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个小故事告诉我们:逆向思维并不高深,但很有用

 生活哲理与健康 2023-07-14 发布于广东
逆向思维也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它只是跳出常规的思维定式,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以有别于传统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逆向思维并没有多高深。逆向思维的例子,时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图片

01


小兰和弟弟一起逛超市的时候,手机被偷了。小兰用弟弟的手机拨打自己的电话,发现可以打通,但无人接听。

小兰的弟弟灵机一动,用自己的手机给小兰手机发了一条信息:姐,你让我给你送钱包,我到了,你怎么没接电话呢?我还有事,钱包放在7号寄存柜,密码2372,你看到信息后,自己去取吧!
于是,守柜待贼的保安,在寄存柜前将小偷制服。
从正向思维上,小兰希望找回自己的手机,但以常规方法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
换成逆向思维,站在小偷的角度,考虑小偷想要什么,以此达成了小兰的目标。
图片

02


李女士晚上十点多才下班。想着明天要随份子,于是就去银行的ATM机上取5000块钱。

可是卡里的余额扣了,现金却没出来。
李女士打给银行的客服,客服人员非常礼貌地让她明天9点以后,等银行工作人员上班再过来处理。
李女士挂断电话,又重新打了银行的客服电话,是另外一个人接的。李女士说她在机器上取5000,怎么吐出来6000块钱。客服人员让她稍等,马上会有工作人员到现场处理。
从正向思维,是李女士的利益被损害,需要银行帮忙解决。
而这个问题的实质是ATM机故障,只有银行认为他们自己的利益被损害时,才会更加积极的处理。
图片

03


陈凯从某夕夕平台买了一份芒果,共六个。收到货后发现,比商品介绍中的小,还有几个坏的。

陈凯马上找到商家联系,商家矢口否认,然后完全不搭理。而在这个平台,想要平台客服帮忙解决无疑是不现实的。
这个极差的购物体验令陈凯非常生气,于是他就去水果店买了8个大芒果,然后拍了好多张照片并评价,说商家的芒果非常好,还额外赠送了两个。
后来商家打了陈凯好几次电话,说因为他的不实评价,很多客户要求退货,希望他能删除评价。陈凯都是立马挂断。
我们遇到不好的购物体验时,往往第一想到的就是差评。但实际上,现在差评对商家的影响并不明显。
但好评能拉高买家的期望值,如果现实与期望有很大的落差,会变有更多、更严重的差评出现,影响远比一个差评大。
图片

04


老人家的门前,有一块空地。暑假经常小朋友们过来玩,非常吵,老人无法午休。老人试图劝说小朋友们不要过来,但完全没用。

老人只好告诉孩子们:欢迎你们过来玩,你们每次过来,我奖励你们每个人五毛钱。
第二次,老人的奖励变成了3毛。
第三次,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1毛钱。
第四次,老人告诉孩子们:虽然我不能再给你们钱了,但我还是希望你们能来玩。
孩子们非常生气,都觉得老人是骗子,于是大家约好,以后再也不来玩了。
人都是有逆反心理的,何况是孩子。在心理学上叫禁果效应。并且,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想用奖励来引导,奖励必须越来越重。
但如果把这些人性,反过来用,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