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变电所内系统接地怎样做更好呢?今天总算弄明白了

 电气设计狄老师 2023-07-14 发布于广东

说到变电所,想必大部分电气设计人员都非常熟悉了。但是如果说到变电所内系统接地的做法,可能不少电气设计人员都是云里雾里,对于一些电气设计初学者来说更是一问三不知了。 我们都知道雷击现象所导致的变电所事故频繁发生,不但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产生了很大影响,另外,因为雷电现象具有不可预测性、无规律性,每次雷击所产生的电流各不相同,对变电所稳定运行也会产生影响。而变电所的防雷现阶段有各种避雷针、避雷器以及微电子等防雷技术,为变电所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变电所防雷的强度,确保了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那么,问题来了,变电所内系统接地怎样做更好呢?下面本文简明扼要地给大家分析一下,看完文章希望能给广大电气设计人员一些参考。

▶ 01 变电所内系统接地的做法

注意了,这里只在说低压配电系统电源侧的【系统接地】要如何做,我们不提用电设备侧的【保护接地】。

从上面规范来看,对于TN系统而言,其实真正的 TN-S 系统比 TN-C-S 系统要少很多

【其一】往往变电所内大多有多台变压器而成系统;

【其二】只设一台变压器的变电所,若它在建筑物内,则给本单体供电时可采用 TN-S 系统;若该变电所也给其他建筑物供电,规范又建议采用 TN-C-S 系统。

所以说,IEC 的做法要灵活的多,把变压器星形结点的 PEN 线先引至低压总配电柜,它将变电所内的变压器、低压柜看做一个电源整体,在即将进行分配电时再处理成更多形式的系统接地型式。

另外,在变电所内其实拥有着很完美的等电位联结系统,所以将其内部所有设备看作是一个电源整体也是合理的。

▲ 变电所内低压系统的系统接地

而对于单电源系统的变电所,若先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并将 N 线与 PE 线 分开,那么分开后的两线是严禁再合并成 PEN 线的。如此该变电所在向其他建筑物供电时,将无法正常使用 TN-C-S 系统,只能使用 TN-S 系统,否则将会存在杂散电流。

▲ 图集《防雷与接地》14D504 - 单电源 TN-C-S 系统变电站接地示例

▼ 图集《防雷与接地》14D504 - 双电源单母线分段 TN-C-S 系统变电站接地示例

▲ 图集《防雷与接地》14D504 - 双电源单母线分段 TN-C-S 系统变电站接地示例

※ 可见,变电所内的系统接地并不是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而是在低压柜处经由 PEN 排至 PE 排的跨接排一点接地更好。这样做的优点是:

◆ 不产生杂散电流,避免了因其而产生的电气事故,如:引发电气火灾;对建筑物地下基础钢筋或金属管道造成电气腐蚀;对电子设备造成电磁干扰;也可能导致剩余电流保护器拒动或误动。

◆ 便于装设防单相接地电弧火灾用的剩余电流报警装置 RCM。

◆ 使得自变电所配出的低压系统的接地型式灵活多样,如可处理成:TN-C、TN-C-S、TN-S、TT系统。

▶ 02 变电所可引出的系统接地型式

根据以上分析,变电所内不管是单电源系统,还是多电源系统,都建议其低压系统工作接地在低压柜处再进行处理。如此,低压柜内的五根母排其实是:L1、L2、L3、PEN、PE 线,而非传统意义上的 L1、L2、L3、N、PE 线。

这样的话,自变电所引出的系统接地型式就能有很多种了,看下图:

▲ 变电所可引出 TN-S、TN-C-S、TN-C 和 TT 系统

※ 它们分别被用于以下场所的配电:

◆ TN-S系统 —— 适用于内部设有变电所的建筑物;

◆ TN-C-S系统 —— 适用于不附设变电所的建筑物;

◆ TT系统 —— 适用于不具备设置等电位联结的户外场所。

◆ TN-C系统 —— 虽然上述方案可以引出 TN-C 系统,但因该系统存在较多用电安全隐患,现今已很少采用。

▶ 03 总结

综上所述,既然自变压器引出至低压柜的是 PEN 线而非 N 线,则低压柜主开关、母联开关应选用【3极】,否则将违反设计强条。

这里不得不说的是,《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2009 版在第 5.5.3-17 条的做法也存在有部分不妥的地方。

最后要指出的是,供配电专业因涉及行业面广,设计规范和技术指导意见众多,各规范编制相矛盾的地方有很多。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去查阅母规或总规,比如以【GB】开头的规范,子规应服从于母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