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篇连载《三国鼎立》(134)——姜维北伐

 新用户6303bXRU 2023-07-14 发布于重庆

(紧接上期)

上期聊到姜维北伐掳狄道附近三县百姓而还后还会不会再次北伐,会的。民间传说的是姜维九伐中原,其实不止,先后共十一次北伐,不拖垮蜀汉不算完。

第五节 陈泰力战姜维

延熙十八年(255年)春天,姜维回到成都。到了夏天,与夏侯霸等人一起率军又出狄道。这个现象再一次说明蜀汉兵员不足、后勤军需跟不上的问题。如果能够及时补充,姜维还回成都干吗?去年才回,今年又去,不是瞎折腾吗?

突然想起《三国志·战略版》的相关设计就和这相似。到前线打仗,有资源的话就地任意建营帐,兵打没了回到营帐征兵,补齐了又出去打。如果没有资源,只能回到主城补充兵员。姜维北伐的状态和这有些相似。

这年三月,司马师去世,姜维也许是想趁魏国权力交替的不稳定时期出兵。

征西大将军张翼反对出军,认为国小民劳,不宜连年开战穷兵黩武。姜维不听,带着张翼一起出征,将张翼改为镇南大将军(征西、镇南,官秩相同,按惯例,四征在四镇之上,史书上将此变动说成“进翼位”,不解)

此时魏国的西部军队统帅发生了变化,郭淮去世,陈泰升任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诸军事。王经接替雍州刺史。

郭淮是魏国西部柱石,一生在西部征战,早期为夏侯渊司马,随夏侯渊、张郃征战。后期除了诸葛亮北伐时军队由司马懿统帅外,其余时间全是郭淮负责,在平定土著族群叛乱,抵抗(蜀)汉北伐中立下汗马功劳。郭淮死后,魏国追赠其为大将军,谥号贞侯。

姜维北伐,王经得到消息,向陈泰报告,说姜维、夏侯霸要分兵三路分别攻打祁山、石营、金城,建议也分兵三路对抗,自己带兵到为翅,派凉州军到枹罕,讨蜀护军到祁山。

陈泰预料(蜀)汉军的数量较少,不可能分为三路,况且军队最忌讳分散,会减弱力量。凉州和雍州是两个州,按规定不方便越境,就告诉王经不要轻举妄动,等和自己的部队会合后一起进攻。

姜维等率领数万人马到达枹罕,进取狄道。陈泰命令王经驻防狄道,自己率军从陈仓过来会合,然后一起出战。谁知王经不听将令,在狄道北三十里的一个旧时关口和(蜀)汉军交战。王经大败,魏军士兵阵亡一万多人。王经率领剩余的一万多人渡过洮河去守卫狄道。

陈泰听说王经没有坚守狄道,擅自与姜维交战,判断王经会败,立即命令五营军士加速前进,增援王经,自己率后军紧跟。

姜维打败王经,包围狄道。张翼再次劝阻姜维不要再进,如果失败就前功尽弃。姜维不听,坚持围攻狄道。张翼接连对姜维的行为提出异议,姜维很不满,从此心里对张翼有芥蒂。以后二人虽然也经常一起同行,但已是貌合神离。

陈泰进军到上邽,守住险要后,昼夜前行,来救王经。朝廷以行安西将军邓艾、徐州刺史胡奋(故车骑将军胡遵之子)、王祕(此人资料不详)增援,太尉司马孚率军为后援。邓艾等人先到,陈泰立即和他们分为三军,进到陇西。

由此也可以看出魏国的实力,一旦前方有事,后方援军源源不断。

邓艾等人认为王经的精锐刚失败,敌军势不可挡。我军才汇聚一起,是乌合之众,又在败军之后,士气低迷,陇右不安。狄道不如整个陇右重要,不如壮士断腕,放弃狄道,据险自保,观察形势变化,再做决定。

