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被拒,基金没中,以及职称没评上

 kibcat 2023-07-15 发布于美国

/胡星铭

Image

学术界最大的伤害是:论文被拒,基金没中,以及职称没评上。我每一种都经历过,第一种更是经历过无数次。

每次被伤害,总有人跟我们说:你肯定有缺陷,才会失败。比如,你论文的某个论证不够强,你的基金本子没有把项目的重要性说清楚,你的职称材料在某些地方缺乏亮点,等等。

如果别人没对我们这么说过,我们肯定悄悄地对自己这么说过。

这种想法背后似乎是完美主义:只有创造出完美的东西,我们才配获得成功。每次失败,都是因为我们创造的东西有缺陷。这种缺陷要么是我们不够细心和努力导致的,要么是我们缺乏能力导致的。如果是前者,我们就应该责备自己不够细心和努力。如果是后者,我们应该退出学术界,把位置留给那些有能力的人。

完美主义会让我们产生“南郭先生综合症”(impostor syndrome)。我们心里知道自己的博士论文有很多缺陷,却在导师的关爱下顺利通过,拿到博士学位。我们一年后重读自己已发表的论文,发现有些地方有明显的问题,却能侥幸通过审稿人的评审,顺利发表。这让我们不禁怀疑自己是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如果有人再讥讽我们几句,这种自我怀疑会迅速加重。

❄️ ❄️ ❄️ ❄️ ❄️

有一次,一个博士生跟我说,他的博士论文盲审被几个专家打了“优秀”和“良好”,但有一个专家打了“不及格”。如果评语有道理,他也可以接受,但那位专家的评语实在很没道理,让他很愤怒。

我想到自己投稿被退稿的经历。很多次都是一个审稿人的评审意见偏正面,另一个审稿人的评审意见很负面。跟大多数作者一样,我常常觉得负面的评审意见很没道理,对基于粗暴误解的负面意见很愤怒(我觉得自己写得足够清晰了,正常读者都不会那样误解)。但收到负面的评审意见次数多了,也觉得这是常态(连误解也是常态)。许多经典哲学著作都曾遭到非常负面的评价。我这种平凡的学者,写的东西在某些审稿人——他们可能是极其优秀的同行——看来达不到发表的门槛线,太正常不过了。

然而,无数次被拒稿的经历让我自己在评审别人论文时越来越小心:我很担心自己会基于错误的理由给别人非常负面的评价。因为我显然不是目光如炬的哲学品鉴大师,也不是没有偏见、100%客观冷静的人。几年摸索下来,我给自己定了一条规则:如果觉得论文问题很多,就多写可操作的修改建议,尽量不写比较负面的总体评价。学生毕业论文,我一般都给“修改后答辩”。期刊论文,如果写作清晰规范,有一点新意,只是某些论证在我看来不够强,我一般都建议“大修”。如果作者不同意我的修改建议,可以逐条反驳。(有次给一个国际声誉不错的英文期刊审稿,我前后写了三份很详细的修改意见,作者也跟着修改了三次。后来论文发表出来,我很开心。作者也在致谢中表达了对匿名审稿人的感谢。)

之所以采取“多给修改建议,少做负面评价”的原则,不仅是因为我担心自己有盲点与偏见,基于错误的理由贬低别人,还因为担心自己手低眼高,以超级苛刻的“合格”标准评价别人的研究,以致于没几个人是达标的。假设有一个学生,他写的论文在同辈中属于前20%,而我却根据自己心中“合格”的标准,让他论文不通过,显然对他不公平,即使我非常精当地指出了他论文中的许多缺陷。同样,假设有一个作者,他写的论文与所投之期刊近期发表的许多论文并无明显的差距,而我却根据自己心中“可发表”的标准,给出非常负面的评价,显然对他不公平,即使我非常精当地指出了他论文中的许多缺陷。

❄️ ❄️ ❄️ ❄️ ❄️

回到开头的话题。在我们(i)论文被拒,或(ii)基金没中,或(iii)职称没评上时,或许别人不应该对我们——我们也不应该对自己——说:“你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你有缺陷。”谁没有缺陷呢?如果我们达到了成功者的中等水平,却依旧失败,或许我们应该迷信一点,怪命——we are not the chosen ones.

2023610日初稿,714日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