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王堆帛书版《道德经》与流通版《道德经》对比明显被篡改之处汇总(原文与白话文解读,结尾附多年前搜集到的帛书版《道德经》全文)

 用户nuowjtbbgg 2023-07-14 发布于广东

前言:帛书版显示出的老聃哲学是进取的,并不是后世儒家人篡改后所歪曲的“中庸”、“无为”。为何说是儒家人篡改的?第一,上千年来掌控文史书籍编撰审查的,只有儒家人。第二,篡改后的理念完全是儒家思维的体现。详情皆在下文。这里只记载改动最明显引起意义变化,甚至180度翻转的地方,其他小的不同,意义变化不大的地方没有算在内。


第一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篡改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译文:规律,可以遵循应用,但规律不是恒久不变的。名称,可以用来命名事物,但不变的名称代表不了变化的事物。


篡改后的意思明显粗浅许多。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矣。……


篡改版: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译文:人民都了解到美的意义,于是就都做美好的事情,恶行就停止了。都了解什么是善,就会谴责批判不善的事情。


篡改版的意思是:人们都知道美为什么是美的时候,这是恶呀,都知道善为什么是善的时候,这就是不善啊。(意义完全扭曲)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始万物之宗。……


篡改版: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译文:(万物运行的)规律,在还没有的时候就要趁他有足够的自由空间去运行发展。这深深的虚空,正是万物发展的初始。(意思是世上本没有路,要靠走出来,不要因为没有指引就止步不前)


而篡改版有点讲不通,意思是没有规律可遵循就施行,可能会不满,深的像万物的根源。




第八章: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


篡改版: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译文:最善的,就是像水一样能让众多事物都受益于水的存在,水的优点就在于能不费力,不汲汲而求,平静闲适的让万物受益于它。(不主动诉求,自然而然的成为最有影响力的角色的意思。)


篡改版的意思:最好的善,就是像水一样,水能有益于万物并且与世无争。(意思浅薄了许多)




第12章:五色使人目明……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


篡改版:五色令人目盲……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译文:见识丰富的色彩使人的辨识力增强……稀缺的物品使人们四处奔走贸易。


篡改版意思:见识丰富的色彩让人迷惑失明……稀缺难得的物品会妨碍人们的行为。(明改成了盲,完全颠倒原意。方改成了妨,意义歪曲)




第14章: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束而为一。……


篡改版: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译文:人的视力看不到的,是隐匿的。人耳听不到的,我们叫它寂静。用手抚摸感觉不到东西,我们叫做平。这三者不能偏执的只追求一方面,所以要综合起来评判。(分析事物要多方面考量的意思,这也正是儒家思维思考问题时常犯的毛病---以偏概全。)


篡改版的意思是:人眼看不见叫做平,听不见的叫寂静,捉不到的叫做隐匿的。这三者不能太过追究,所以要混于一谈。(这个完全讲不通)




第14章:……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篡改版: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用当前的事物发展运作的规律,来治理运作当前的事物,以此能得知古代的环境下,当时的规则是如何产生肇始的,这就是悟道的要领。


篡改版的意思:用古代的规则,运作当前的事物,就能得知古代是怎么开始的,这就是悟道的要领。(这就是如家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观念,篡改者必定是儒家)




第15章:古之善为道者,微眇玄达,深不可志。……


篡改版: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译文:古时擅长观察运用自然宇宙规则的人,他们能达到微妙、遥远、深邃、通达的深刻程度,是很难被认知的。


篡改版意思是:古代擅长做“士人”的人,心思缜密,通晓学问,深不可测,他们让人难以理解。




第16章:至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旁作 ,吾以观其复也。……


篡改版: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译文:(我们探究万物运行的奥妙时)追寻到极致的根源(虚),就是规则(极),而遵循内心的感受,就是这些规则表现出来的方式。我广泛地考察万物的产生,来印证这些规则。


篡改版的意思是:太追根究底是极端的,要安守平静安稳,万物一起滋生,我来观察核实。




第19章:绝声弃知,民利百负。绝仁弃义,民复畜兹。……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篡改版: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少私寡欲。