陈泰却不这样想,认为:“姜维率领轻兵深入,正是想和我军在原野决战,求速战速决。王经本来就应当高壁深垒,不和他交战,挫伤他的锐气。现在已经交战,中了姜维的计。

如果姜维乘胜东向,占据略阳(今陕西省略阳县)粮仓,招纳羌、胡部落,向东争夺关中、陇右,传檄四郡(陇西、南安、天水、略阳),这是我最担心的。

如果姜维被挫败在狄道城下,锐气消失,力量衰竭,那时攻守易势,主客不同,何愁消灭不了敌人!姜维轻兵深入,没有攻城器械,短期内也无法造得出来,粮草又跟不上,正是我军速进破敌的大好时机,所谓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洮河在外围环绕,姜维等被围在内部,只要我军占据制高点和有利地形,卡住敌人的要害部位,(蜀)汉军一定会不战而逃。对敌寇不能姑息放纵,对狄道之围也要树立不久就能解救的信心,你们怎么能说出壮士断腕这些话来?”

司马昭认为陈泰的决定是对的,其实陈泰并不担心狄道的安危,认为王经所率领的雍州士兵素来团结同心,又有城池可守,短时间内姜维是攻不下来的。于是,他一面将情况和部署上报洛阳,一面立即率军西进,昼夜兼程,赶奔狄道。

司马昭召集群臣商议,大家认为王经如果被打败,狄道城很难自保。倘若姜维切断通往凉州的道路,兼并陇西、南安、天水、广魏四郡,占据关中和陇西以西的险要之处,就肯定能够消灭王经的部队而夺取陇右。因此应该立即征召四方兵马,集合大军前去攻讨。

司马昭仍然支持陈泰的方略,认为:“以前诸葛亮就常有这种志向,但是最终也没有实现。此事关系重大,必须要有深谋远虑,这不是姜维的才智所能办到的。狄道城也不会那么快被攻破,只是城内粮食短缺,甚为急迫,因此,陈泰采取迅速救援,才是上策。”

陈泰有个习惯,一旦遇到大事情,就喜欢虚张声势,扰动天下,这次也一样,给朝廷写个简单的报告,大张旗鼓地驿传朝廷,其实快马出去不过六百里就停下来了,然后象平常公文一样传送。

从狄道东到洛阳有二千二百余里,按照汉代习惯,驿传文书一日一夜必须达到一千里,连续不断,两天多点就可到洛阳,只跑六百里换成平常公文传送,到洛阳都水过三秋了,就是做样子给别人看。

司马昭对陈泰赞不绝口,对陈泰的舅舅尚书荀顗(音yi三声。荀彧的儿子)说:“陈泰担负一方重任,救援将要陷落的城池,却不要求增兵,又只是简单通报情况,这是因为一定有战胜敌人的办法。其他的都督大将,难道不应当这样吗!”

陈泰说服众将领后,率军翻越高城岭(今甘肃省渭源县西),隐蔽行军,晚上到达狄道东南的高山上,到处燃起烽火,吹响号角,擂打战鼓。狄道城内的守军看到援军来了,士气陡然高涨。

姜维最初判断魏援军应该大军聚齐后才出发,没想到这么快到了,以为发生了什么意外变故或者魏军早就埋伏在此,心中十分不安。

陈泰发军之时判断敌军会凭借山道深险设下埋伏,就假装走南边道路。姜维果然派军埋伏了三天。陈泰率军秘密潜行,躲过伏击。姜维领军缘山杀来,双方交战,最后姜维退兵。

此时魏国赶来增援的凉州部队已经到达沃干岭(今甘肃省兰州市西南,从凉州到狄道的必经之路),陈泰和王经约定一起出军阻断姜维退路。姜维得知后,撤退至钟题(一作钟提,在狄道西边)。

王经十分感激陈泰的援救,说:“城中粮食已经不能维持十天,如果不是救兵到来,全城就会遭到屠杀,全州都会因此而丧失啊!”陈泰慰劳将士,将王经所部遣还,挑选其他部队驻防,修缮城墙堡垒,一切都安排好后,率军回屯上邽。

