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含答案)
2023-07-14 | 阅:  转:  |  分享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方社会相当安定B.北方人口大量南
迁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南方生产技术先进2.西魏文帝大统七年(541年)颁布了由汉族士人苏绰起草的“六条诏书”——先治心,敦教化
,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要求官吏对照执行;军事方面以六镇鲜卑人为骨干,收编关陇豪强的乡兵部曲,建立起一套称为“府兵”的军
队系统,管理采取早期鲜卑部落兵制的形式。这些举措(  )A.强化了官僚机构的行政职能B.明显倚重士人和地方豪强地主C.有利于民族交
融和文化传承D.加强了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3.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这是因为这次改革(
  )A.结束了分裂状态B.为民主制的发展奠基C.促进了民族融合D.改变了国贫现象4.魏晋以来,源自汉代乐府的清乐发展开来。河西地
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清乐的发展说明(  )A.中原文化的消亡B
.民族文化的互动C.礼乐制度的强化D.西域文化的发展5.北魏一直盛行公卿集议制,规定每月朔望(初一和十五)两天;中午前公卿自己讨论
政事,中午后皇帝与公卿“共议可否”,“参论国治,经纶王道,以为常式”。该制度(  )A.体现了权力制衡B.削弱了中央集权C.促进了
民族交融D.保障决策合理性6.东晋南朝时,南方的水稻产量有明显提高,三国时上等良田才能达到的亩产十石在此时已成为普遍的产量水平。这
主要得益于(  )A.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B.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C.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D.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7.4世纪时,大量汉族人
口南迁,但其原先居住的中原地区人口仍增加了两倍有余。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南移B.孝文帝大力推行汉
化政策C.少数民族内迁促进民族融合D.西晋统治阶级的开明政策8.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杀死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余人,洛
阳变成一片瓦砾,从此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上述历史事件的结果是(  )A.大大削弱了豪族势力B.西晋结束东晋开始C.结束了北方
门阀制度D.形成军阀混战局面9.脍炙人口的《木兰辞》是北朝民歌,也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艺术形式上,反映了北方民族
妇女的特色;从文字而言,词兼“胡”汉,“天子”“可汗”并用。这反映了(  )A.文学创作受民族交融影响B.北方女性具有男子的英雄气
概C.民族交融的趋势开始出现D.儒家思想观念受到了佛道挑战10.北魏时,长期的动乱造成北方人民大量迁徙,土地荒芜,国家财政收入受到
严重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魏政府(  )A.授田给农民B.广泛推广曲辕犁C.废除均田制D.推行土地私有制11.北魏孝文帝将鲜卑
八姓和汉族四姓位列士族之首,又将地方上的强宗豪族全部编入士族。而唐高宗、武则天修《氏族志》,“使军功入五品者,皆入士流”。 这一改
变(  )A.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B.强化了门阀士族政治C.引发了选官制度变革D.确立了官僚政治体系12.十六国时期,匈奴族领袖刘聪
通读经史,对草书、隶书及写文章都十分擅长;羯族石勒爱好文学,在行军时也经常让儒生读史书给他听。这说明(  )A.少数民族领袖的文化
素养高B.儒学成为各少数民族的主流思想C.民族文化交融趋势得到加强D.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趋势明显13.西晋时期,郭钦向晋武帝上疏
:“戎狄强犷,历古为患。魏初民少,西北诸郡,皆为戎居……今虽服从,若百年之后有风尘之警,胡骑自平阳、上党不三日而至孟津,北地、西河
、太原……尽为狄庭矣。”郭钦的上疏所针对的问题是(  )A.西、北边陲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B.内迁少数民族卷入西晋宗室内战C.内
迁匈奴贵族攻灭西晋王朝D.东晋与十六国南北对峙14.六朝时期,长江中游的民众改良了中原地区的“长辕犁”,制成新的“短辕框犁”,使之
更适合在丘陵山地翻耕,从而扩大了耕地面积。这说明当地的开发(  )A.改变了传统的土地经营方式B.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C.取决
于北方人口的不断南迁D.得益于因地制宜的技术革新1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分裂割据的时期,多民族国家政权并立,更替频
繁。下列选项中对如图朝代填写正确的是(  )A.①东晋②前秦③梁④北周B.①西晋②前秦③吴④北周C.①东晋②前秦③吴④北汉D.①西
晋②北魏③梁④北周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与努力学习南朝的先进文化同步,孝文帝也着手推出了一系列举措。他首先将国都从偏远的平城也
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迁到了汉族文明的“天下之中”洛阳。接下来孝文帝又颁布诏书,禁止鲜卑人穿本民族服装,而改穿汉人的服装;禁止30岁