译文:我们不依赖所谓“圣人(声通圣)”、智者的权威,民众自发运作社会,才能拥有百倍的利益。(有点反对专断的“计划经济”,提倡自由“市场经济”的味道)不提倡刻意造作的“仁义”,人民社会才会恢复繁衍兴盛。(最后多一句“绝学无忧”的意思是)不去研究各种学说理论,顺应内心自然的做事就不会有迷惑不解、烦恼忧虑。


篡改版的意思:摒弃圣人和智者,民众的利益能获得百倍,摒弃仁义,人民就变得孝顺仁慈。(有点讲不通)




第20章: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哉!……


篡改版: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译文:顺从的答应与愤怒的反对,相差多少?美好与丑恶,差距又在哪里?让人们害怕的(人),也要害怕别人。看呐,这样的问题排起来一眼望不到边(无尽的)。


篡改版的意思是:顺应与奉承的意义相差多少?善与恶相差多少?人们畏惧害怕的,不可不畏惧。这是无尽的迷乱啊!




第21章: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望、唯忽。……


篡改版: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译文:宏大的思想理论的内容,都要遵从自然大道,有大道的事物,是悠远飘渺的。


篡改版所改动的“惟恍惟惚”则是迷迷糊糊不清醒的意思。




第22章:曲则金,枉则定,漥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虚语哉!诚金归之。


篡改版: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译文:(树木)长弯曲了,就会被斧头砍掉;长歪了的,就会被绑正固定住;(要平整)坑洼地,就让它积满水(以找平);破旧的,要被更新;缺少的,会让他得到多些;多了就会乱(所以又不能太多)。……古时有人说的“曲则全”,是空洞的言语,应当是金。(此段貌似是老聃引用古人的一段讲述生活和工作的话,并非什么深奥的哲学


。)


篡改版的意思是:委屈就能保全自己,歪了就要直,有坑的就会积满水,旧了就更新,少的就多获取,多了就会乱,……古时所说的“曲则全”并非虚言,实在应当是全字。(这里完全颠倒了原本的纠正。)




第23章:……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篡改版:……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和有德行的人在一起,他的行为准则也会变得有德行。和有缺点的人在一起,做事的行为方式也会变成有缺点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


篡改版的意思是:……,行为符合“道”的,道也愿意接纳他。行为符合“德”的,德也愿意接纳他。行为有同样过失的,这过失也愿意接纳他。缺乏信任,因为有人不讲信用。(最后四句是凭空添加的,前两句难以理解,臭味相投的意思?后两句只是很普通的道理。)


第26章:重为轻根,清为躁君。是以君子众日行,不离其辎重。唯有环官,燕处则昭若。……


篡改版: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译文:重是轻的根基,安宁是频繁变动的基础,所以君主每天众多的工作,都离不开他的辎重队伍。唯有督查整个国家,搜集情报的“环官”,像燕子站在高高的地方为人瞩目。……


篡改版的意思是:重是轻的根基,安静是焦躁的主人,所以圣人整天的行动都离不开自己的辎重。虽然看起来荣华尊贵,但君子要像燕子一样闲适,超然处之。……




第27章: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适,善数者不以筹策。善闭者,无闩钥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声人恒善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神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赍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赍,唯知乎大眯。是谓眇要。


篡改版: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文:善于行路的人,不留车辙足迹。善于言辞的人,说话严谨,不留空子。善用数术理学(奇门遁甲、易学占卜)的人,不用筹策工具(利用手指关节形成的九宫格,掐指运算)。善于锁门的人,不用门插销和钥匙,就能(使用一种木工结构技巧)使门无法被开启。善于打结的人,不用绳索,就能打出别人解不开的结。所以圣人从来都善于治理人类,没有因管不了而放弃的人(有教无类)。物资也不会有因没用而扔掉的材料(物尽其用)。这才叫极高明的人。所以善于治理人的,会是个好教导者。不善于治理人的,就爱罚钱。所以不应用优厚的物质给予教育者。也不应让教育者只爱人家的财物。单纯追求智慧会使人迷失(偏执,失去求知的根本)。这就是关键的奥妙。