此战后,邓艾正式升任安西将军,并假节、领护东羌校尉,成为(蜀)汉克星。

第六节 邓艾力战姜维

延熙十九年(256年)春,刘禅升姜维为大将军。姜维又要北伐,与镇西大将军胡济(此人资料不详)约定分兵出击,在上邽会合。

才升任安西将军的邓艾对此早有准备。去年姜维撤军后,魏国有人认为姜维已无力再战,邓艾持相反意见,认为王经在洮西的失败,并不是一般的小败仗,而是关系西部大局的大败,造成军心溃败,仓库空虚,老百姓流离失所,雍州危亡。因此,姜维还会再次进攻。

邓艾列举了五条理由:

一、以目前形势来看,敌人有乘胜追击的气势和理由,而我方确实虚弱不堪(魏军长途奔袭昼夜不停地来解围,故有此说);

二、敌军建制整齐,官兵熟悉,五个步兵兵种都很犀利(指弓矢、殳、矛、戈、戟五个兵种),而我方将领换了,士兵大多是新补充的,武装器械也很陈旧(陈泰将王经撤走,留其他部队代替。王经军是野战军,这些兵则是州郡兵,原来又分属不同的将领);

三、敌人乘船行进,而我方全靠步行,敌逸我劳((蜀)汉国战船从涪城可入沮水,由沮水入武都下辨。从下辩往西北水路渐狭窄,但小船还是可以进入);

四、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四个地方需要驻防,敌人只攻一城,而我方则要分兵四个地方驻防,兵力分散;

五、从南安、陇西进攻,要征用羌人的粮食,如果向祁山进军,有千里麦田,很容易找到粮食。

因此邓艾提前加强了防御,果然姜维向祁山进攻,听说邓艾已有准备,率军撤回董亭(今甘肃省武山县内),转攻南安。

邓艾率军赶到武城山(今甘肃省武山县内)阻截,和姜维争夺险要地形,姜维落后,未能得手。当天夜里,姜维渡过渭水,向东沿山路赶往上邽。

邓艾又率军前去阻截,在上邽南面的段谷与姜维交战。由于胡济没能按期率军赶来上邽,姜维孤军奋战,被邓艾打得落花流水。(蜀)汉士兵溃不成军,四散奔逃,难以收拢为伍,死伤无数。

此战后,(蜀)汉百姓怨声载道,陇西也骚动不安。姜维学诸葛亮谢过引罪,请求朝廷贬职削爵,朝廷贬其为后将军,但仍然行大将军事,还是和诸葛亮一样换汤不换药。

邓艾因功升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并晋封邓侯。儿子邓忠被封为亭侯。

延熙二十年(257年),魏国因诸葛诞在淮南造反,调集关中部队东下平反,姜维又想乘虚进攻秦川,率领数万大军出骆谷,直奔沈岭围长城(今陕西省周至县南)。长城有魏国的许多存粮,但守卫士兵很少,听说姜维到了,大家都惶惧不安。

此时魏国西部军队统帅又发生了变化,由陈泰变为司马望,这里面既有司马昭要控制西部的原因,也有司马望自身避祸的原因。

司马望,字子初,本来是司马孚的二儿子,后来过继给司马朗为子(司马朗儿子司马遗无子,司马孚将司马望过继给大哥。司马遗死后,司马望的儿子司马洪继承),在魏国历任平阳太守、洛阳典农中郎将等职,封永安亭侯,后升任护军将军,加散骑常侍。

少帝曹髦特别喜欢司马望、裴秀、王沈和钟会四人,经常召他们陪同饮宴。裴秀等三人在宫里任职,一召就到,但司马望是外官,进宫需要较长时间。曹髦是个急性子,为了让司马望能够快速入宫,特别赐给他一辆追锋车,配了五位虎贲军士驾驶护卫。

由于权力不在曹髦手里,司马望担心因为被曹髦宠待的关系为自己带来后患,就请求外放。司马昭也正想在重要地区安置自己的亲信,就将陈泰召回朝中任尚书右仆射,让司马望接替陈泰为征西将军,持节,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

司马望、邓艾带兵赶到长城。姜维前出到芒水河谷(今陕西省周至县东南,因水呈黑色,亦名黑水谷),倚山扎营。司马望和邓艾靠渭河坚守。姜维数次挑战,魏军不接战。双方相持到第二年春季,姜维得知诸葛诞兵败,知道如不撤军,魏军援兵很快会赶来,那时就麻烦了,于是撤兵。

