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挺拔的龙脊

 zhb学习阅览室 2023-07-14 发布于上海

作者:冯再光

广西桂林龙胜的龙脊梯田被誉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有着悠久的耕种历史,是世界人工栽培水稻的发源地之一。2018年,龙脊梯田获得“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称号。在山麓下仰望峰峦,层层梯田错落有致,各具风貌又彼此相连,重峦叠嶂的山岭间,蜿蜒的曲线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宛如一幅宏伟的艺术杰作。山水与田园融合于一体,让人仿佛行走于画中……登临高处俯瞰,横亘的山岭似一条舞动欲飞的巨龙,刚刚灌水、准备插秧的梯田在和煦阳光的映射下,似片片龙鳞闪耀。

在远古,当捕猎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生存,先民就开始寻找另一种生存途径,水稻从此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第一块梯田始于何时?筑屋、开垦、砌坎、引水等诸多困难如何克服?一系列问号在心头萦绕,我佩服先民们的聪明才智。龙脊梯田记录了龙脊山先民在荒野陡坡上的生存能力,记载了先民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秦汉时期梯田的耕作方式已在龙胜一带形成,唐宋时梯田得到大规模开发,明清时已达到相当规模。

世世代代的龙胜人是龙脊梯田的开拓者,从古至今,龙胜各族儿女与这片美丽的山水相互依存。从梯田的稻香中,人们可感知对后世农耕的深远影响,梯田那一道道柔美的线条,让人联想农耕文明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古老的吊脚木楼、袅袅升起的炊烟唤起人们的乡愁,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对梯田的景色充满惊喜和赞叹。

位于越城岭山脉西南麓的山寨,绿荫环绕,鸡犬相闻,山中分布着很多旅馆客栈,人来人往,生意兴旺。在山顶一家朴素的农家,我和朋友选了一处欣赏山景的地方落座,点了一只竹筒鸡、几只竹筒饭、几个家常小炒和一壶龙脊水酒。

这里壮族、瑶族分寨而居,民族和睦,民风淳朴。一直以来,山民主动筑路、架桥不计报酬,爱老敬老已成家训乡风。若寨子里哪家有红白喜事,无论亲疏均会邀请老人赴宴。山道上,青年人路遇老人,会退于路侧,让长者先行。在日常生产活动中,保持着帮工、背工等方式,哪家建房子劳力不够,寨子上的人都会主动来帮工,不用付报酬,管饭就行。互帮互助、物不乱取等良好民风保留至今。这些传统美德的延续,是拥有顽强生命力的民族文化的精髓。

黄昏,山寨静谧而柔美。我们住在西山韶乐中心点的民宿,位于千层天梯,推开窗即可饱览梯田的无限风光。不远处,优美动听的壮族山歌响起,古朴的铜鼓舞、师公舞、打扁担等原汁原味的壮族风情上演,让人耳目一新,如醉如痴。

几位老人坐于吊脚楼下,怡然自得地抽着水烟,享受着舒心的悠闲时光。一位廖姓老人笑吟吟地递给我一把竹椅让我坐下,给我讲了一个关于梯田的传说。很久以前,一个苛刻的财主让农夫在一天内必须耕完206块田。可农夫累到半夜三更,数来数去只耕了205块田,此时他饥肠辘辘,便躺在地上,打算将蓑衣盖在身上睡一会儿再干活。就在这时,他惊喜地发现,耕好的田就盖在蓑衣下面……传说反映了劳动者劳作的艰辛,但在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中也感受到龙脊山人的乐观精神。正是这种乐观精神,孕育了他们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笑对人生的性情。这种性情贯穿于他们的生活,成为骨子里的秉性代代相传。那随时唱响的嘹亮山歌及随时跳起的优美舞蹈,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山上无水塘、水井、水库,如何灌溉梯田?原来,水出自岩之裂隙和土壤的孔隙。雨水浸润入土,被储藏于地下形成山泉,山泉汩汩而出,在地面缓慢流淌汇于小溪,溪水从最高的那层梯田依次向下灌溉,最后,多余的溪水汇入山涧小河流向远方。山中丛林密布,清澈的山溪长年不断,使远离喧嚣的山寨成为名副其实的洞天福地。

梯田一年四季云雾萦绕、风光旖旎。春时农田灌水,梯田映日,波光粼粼如镜;夏季稻苗初长,绿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秋天稻谷成熟,满地铺金;冬日田间披雪,银装与苍翠相映成趣。清晨,流岚飘浮,峰峦隐约可见,梯田似一幅抽象的风景画,朦胧又充满动感。有的山岗突起,如一只只螺蛳,有的山峰平缓,像一把巨扇半折半开……

紫气缭绕青山,青山孕育碧溪,碧溪润泽绿丛,绿丛滋养苍民,苍民爱惜山水,这条相互关联的生态链,任何一处断裂,都将使这幅美丽的画卷黯然失色。幸运的是这条生态链千百年来自然循环,互为因果,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下山后回望梯田,峰峦叠翠,云雾飘渺。山如挺拔的龙脊,山势如巨龙奔驰,田埂似龙骨衔接,美丽的梯田风光令人流连忘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