篡改版的意思是:善于行路的不留车辙足迹,善于言辞的,说出的话没有可指责的缺陷。(这里“瑕适”被改成“瑕谪”原本是说话严谨无懈可击的意思,被改成说话圆滑不得罪人的意思。)善用数术理学的不用筹策,善于锁门的不用机关结构,就能让门打不开。(“闩钥”被改成“关楗”,可人家用的就木工技巧的“关楗”才使门打不开,可见篡改者是没有生活的文人)善于打结的不用绳子就能做出别人打不开的结。所以圣人常常善于救人,没有放弃的人。常常善于利用废旧物品,所以没有废弃物。(这里把“善人”改成了“善救人”,“物无弃材”改成了“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把深刻的含义完全粗俗简单化了。)这才叫继承先辈的明智。(“神明”被改成了“袭明”)。所以善人不善于做导师,(“善人师”被篡改为“不善人师”,意思完全颠倒)不善于治理人的,就爱人家的钱财。所以不应厚待教师,不该痴迷于别人的财物。虽然追求智慧会使人偏执迷失,但它是奥妙的关键。(“唯知乎大眯”被篡改为“虽智大迷”,原本是说单纯追求智慧是一种迷失,否定这种行为。改了个“虽”字,变成了肯定这种行为,意义完全颠倒)




第29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诸。


篡改版:……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译文:……因此圣人远离享乐,远离尊大的身份,远离争辩。


篡改版的意思是:……因此圣人远离享乐,远离奢侈,远离骄傲。




第31章:……铦袭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


篡改版:……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译文:……武器攻击是很有效的解决方式,但不要崇尚这种行为。如果崇尚它,就是嗜杀。……


篡改版的意思是:恬淡平静是最好的,即使取胜也不会欣喜。为了胜利就开心的人,是嗜好杀人的人。……(意义完全歪曲)




第36章:将欲拾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去之,必故与之。将欲夺之,必故予之。是谓微明。友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邦利器不可以视人。


篡改版: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译文:要收敛之前,必须先使它展开(如撒网捕鱼)。要把他变软弱,必须先使之强硬(耗尽它的能量)。要离开它,必须先让自己和它在一起。要夺取,必须先让自己付出给予。这叫做细致入微的明智。弱小联合起来成为联盟才能战胜强者。鱼怎么逃都逃不开水潭。(物质的局限决定了他的生存范围)。一个国家的利益来源不能向外人展示。


篡改版:要收缩,一定要张开(“故”都被改成了“固”,使他如何如何变成一定如何如何)。要弱化他,一定要使他强硬。要废除它,一定要发起它(这段与原本完全不同)。要夺取它,必需给予他。这才叫细致入微的明智。柔弱能战胜刚强(歪曲的篡改,是儒家所鼓吹的屈服)。鱼逃脱不开水潭。国家的强力武器不可以向外人展示。




第37章:道恒无名,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阗之以无名之朴。阗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


篡改版: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译文:大道从来都无法用语言描述,主宰者们如果能遵循大道,万物将自行运作造化,并产生(促使社会自动运作的)欲望动力。我将用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大道)所造就的淳朴来弥合这些欲望,这种无以名状的(自然天成)朴实的欲望,是不应感到羞耻的。(这里指的是朴实无邪的性欲)。发自内心的(淳朴无邪的性与爱),不是羞耻的事情。万事自然就会走向正途。


篡改版的意思是:大道是“无为”的,所以能无所不为(无名被换成无为,与后文的无名无法呼应)。帝王领导们如果能遵循达到,万事万物将自动运作造化。并产生(促使社会运作的)欲望动力,我将用无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大道所造就的质朴来压制这些欲望。(阗被改成了镇,弥合填补变成了压抑克制,这明显是儒家的强制思维,不是老聃的顺应自然的思维。)这无以名状大道的朴实,就能让人的欲望消失。没有欲望就能平静下来,万物就会自动走向正途。(用压制的手段,怎么能说是自动的呢?这里完全用儒教徒的强制、压抑思维歪曲了原本的自由开放的理念,逻辑无理而混乱)




第41章:……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建德如输……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篡改版:……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建德若偷……夫唯道善贷且成。


译文:……因此有说法:明智的道理像财物一样宝贵,太超前的道理会被抵制,一般的道理会觉得司空见惯。……建立自己的德行的过程如同不断的奉献……只有遵行道法,从起始到完成才能很容易。