这次北出,双方均无战果。姜维回到成都后,刘禅恢复他大将军职务。魏国升邓艾为征西将军。

到此为止,姜维已经进行了十多次北伐,比诸葛亮多出一倍多,仍然没能实现任何北伐目标,白白消耗了大量的蜀汉国力,最终徒劳无功。

第七节 擅改汉中防御战略

姜维继续折腾,攻出去不行,就把敌人引进来打。

刘备取汉中后就一直采用魏延提出的防御策略,占据与魏国相连地区的所有关隘,不让魏军进来。先后镇守汉中的主将魏延、王平等人都以此成功地阻击了魏国的历次进攻。

姜维却把这个卓有成效的战术彻底改变了,他认为固守关隘只能够防御敌人,不能获得大的胜利,不如在敌人来攻时,将各个关隘据点的兵收回来,集聚充足的粮食,退守汉、乐二城,放敌人进入汉中平原。然后出动机动部队,寻找敌人的薄弱环节。

敌人攻不下关隘,原野里又没有粮食,千里运粮,自然疲乏,只能撤退。等敌人撤退之时,驻守城池关隘的军队全部出击,与机动部队一起攻击,这才是消灭敌人的战术。

后世将姜维的这个战略称为“敛兵聚谷”。

知道什么叫自不量力吗?姜维就是。这种战术叫诱敌深入,实现这个战术的基础是自己要拥有强大的力量,放进来是手段,打得赢才是目的。而(蜀)汉和魏的力量对比是敌强我弱,一旦放进来,(蜀)汉是打不赢的。

姜维命令都督汉中的胡济移防到汉寿,守葭萌关;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然后在西安(地址不详)、建威(今甘肃省成县北)、武卫(今甘肃省同谷县)、石门、武城(今甘肃省武山县)、建昌、临远等地方建立堡垒据点。

这些地方都在(蜀)汉与魏交界一带,每一个地点设立一个围督统领,如犍为资中人王嗣就曾出任西安围督。王嗣是由西安围督升汶山太守,加安远将军,说明围督在杂号将军之下,所带兵马在三千人左右。

(蜀)汉国终于有人对姜维的所作所为不满,就是前面提到的诸葛瞻、董厥。

景耀四年(261年)诸葛瞻、董厥执掌尚书台,二人认为姜维好战无功,造成国内百姓疲惫,经济凋敝,应该将其召回为益州刺史,夺其兵权,以右大将军阎宇代替姜维。

有理由相信这件事情黄皓也参与了,因为另外有记载阎宇私下勾结黄皓谋取替代姜维。当时管理尚书台的有三人,樊建、诸葛瞻、董厥,而樊建不与黄皓来往,其余二人“咸共将护,无能匡矫”。

不是说诸葛瞻、董厥和黄皓狼狈为奸,只是在这件事情上双方的认识是一致的。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就是因为父子不能匡正黄皓赴敌而死,也说明他们在和黄皓交往中是有所妥协的。

景耀五年(262年),姜维又率军出汉、侯和(今甘肃省临潭县东新城南),被邓艾打败,回军驻扎沓中(今甘肃省舟曲县西、岷县南)。此时朝中反对姜维的呼声很高,姜维不敢回成都,就带着士兵在沓中屯田。

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的廖化对姜维这次北伐给予了激烈的评击,说:“《左传》里说'兵不戢(戢,收敛之意)必自焚’,说的就是姜维这种行为。智慧超不过敌人,力量也小于敌人,还用兵无厌,凭什么能够成功?”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俗语流传至今,对廖化极为轻视,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廖化。

廖化,字元俭,本名淳,襄阳人。是前将军关羽的主簿,关羽兵败,廖化被俘入吴。他想回到刘备阵营,就装死,骗过了周围的人。然后带着老母亲昼夜西行。刚好遇到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在秭归和刘备相见。

刘备非常高兴,任命廖化为宜都太守。刘备死后,为丞相参军,后为广武督,不久升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蜀)汉灭亡后,被迁往洛阳,病死在路上。

