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峰民间传统婚俗:察人家

 湘中书苑 2023-07-14 发布于湖南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文 | 彭意华

当今社会,年轻男女生谈恋爱,很多女生关注男生的只有三点,是否有房,车和存款只要这三点如意了,女生才愿意谈但是男生也不傻,只要看到只关注这三点的女生,直接就免谈
而在我老家,传统的婚俗,女生家对男生家里的条件和环境是有一番考察的,这个考察,俗称察人家是从侧面去了解的,主要了解的是男生家庭在当地的风评,家庭状况,经济条件,人品,邻里关系等等
Image
一般都是去男生家附近,不经意间去跟相熟的或不认识的人,从聊天获取的信息中去判断该男生可靠不可靠,能不能谈被找到聊天的人,也许知道这是女生在察人家,也许并不知情当他知道这个是女生在察人家时,一般说话就比较谨慎,怕说了不该说的话,影响了别人的判断,导致婚姻谈不成
当然如果是他正好和男生家里有恩怨,正盼着男生找不到对象,就会说一些负面的话,从而影响别人的婚姻,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情况俗称打破锣
还有一种情况,被咨询人跟男生家庭没恩怨,男生家庭各方面的情况也没话说,被咨询人也知道这是女方在察人家,他就会说一些不偏不倚而中肯的话,事后他还会去问男生家里的人,确认一下是不是察人家,把当时聊天的内容描述一下,说自己没打总头也没打破锣,说的都是实情
Image
还有一种情况,是被咨询人跟男生家没恩怨,但是这个男生不可靠,有不良习气,怕害了女生,就会说出真实的情况,不建议交往,这种也是有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男生家里跟周边邻居不睦,家里的成员,比如男生的母亲,性格强势,人缘不好,经常跟别人发生冲突,在当地口碑不好,察人家时,被咨询人往往会打破锣,破坏掉这桩婚事
还有很多的各种情况难以一一描述
我父母谈对象时,因我奶奶的妹妹,嫁给我外公的堂弟,知道两边的情况,做了介绍,才开始谈起来的但最终做媒的是奶奶的二弟所以外公虽然知道了我家的一些情况,可也并不放心,就派了我大娘来我家附近察人家
Image
大娘跟我回忆过当时的情景,说她走到我家对面那条马路时,正好碰到一个老头,就跟他聊了起来,指着我家问这个人家怎么样那个老人家(不知道是谁),对我家到是了解,说这家人不错,老倌子是个打烂伞子的,早些年去世了,五个子女,都还不错,都读书出去了然后大娘和他又聊了一些别的,跟之前了解到的信息基本吻合,所以外公才完全放心了(注:解放初期,在我们当地,称我爷爷这种干革命的地下党员,乡镇干部,都叫打烂伞子的,目前已经没有这种说法了)
那年我跟我老婆刚谈恋爱时,虽然两家相距不远,但之前却并不知道彼此的相关信息
我岳父岳母不放心,就来到我村,找到我家附近的叫尔康的,因尔康以前在群益煤矿工作,跟岳祖母她们都是熟识的,所以就来找他察人家尔康问明来意后,只说了两点,其一是说我家是聪明种,其二说我家的家风家教不错说没有问题,打了总头
Image
因我那时已有三十二三岁了,正常这个年纪小孩都上小学了,所以岳母还有疑问,以为我是离异的,尔康说没听说过,他只是晚婚而已
岳母又问我在上海是干什么工作的,以为我在上海做证件生意(诈骗),尔康说具体做什么工作他也不知道,不过他上了大学,应该不可能去做证件生意的
岳父岳母这才有底了,然后去了石壁头附近找到苟神算,合了八字,说俩人八字很合,可以放心交往
岳父岳母这才放心了
当女生家对察人家的结果满意,就会很快安排女生第一次去男生家里亲自考察,上门吃一顿饭!双方可以对各方面的情况做更深入的了解
当然各个年代有各个年代的考察重点
Image
我母亲跟我回忆过她第一次上我家时的情景,当然招待各方面都没有问题,奶奶都安排得很好母亲说她吃过饭后就在我家附近转悠,在我家屋后面有一些自留地,地里种满了各种蔬菜,而且长势不错,好一个菜园子!
当时母亲的想法是从这家人的菜园子看,这家人很勤快,以后嫁过来,就算是荒年,粮食歉收,但有蔬菜吃,应该不会饿肚子,饿不死的就这个想法,母亲当时就做了嫁过来决定!
女生第一次上门,在吃饭或饭后收拾碗筷时,要特别谨慎,要特别注意不能把碗摔碎了如果第一次上门就摔碎碗,这是一个很不吉利的预兆,男生家里都是会非常忌讳的!
以上这些都是女方对男方的察人家,当然男方对女方也是需要察人家的,一般男方察人家,看重的是女方的家教家风,男生第一次上女生家里,要注意观察的地方就是准丈母娘
Image
俗话说捉猪看猪种,娶亲看娘种,男生第一次上女生家,着重要看女生妈妈的各种行为习惯,看其言谈粗不粗俗,行为举止得不得体,家里是否整洁,待人接物等各方面是否妥当等等因为很有可能女生若干年以后也会变成准丈母娘目前的样子
当然在男多女少的年代,男生怎么可能会因看准丈母娘不顺眼而轻易放弃恋情呢!
而在当今年轻人普遍不结婚不生小孩的年代,这些婚俗就跟社会现实格格不入了这些习俗迟早会消亡的,而今我写下来,作为历史最后的记录,留给若干年以后研究历史的后人用吧(配图来源网络)

作者:彭意华,男,1975年生,双峰梓门桥镇茶亭村人。湖南大学毕业,目前旅居上海,传统文化爱好者,业余时间喜欢写写文章,练练书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