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年来,我读了上万元的书

 新用户2163IBTk 2023-07-14 发布于江苏

我是小毅,一个喜欢阅读,并努力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两宝妈妈。

今天,我下定决心整理一下以前零散的个人文字,如计划本、情绪日志本等。我惊喜地发现了一直在寻找的那个重要日子:我是从何时开始每月读八本书读的呢?(这一想法来自陈老师的分享)

我跟陈老师算是有缘人了吧,尽管我们只见过一次面。

她的演讲让我热血沸腾,我决定向她学习,坚持读书、写读书笔记。我不仅要学习她坚持读书、写读书笔记,而且要学习她“定量”地读书、写读书笔记。她在演讲中分享道:每月读8本书,写1~2页读书笔记。

我找到了读书的榜样人物了, 就把陈老师的计划借了过来。从听演讲的那一天起,我开始了每月读八本书、每天写1~2页读书笔记的习惯(大多数是1页)。

我很喜欢这定量的阅读方法,让我更加明确每月读书数量,执行起来也减少了做决定的麻烦——我开始养成月初就定好书目,算好每天读书页数的习惯。

就这样,我享受着成就感满满的读书状态。过了很多日子,我书目计划本坏了,丢弃后,我有时会好奇这个问题:我按计划已经读了多少本书了?陈老师是哪天做演讲的来着,我如果知道她是哪一天做演讲的,我就可以计算我到底读了多少本书了。

可是,我一直没有回忆起来那个重要的日子。

直到今天,我整理以前文字,终于看到了那天的听讲记录,那是2019.8.12.

于是,我终于可以计算自己读了多少书了。

一个月列入计划本中的书籍是8本(有时,额外的好书会吸引我,尽管它不在计划内,我还是想读),所以,每年读100本左右。如果一本书价值30元,三年来,我读了上万元的书籍。

陈老师真是影响我深远的一个人,她的一场半个小时左右的讲话,影响了我1000多个日子,而且很有可能再影响我10000个日子,或者更久(《我决定活到120岁》)。在这儿,我真心地对陈老师说一声:“谢谢,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这样一位对自己有深远影响的人,怎么不能够称作“有缘”呢?

况且,陈老师还是俺老公的老师呢?(我听完陈老师演讲后,回家跟老公说今天遇到一位激动人心的演讲者,跟他介绍陈老师一番,他说:那是我老师啊……)

坚持读写,我感到很充实,我享受到读书的乐趣,现在我开始享受写作的乐趣。史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赎》作者)在《写作这回事》中说,写作是快乐的事儿,写作丰富人的生活——既丰富作者生活,也丰富读者生活。对此,小毅感到认同,单单看自己读了300多本、上万元的书,写了100多篇原创文章,就很有成就感,为自己能努力坚持而欣慰。

以后,我心中的读书账可以继续记下去了——多亏了今天的整理,看来“断舍离”真的是有道理的。我希望坚持读书、写作,汲取正能量,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我还想成为“职业读书人”——为什么不呢?史蒂芬·金每个月读6本左右书呢,说他是“职业读书人”,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合适。我还想成为作家——我是有希望的,史蒂芬·金在书中建议想写作的人,每天雷打不动坚持写作1000字,我正好在坚持每日1000字写作呢!

朱永新教授每天凌晨5:00左右,就开始读书写作了。他已经坚持40多年了,我希望自己也可以坚持下去,享受读书写作的乐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