篡改版的意思是:……因此有种说法:明智的道理感觉像是迷迷糊糊的,先进的道理像退步一样,平淡的道理司空见惯。……建立德行要瞒着人,像干偷偷摸摸的事,不能让人知道……只有跟随大道,才能变得乐善好施成就大事。(费变成了昧,本来是宝贵的意思,变成了迷糊。输改成了偷,奉献变成了偷偷摸摸。善始善成,变成了善贷且成,意义完全歪曲)



第42章:……中气以为和。……而王公以自名也。勿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所教,夕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篡改版:……冲气以为和。……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译文:……情绪适中才能平静。……而君王贵族以此(寡人、孤家)自称,是为了避免有人害他,害(孤、寡)他就会受益,或让想借助他这个孤寡之人受益、沾光的人受损害。(人往往)把别人教给他的,转天就拿来教别人(这不正确)。那些又强又好的人的不败经验,才是我学习道理的来源。(这后半段的意思是不能照本宣科,人云亦云,要从现实生活中成功的经验汲取知识哲理)


篡改版的意思是:……空虚的情绪才能平静(中被改成了冲,居中变成了空无)。……帝王贵族以(寡人、孤王)自称。所以事情(勿被改成物,不要变成事物,意思完全乱了)要么为了好处受损害,要么受益之后导致受损(有些道理,但和前面的王公自称孤寡的事情关联不上)。别人教我的,我也拿来教别人(这里被篡改的意思完全颠倒了)。逞强的人没有死,我要用这个来做教材。(整段前言不搭后语,最后这句,良被改成梁,意思完全变了,学被改成教,意义完全不同,成了一句鼓吹逞强的话。这正是儒家所推崇的宁死不屈的“失败英雄主义”)




第45章:……大直如诎……靓胜炅,请靓可以为天下正。


篡改版:……大直若屈……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极其直率的人会像个笨嘴拙舌的人一样……召见(靓)比见(炅)要好,召见群臣能从事国家政事(正通政)。


篡改版的意思:……非常正直的人会像是懦弱屈服的人(也许有,像特务间谍,但这种案例并不广泛)……平静比热好(靓被改成了静,靓本意是对臣子的召见,炅是简单的见的意思)。保持清静什么都不想,什么也不做,天下就正了。




第48章:……闻道者日损……


篡改版:……为道日损……


译文:……知晓大道的人(的主观作为会)越来越少……


篡改版的意思:……践行大道的人的作为会越来越少……(闻被改成为,为道就是一种主动作为,这不会导致“日损”——作为越来越少,而且与后文的“无为”相矛盾)




第49章:圣人恒无心……百姓皆属其耳目……


篡改版:圣人无常心……百姓皆注其耳目……


译文:圣者总是不主观作为……百姓都是他的耳目……


篡改版的意思:圣者没有持久一贯的想法……百姓都用自己的所见所闻记住他……(恒变成常,有避讳字的可能,但不字在前在后则会形成完全不同的意思。后面的属和注也是意义完全不同)




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辟兕虎


篡改版: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


译文:人的诞生,活下来的十分之三,冒生命危险的人,死掉的有十分之三,而人口依然能生生不息。一行为做事就都落入失败死亡境地的又是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生命的繁衍充满活力。(意思是,依靠不息的繁衍生息,人类才能克服死亡和失败,危险和灾难)据说善于掌控生命的人,进山也不回避犀牛老虎……


篡改版的意思:前几句意思不变,但“动皆之死地(行为做事都走向失败与死亡的境地)”被改成“人之生动之死地(生活变得进入失败死亡境地的人)”,意义上出现偏差。“执”被改成“摄”,本意是掌控,变成了意义甚广的“摄”字,很容易引起多种解读。“避”改成了“遇”,不回避犀牛老虎,变成了遇不到犀牛老虎。




第51章:……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


篡改版:……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译文:……(道和德)不被授予高贵的爵位,却总是自然的(受人崇敬)……


篡改版:……(道与德)不受命运左右而能常常是自然的。……(意义完全不同,且空洞)




第52章:塞其闷……启其闷……


篡改版:塞其兑……开其兑……


译文:阻止他的郁闷情绪……启迪化解他的郁闷情绪……


篡改版:禁止他说话……让他开口说话……(意义完全不同)




