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次看你,都有惊喜

 新用户2163IBTk 2023-07-14 发布于江苏

我是一个有“断舍离”倾向的人,孩子爸爸经常说我:“书,怎么看过就回收了呢?孩子不能再看吗?”是的,我的很多书,都在孩子爸爸的不理解中,回收掉了。

然而,有这样一本书,我却一直珍藏,10年左右了,一直陪伴着我。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越发珍惜这本书——每次开卷,都有收获。

这就是“常读常新”、“好书不厌百回读”。

这本书就是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

这不,今天,我又拿起这本《班主任工作漫谈》,翻阅本书,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思考与收获:

1.笑对人生。魏书生老师认为,做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是对生命的珍视,积极、乐观的人生更加有价值。魏老师列举了很多可以让人保持积极的方法,比如多做实事,善待他人,学会自我调节、做一些感兴趣的事儿,冥想放松,唱歌法等等。我听了魏老师关于做一个乐观之人的说法后,感觉非常受用,我也要努力做一个乐观的人。

2.培养学生成为目光远大的人,魏老师经常跟孩子讲读《国外科技动态》,这本书有很多前沿科技,还会讨论一些未来学相关内容。比如,魏老师给孩子们讲了一篇《五千万年后的地球上》,就是引导孩子们关注科学家对未来世界的推测。这种关注世界,关注未来的讨论,让孩子学会把目光放长远,成为有胸怀,有远见的人。

3.条条大路通罗马。魏老师常常对孩子们说,“每件事都有100种做法”。魏老师引导孩子们把思路打开,这样,做事情比较容易成功。而且,当我们坚定相信我们能够成功,我们自然会努力想方法,我们就会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

4.鼓励学生自荐。魏老师说,我们现代社会,需要人们主动去推荐自己,介绍自己的特长,以使自己的特长及时被他人、被集体、被社会发现,及时服务于社会。所以,魏老师认为,我们应该鼓励毛遂自荐,千里马自己举荐自己,让自己成为领导者,这对于自己,对于他人,对于集体,都是一件很好的事儿。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短处。如果能够让位于一个比自己更有能力的人,那恰恰彰显了古仁人尧舜的胸怀,这是一种“共赢”的理想境地。

5.于反复之间求上进。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不是一种直线态势,相反,我们的进步是一种进中有退,然后再进步的状态。所以,我们要有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看到孩子进步,也能包容孩子的暂时后退,我们相信,只要目标明确,孩子们会处在螺旋上升的良好状态。

6.研究自身生物钟。刚才谈到我们的发展是一种“反复之间”上进,那么,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就是我们的生物钟节律。研究表明,人体体力每23天、情绪每28天分别发生周期性变化。科学家称23天的变化为“体力节律”,28天的周期为“情绪节律”,智力上的周期是33天。要认识人体的自然变化,从而更平静、从容地应对自身变化。

每次开卷,都有收获,每次读你,都有惊喜。期待更多的发现、进步。

大家觉得哪点最有体会,欢迎一起分享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