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辨证论治

 大爱无疆寻易堂 2023-07-14 发布于江苏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下、粘膜与内脏出血。
由于本病是一种出血性疾病,故可归属于“血证”范围,同时按其皮下出血的特点,又可列入内伤发斑之类,亦称为“阴斑”。
      因本病多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故一般多属虚证。治疗当根据阴虚和气虚的不同,分别采用养阴止血和补气摄血的方法。
按语:
(1)出血后,瘀血内阻,有瘀斑、血肿者,均应酌配参三七、失笑散、血余炭、鸡血藤等祛瘀活血之品。
(2)对本病的治疗应与“血证”篇联系互参。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中医辨证分型论治:
(1)血热证:
临床症状:肢体肌肤散布斑点及痒疹,斑色深紫,继则渐转紫黯,重者可见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一般症状:可见关节痛和腹痛、发热、口渴、便秘。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
治法:散风、清热、凉血。
例方:犀角地黄汤。
常用药物:浮萍、连翘、紫草、赤芍、牡丹皮、生地。
加减:风邪在表,搔痒严重者加防风、蝉衣。关节疼痛严重者可加秦艽,苍耳草。血热妄行、出血明显者加水牛角、白茅根。
(2)湿毒证:
病机:湿热郁毒,入营动血。
临床症状:两下肢出现瘀斑,斑色紫赤,量多成片,伴有皮肤水肿,或见吐衄下血,口苦,心烦,泛恶,呕吐。舌苔黄腻,舌边尖质红,脉濡滑。
治法:清热化湿,凉血解毒。
例方:三妙丸。
常用药物:黄柏、苍术、薏苡仁、制大黄、土茯苓、地肤子、野菊花。
加减:湿注于下、下肢皮肤水肿者加木防己。湿热伤阴,口干,舌质红者,加大生地、玄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