第54章:……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篡改版:……修之天下,其德乃普……


译文:……全天下都学习它,德行会变得博大……


篡改版:……全天下都学习它,德行会变得广大……(博有丰富通达之意,而普就是单纯的大。)




第55章:……未知牝牡之会而脧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爱,和之至也……


篡改版:……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译文:……(婴儿)没有那种体验了男女交欢之后而出现的那种刻薄的愤怒,是因为他最纯真……整天哭叫不吝惜气力,是因为他发声最协调……


篡改版:……(婴儿)不懂男女交合而能完全发育生长,是因为他最纯真……整天哭叫声音也不嘶哑。是因为他发声最协调……(篡改后,句意与要讲的纯真与和谐没什么关联。)




第56章:……塞其闷……


篡改版:……塞其兑……


译文:……阻止他的苦闷情绪……


篡改版的意思:……阻止他说话……




第57章:以正之邦,以畸用兵,……人多知,而何物滋起;法物滋章,……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篡改版: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我无欲而民自朴。


译文:治国要规规矩矩,战争则不讲规则,……人的智慧一多,非常多的东西都会随之滋生,法律事务的条目也随之变多……我(执政者)的愿望就是“没愿望”,这样人民才会自然朴质。


篡改版的意思:用规正的思维治国,用奇巧的思维打仗,……人们用的工艺技术多了,新奇的东西就会增多,法令也会增加,(知被改成伎巧,智慧变成工艺技术,很多事物变成奇巧的东西,这使后面的法律增多与前文变得没什么关联。)……我没诉求,人民便自动变朴实了。(这很像是儒教教育选拔出的官员懒政的思维啊。老聃本意是不主观左右社会运作。)




第58章:其正闵闵,其民屯屯。其正察察,其邦夬夬。……方而不割,兼而不剌,直而不绁,光而不眺……


篡改版: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译文:非常努力的操持政事,政令频出,那会使人民生活困顿。执政者要试图监察整个国家,他就会慢慢失去这个国家。……方而不割,兼而不剌,直而不绁,光而不眺……(这几句可能是建筑学、木匠等的技术俗语,含义有待考察,猜测大概意思是做事要横平竖直,严谨没残疵,才能避免不测的意外事故。)


篡改版:让人愤懑的政令,会使人民老实(这又是儒家的强制思维)。过分的政治监督,使人民人口减少。(令人费解)。……君子圣人的四种美德……(原本是与前文呼应,教人做事严谨避免意外事变,这里改成所谓的四种美德,前言不搭后语,而且费解)




第61章: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郊也,牝恒以靓胜牡。为其靓也。


篡改版: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译文:大国如同流水所汇聚的下游,资源皆汇聚于此。大国又像是全天下的雌性,是孕育和生产者。大国是天下的郊野,为城郭提供粮食材料的产地。雌性往往以漂亮(让人喜爱)胜过雄性,所以大国要做到(让人喜爱)漂亮。


篡改版的意思:大国下流,是全天下的结交对象,像全天下的女人。(这样解释才能把“天下之交”解释通)是全天下的雌性,雌性往往以平和胜过雄性,以平静甘为人下。(这里把靓改成了儒教一贯鼓吹的静,意思扭曲不通。)




第62章: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葆也,不善人之所葆也。……奠行,可以贺人。……虽有共之璧以先四马,不善坐而进此。……


篡改版: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尊行可以加人。……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译文:道,是万物运行规律的汇聚。是善良人的宝贵知识。也是不善良的人所要寻求拥有的宝贵之物。……设礼给人送行,可以拍马屁。……虽然曾经一起在太学进修是同学,有人先登上高位,并不乘用驷马之车的人却会进献驷马之车。(拍马屁的歪风)……


篡改版的意思:道是万物的奥妙所在(注被改成奥,含义肤浅模糊了),是善人的宝贵知识,也是不善之人保守的秘密。(葆字被改,但勉强能与原意符合,但也能解读成其他含义)……高尚的行为可以笼络人(奠被改成尊,本意是否定给人设礼送行的奉承行为,篡改之后成了与前言后语不搭调的一句话)……虽然拥有贵重宝物(富有)又当上了高官,不如尊行大道(“共之璧”是一同去上太学,是同学的意思,被改成拱璧,意义完全变了。后面进献驷马车的内容也改的面目全非。他们是在有意回避对“送礼”歪风的批判吗?)