以下的大臣在朝堂说鲜卑语,而改说汉话;号召鲜卑贵族与汉族的高门大姓人家互通婚姻等等。公元529年,南朝名将陈庆之曾到洛阳住过一段时
间。陈庆之亲眼所见的洛阳城,非但不再是很多南朝人认为的蛮荒之地,其繁华壮丽文明的面貌,甚至还超过了南朝,而此时距离孝文帝的“汉化”
改革,不过才数十年光景。另外,如果摆脱王朝更替的认识局限,那么无论是东魏、西魏,还是后来的北齐、北周,乃至于再后来的隋、唐,在某种
程度上,都可以说是基于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历史演进。——摘编自胡阿祥、刘志刚《北魏孝文帝:师法先进,厉行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举措。(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历史意义。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魏
兴起于蒙古高原,初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首都,为便于向南扩张而以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南都,后遂迁都平城。孝文帝迁都洛
阳后,平城被称为北京。——华林甫《中国地名史话》材料二?迁居洛阳的鲜卑族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
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三?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
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请回答:(1)根据
材料一,归纳北魏迁都的过程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北魏迁都洛阳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表现。(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18.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魏社会的变化和中国历史发展进程都带来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
料一?南朝君主时有督励考课之诏,却没能改变士族的无功受禄。而北朝部族的重军功传统,在建立政权后发展为重事功、重吏绩的精神。孝文帝曾
亲临朝堂考核五品以上官员,场面之严肃,绝非南朝所能有。拓跋部早期“以军令从事”的做法,则为后来的法制贯彻创造了条件。孝文帝颁行俸禄
后,赃满一匹即死,法律雷厉风行。他多次更订律令,立法活动在孝文帝时达到了高潮。政治制度本是从魏晋南朝学习而来的,北魏孝文帝改制后,
北朝政治制度显示出了更大的政治活力,构成了走出汉唐盛世间低谷、通向隋唐盛世的历史出口。——摘编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
的政治文明》材料二?通过把部分国有土地、户绝田、罪没田、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农民,适当限制土地的占有、买卖与继承,从而有效调控了
全境的土地占有关系,解决了因田业无主或产权纠纷而产生的大量农田抛荒问题,遏制了土地兼并与土地集中势头,扶植了人数众多的自耕农(包括
汉族和内迁各族农户),同时又有力地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使国家掌握了大量的劳动人口和赋役负担者,增加了财政收入。到孝明帝正光年间
(520—524年),北魏全境国家所控制的户口数量已超过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户口的一倍,史载“于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
者,不可较数”。——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推行的政治改革措施及其制度渊源。(2)据
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在经济、文化上的改革措施,并分析其影响。参考答案:1.B2.C3.C4.B5.D6.A7.C8.B
9.A10.A11.A12.D13.A14.D15.D16.(1)举措: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或答穿汉服、说汉话);鲜卑贵族与汉人通
婚。(2)意义: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融的历史趋势,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发展和洛阳城的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
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17.(1)过程:由盛乐迁至平城,再迁至洛阳。特点:不断南迁。原因:①北方保守势力强大,经济落后,外来威胁严
重;②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③统治中原地区的需要。(2)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3)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18.(1)改革措施:强化官员考核;修订法律;制定官吏俸禄制。制度渊源:汉族先进政治制度;拓跋鲜卑的政治传统。(2)经济:均田制、新的租调制。文化:迁都洛阳、移风易俗(学习儒家文化)。影响: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基础。
献花(0)
+1
(本文系好知识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