诸葛瞻开始掌权时,廖化曾经去约镇军大将军,领兖州刺史宗预一起去拜见诸葛瞻,宗预说:“我们都年过七十,没有什么想法了,都快死了,还去求这些小家伙干啥?”从此可以判断廖化死时已经七十多岁,在当时算高寿了。

司马昭见姜维在沓中驻防,蜀中空虚,决定将姜维牵制在沓中,大军征伐(蜀)汉。

刘禅不作为,黄皓弄权,姜维黩武,灭亡的时间屈指可数了。

多啰嗦几句姜维的“敛兵聚谷”吧,因为对这个战略的争论太多,众说纷纭。

这个战略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收缩汉中防御,集中兵力打击入侵之敌;二、坚壁清野,让敌军无法获取资源而自败;三、敌军无功而返时,出兵围歼。核心是诱敌深入,关门打狗。

姜维北伐的主攻方向是陇西雍凉二州,有点一门心思要打回老家去的感觉,这样做也没有什么不对,毕竟对老家熟悉,有家族势力相助,还有和羌胡人一向友好的关系可以利用,因此,他建立的“七围”都不在汉中,而是在陇右。

前面聊诸葛亮北伐时曾经提到过,最好的结果就是夺取雍凉,然后东逼关中,拿下长安,起码也可以实现诸葛亮说的“还于旧都”的愿望,从这个角度而言,姜维北伐的进攻方向是对的。

防御呢?看上去也对。集中兵力驻守阳安、汉寿,可以兼顾汉中和陇西。

可是最终却失败了,为什么呢?

还是那个重复多次的答案:蜀汉国力太弱。司马昭征伐蜀汉前曾与群臣分析过蜀汉的兵力,蜀汉只有九万将士,守卫成都和各郡的大概有四万,剩下的不过五万。

当年诸葛亮北伐每次的兵力基本是十万左右,都不能取得什么成果,现在仅仅五万,对付的还是比诸葛亮时强大得多的魏国,还要留三万兵力驻守汉中,哪有什么力量来北伐?

姜维一定要北伐,就只能收缩汉中兵力,没有其他的路可走,只是就算最大限度的收缩,集中起来的兵力也不够北伐,何况还有后勤补给等问题。

多数史家把蜀汉灭亡的原因归结为姜维“敛兵聚谷”的战略失策,这也有失公允。国家灭亡的因素非常多,在家天下体制下,国家灭亡的首要责任人只能是皇帝本人。刘禅既无主见,也无作为,一味的胡作非为,灭国是迟早的事情。

不是说姜维一点错都没有,也有错,还是大错特错,这个错就是穷兵黩武,不顾蜀汉国力弱小的事实,年年兴兵,拖垮了蜀汉。

蜀汉应不应该北伐,也是个众说纷纭的话题,至今也无定论。

支持方认为应该,理由是蜀汉是汉室继承人,只有北伐恢复汉室江山才能取得政权的合法性,呆在益州永远就是个没有合法性的外来政权。

反对方认为不应该,理由很简单,就是打不过,硬打就是劳民伤财穷兵黩武,即使要北伐,也要在国力强盛以后进行。

支持方重在理论,反对方重在现实,谁也说服不了谁。

多次说过前人种祸,后人遭殃的历史现象,就像曹丕种下限制宗室的祸,害得曹家无力与司马家抗衡,遭了司马家夺权的殃一样,蜀汉的祸是刘备种下的,刘禅遭了殃。

刘备入蜀的忘恩负义,让益州人始终耿耿于怀,难以认同蜀汉政权,而蜀汉政权核心是荆襄集团,又将益州人排斥在外,双方产生不了交感,这个矛盾一直消除不了,在益州人眼里,这就是个外来政权。

吕思勉先生就认为,刘备当初哪怕是意思意思的去打一下张鲁,为刘璋效了力,为益州人效了力,情况也会大不相同。

刘备是有些操之过急了,可能是年龄大了,急于建功立业,不愿意消耗实力去打张鲁,一门心思要夺刘璋的益州。

如果能够得到益州人的认可和合作,也许会不一样吧?

蜀汉面临危险,其同盟吴国的状况又如何呢?下期再聊。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