第64章:……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篡改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译文:……人们评论高度,都从自己脚下的水平面为基准。


篡改版的意思:……篡改后,脚下之地成了行程的起点。






第65章: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


篡改版: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译文:过去有个说法,说运用事物运行规律的人并不让人民知晓这些规律,而是利用规律愚弄人民。……


篡改版的意思是:古时候擅长运用规律的人(故被改成了古,原意是引用一种说法,篡改后变成了认可确定这种说法),并不让人民知晓这些规律,而是利用规律愚弄人民。……




第67章:……天将建之,汝以兹垣之。


篡改版:……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译文:……上天要建立一件事,你们要靠繁多(自己的兄弟同胞子嗣),如同城墙一样来保卫这个事业。(人会死,但只要有能继承自己的遗志的兄弟姐妹和后代,事业就会继续下去,这就是兹字的含义。)


篡改版的意思:……上天要救助的,要用慈爱保护他。(篡改后的意思与前文不搭调,而且与本意也是满拧)




第69章:……吾不进寸而芮尺,……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无适;无适,斤亡吾葆矣。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篡改版:……不敢进寸而退尺,……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译文:……我不进攻一寸却示弱一尺,……不用武器达到掌控的目的,才是没有敌手的境界。没有比(在战场上)“无所适从”导致的灾祸更大的了,无所适从,手足无措,我方的实力将被砍杀。所以两个实力不相上下的军队宣战,有怜悯之心的一方会获胜。


篡改版的意思:……我不敢进攻一寸而撤退一尺。……无敌的摧毁他们,不用兵器就能掌控(乃被改成扔,意义扭曲)。没有比轻敌导致的灾祸更大的了。轻敌几乎导致军队实力丧失。所以两军对抗,哀兵胜。(无适被改成轻敌,前后文要说的意思也各不相关。)




第71章: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


篡改版: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译文:知道自己不聪明(有自知之明),是值得推崇的,不知道自己的不明智,是错上加错。……


篡改版的意思:知道自己不聪明,很好。不知道什么是智慧,是错上加错(删掉一个不字,不再是错上加错,却依然用病这个字。篡改成肤浅的道理,并且含义扭曲)……




第73章:……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弹而善谋。……


篡改版:……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繟然而善谋。……


译文:……天道,是善于不用暴力而取胜,不能说会道但善于处理事情(实干、办实事)。……敏捷灵活善于计谋。……


篡改版的意思:……天道,是不与人争就能取胜,不善说道却能应对各种事情,……(不战改成了不争,不战并不代表不与人争,只是不用战斗的方式去争,而不争则意义全变,不争怎么可能取得呢?这又是儒家文人考臆想捏造出的空洞理论。)




第74章:若民恒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若民恒是死,则而为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伐司杀者,杀;是伐大匠斫也。夫伐大匠斫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篡改版: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译文:人民要是一直都不怕死,怎么能用刑杀威胁他们呢?如果使人民横竖都是死,仍然敢于作为的,我就抓他杀他,(这种筛选和压迫措施下)那还会有勇敢的人吗?如果人民一直而且一定怕死,那是因为一直都有掌管刑杀的人存在。而那些杀死执掌刑杀的官员的百姓(指试图反抗恶法的不怕死的人),都被杀死了。这是一种的大规模地破坏修改“大工艺雕刻”的行为(指施行恶法是反社会正常运作规律的行为),而这么做的人往往会(因掉落的大石块)伤到自己的手(指执法者被杀死的情况)。(注:此段是老聃对不顾民意,强制施行压迫人的法规的做法的批判)


篡改版的意思是:人民不怕死,怎么能用死威胁他们。如果能使老百姓一直都怕死,那些例外(不怕死)的,我就把他抓起来杀掉,谁还敢?常有掌管刑杀的人杀人,那些超越职权擅自执行死刑的,是一种代替高级工匠进行雕刻工作的行为,这种行为很少有不伤到自己的手的。(篡改的很多,总的说,老聃批判否定抓人杀人的严苛法律,在篡改后变成了认可这种严苛的法律。结尾本来老聃是在批判导致人民以死相争的压迫与强制,是违反社会自然运作的规律的。篡改后成了对越权行为的批评。这是儒教徒有意回避对儒家“强制”思维的批判,并代之以肤浅的道理)






