列女性运动,解救身处水深火热中的女性同胞,是追求妇女解放和独立自由的践行者和先驱者,是五四革命时代的冲浪人。

她们追求自由平等,心怀爱国热忱,为时代发声。她们是五四运动中最早走上街头的女大学生,她们高举旗帜,传递跨越百年的青春“女性力量”。

1917年夏,年仅17岁的程俊英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从福建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国文专修科(后改名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1922年夏毕业,成为中国第一批女大学生。

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程俊英遇上了与她并称为“四公子”的同学庐隐、王世瑛、陈定秀,她们兴趣相同、学术相讨、生活相共,着统一装束,参加各种组织,编辑刊物,在五四运动中为妇女解放独立自由勇敢地走上街头,游行集会,开中国女子之先例。

当年她们的同学、作家苏梅(雪林)曾有“子昂翩翩号才子,目光点漆容颜美,圆如明珠走玉盘,清似芙蓉出秋水(陈定秀);亚洲侠少气更雄,巨刃直欲摹苍穹。夜雨春雷茁新笋,霜天秋淮搏长风(庐隐);横渠肃静伊川少(程俊英),晦庵从容阳明俏(王世瑛);闽水湘烟聚一堂,怪底文章尽清妙。”等诗句来形容“四公子”中定秀之美、庐隐之雄、世瑛之俏、俊英之少。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寻求民族独立、反对列强压迫和妇女人权问题赋予了这批女大学生们在特定时代下的历史责任,她们以青年人的激情奋进,在新思潮、新观念的影响下走上大街参与游行,建立社团联合诉求社会改革进步。如今,“四公子”的故事虽已成过去,但她们为妇女解放、自由、独立而追求的精神却一直流传,直到永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