第75章:……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


篡改版:……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译文:……百姓不服统治,因为官府总试图去统治他们,所以才会不服统治……(意思是要达成统治,需要满足客观的使民众自然心悦诚服的事情,而不能什么好事还没做,就主观的要求民众服从。)


篡改版的意思是:……民众难以统治,是因为官府有所作为,办了不少实事,民众(变得得寸进尺,傲慢自大)所以难以统治。(这是儒家官员大都懒政渎职的思维根源,他们敌视民众,认为人人都和他们一样,是卑劣无耻的。)




第76章:……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恒。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


篡改版:……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译文:……古语有种说法:强硬的,是会死的人。软弱细小的,是会活下来的人。军队逞强就打不了胜仗,坚硬的树木则会经久耐用。结实巨大的会处于根基处,柔软细小的则会处于顶端细枝末节处。


篡改版的意思是:……所以坚强的人是找死的人,软弱的人是活下来的人(故曰被改成故,引用过去的说法篡改后变成肯定这种说法)。所以,军队坚强就打不赢(原文是并列的句子,并没有因果关系,篡改版添加了是以两字,歪曲原意)坚硬的树木可以做武器(恆字改成了兵,完全歪曲。)坚硬巨大的处于下,软弱的地位在上。(篡改后的意义似乎在鼓吹投降屈服,这是儒教徒普遍的思维,特别是孔家后裔每逢改朝换代,就会毫不犹豫的背叛饲养他们的旧政权,投降新政权。此段就是投降主义的价值观吧。)




第79章:……可以为善。是以圣右介,……


篡改版:……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


译文:……(调解仇恨不满,难免有一部分不能解决的愤怨,这种情况)可以施行善事,所以圣者是提供帮助与保护的人,……


篡改版的意思是……(调解仇恨不满,难免有一部分不能解决的愤怨,这种情况)怎么能做善事弥补呢?所以圣人执掌契约书(裁决划分),……(原文是说那一部分无法细分解决的,可以以善行弥补,圣者根据自己的富足条件提供援助与保护,以达成圆满结果。篡改后的意思成了否定援助行为 ,将本意鼓励人行善奉献成为圣者的观念,改成圣者是掌握裁决权的人、官员。歪曲了本意倡导的仁义。)




第80章: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


篡改版: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译文:太小人口又少的国家,不要使用那种需要上百人才能制造出的贵重物品(鼎、宫殿等),要让它的人民珍视生命(保存实力)避战远徙。……


篡改版:人少的小国,有十倍百倍的物品也不用,让百姓珍重生命不长途迁徙。……(原本讲的是那些小国家,无法与大国抗衡时应采取的生存之道,被篡改后变得前言不搭后语,失去逻辑)




第81章:……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人之道,为而弗争。


篡改版:……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智商高的人并不博学多闻,博学的人智商并不高;行善的人不赞美(自己),赞美推崇(自己)的,不是善人。……做人的准则,是做事不与人争夺(此准则只局限于同族同胞之间)。


篡改版的意思:……好人不争辩,争辩的不是好人(此段倒到了前面,但多字被改成辩字,古文中多字本意有赞誉、推崇的意思,被改成了辩字,篡改者不仅歪曲了本意对自吹自擂的人的批判,还以此否定了善辩之人,据古籍记载看,儒教徒讲道理总是讲不过人家,因为他们本就是不讲真理,常常狡辩的学派,往往在事实面前理屈词穷,所以才借改书的机会,诋毁攻击真正善辩的人士);……圣者的行为准则,是做事不与人争。(人被改成圣人,应当普世推广的道理,成了阳春白雪的高端人群的准则)




附本人多年前找到的帛书版全文,与现在所谓的帛书版(伪造的)不同: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之也。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谷毋已盈将恐渴;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珞珞若石。


  上士闻道,堇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


  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输,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


  天象无刑,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勿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所教,夕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致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盅,其用不窘。大直如诎,大巧如拙,大赢如,躁胜寒,靓胜炅,请靓可以为天下正。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辟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刑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


  道,生之,畜之,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复之。生而


  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闷,闭其门,终身不堇。启其闷,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遗身殃,是谓袭常。


  使我介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赍财有余,是谓盗夸。盗夸,非道也。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兹?以此。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蝎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脧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爱,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闷,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锉其锐而解其纷,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浅。故为天下贵。


以正之邦,以畸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兹昏;人多知,而何物滋起;法物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其正闵闵,其民屯屯。其正察察,其邦夬夬。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祅。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方而不割,兼而不剌,直而不绁,光而不眺。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惟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申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郊也,牝恒以靓胜牡。为其靓也,故宜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


  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葆也,不善人之所葆也。美言,可以市;奠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共之璧以先四马,不善坐而进此。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与?故为天下贵。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累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也,以其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隼而弗厌也,非以其无诤与,故天下莫能与诤。


  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车周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已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天下皆谓我大,不肖。夫唯大,故不宵;若宵,细久矣。我恒有三葆之:一曰兹,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兹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今舍其兹,且勇;舍其后,且先;则必死矣。夫兹,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汝以兹垣之。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诤之德,是谓用人,是谓天;古之极也。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芮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乃无敌矣。祸莫大于无适;无适,斤亡吾葆矣。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君,事有宗;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民之不畏威,则大威将至矣。


  毋闸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则活。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弹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若民恒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若民恒是死,则而为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伐司杀者,杀;是伐大匠斫也。夫伐大匠斫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仞贤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恒。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


  天下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此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又,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水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故圣人之言云曰:受邦之诟,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正言若反。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右介,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介,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眇之门。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声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昔而弗始也,为而弗之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居,是以弗去。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声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乎知不敢,弗为而己。则无不治矣。


  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始万物之宗。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谁子也,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声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与?虚而不淈,踵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声人芮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


  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政善治,事善能,踵善时。夫唯不静,故无尤。


  而盈之,不若其已。而棁之,不可常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述身芮,天之道也。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槫气致柔,能婴儿乎?修除玄蓝,能毋疵乎?爱民栝国,能毋以知乎?天门启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卅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燃埴为器,当其无有,埴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五色使人目明,驰骋田腊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声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罢耳此。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 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拓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汝可以寄天下。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束而为一。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古之善为道者,微眇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与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凌泽。沌呵!其若朴。湷呵!其若浊。湛呵!其若浴。浊而情之,余清。女以重之,余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所以能敝而不成。


  至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旁作 ,吾以观其复也。夫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情。情,是谓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亡亡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沕身不怠。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母之。信不足, 案有不信。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省谓我自然。


  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情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兹。邦家昏乱,案有贞臣。


  绝声弃知,民利百负。绝仁弃义,民复畜兹。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飨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兆,若婴儿未咳。累呵!似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湷湷呵!俗人昭昭,我独昏呵!俗人蔡蔡,我独闷闷呵!忽呵!其若海;望呵!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悝。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望、唯忽。忽呵!望呵!中有象呵!望呵,忽呵!中有物呵!幽呵,鸣呵!中有请也。甚请、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


  炊者不立,自视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曲则金,枉则定,漥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声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视故明,不自见故章,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虚语哉!诚金归之。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不能久有,况于人乎?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者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绣呵,缪呵!独立而不垓,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远,远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重为轻根,清为躁君。是以君子众日行,不离其辎重。唯有环官,燕处则昭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于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适,善数者不以筹策。善闭者,无闩钥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声人恒善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神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赍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赍,唯知乎大眯。是谓眇要。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鸡。,恒德不鸡;恒德不鸡,复归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贰。德不贰,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炅或吹,或强或赢,或培或椭。是以声人去甚,去大,去诸。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楚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毋骄,果而毋矜,果而勿伐,果而勿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而老,是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袭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便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依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道恒无名 。朴唯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渝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俾道之在天下也,犹小谷之于江海也。


  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不忘者,寿也。


  道,泛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上,可名于大。是以声人之能成其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乐与饵,过格止。故道之出言也,曰:“谈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


  将欲拾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去之,必故与之。将欲夺之,必故予之。是谓微明。友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邦利器不可以视人。


  道恒无名,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阗之以无名之朴。阗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