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体热血”的年代(128)

 雨花石之乡 2023-07-15 发布于江苏

“冷体热血”的年代

《128章》

于达翎听表哥说要量套服装好不欢喜,他正需要将流水裁剪技术,向个体化方面发展,就说:“阿哥,量什么料子的你尽管说。”于达翎还和着李智慧的话,在母亲和表哥面前夸耀凌会琴起来:“会琴可是都市服装七厂的裁剪师,你看啥料好,挑好的来做。”出乎李智慧和李建华的意料,于达翎话音没落,凌会琴放下手头活走进内房,在堆积如山的料里“翻江倒海”找布料。

李智慧说:“儿子姑姑替你挑,保证你满意。”

李建华说:“那好啊,那我就有请姑姑代劳了。”李建华要姑姑李智慧帮着挑布料,可以缓解姑妈和表弟、凌会琴之间的矛盾冲突,不至于使表弟和其女朋友,在他们的面前太难堪。

凌会琴见表哥做事得体,觉得要帮表哥了却做套服装的心愿,她心存感谢的说:“阿哥,过来我替你量量。”说着她走到李建华背后,拉拉他的后肩领,拎拎他的裤腿裤脚。她还很有把握地说:“阿哥,明天我就给你新衣服穿。”

李建华说:“你们工期紧甭着急,我是可有可无都行。”李智慧也一直在替李建华选布料,她对儿子的责备也到此为止了。挑选布料的事引起李智慧联想,不管怎么说她曾对娄应湄有过承诺。李智慧对娄应湄的承诺,她负责动员侄儿国庆节前到达都市,同下放北方农场的都市知青维涪尔见面,她不能有口无信。

李智慧一直想替哥哥李康律做点什么,联想到李建华的婚姻她责无旁贷。李智慧和哥哥同一个屋檐下相处了18年,兄妹间的情义,何止是要对侄儿婚姻的操持。他们之间的情意,李智慧印象极为深刻:哥哥从小带她到七、八岁,对她无微不至关爱有加。在懂事时她听说,自己和哥哥并非一母所生,哥哥从没拿她当外人看,反而对她比亲妹妹更好。李智慧与哥哥李康律是否同母所生,她是听哥哥亲口所说的,她也不知是真是假。

对此,李智慧没有去问过别人,她一直把这个秘密深埋在心底,她只想得到心里平衡,特别感谢哥哥一直为她保守着这份秘密。李智慧出嫁前的一天,李康律情真意切地告诉她说:“瞒住妹妹十八年,我们是一母所生妹妹太天真了。”李智慧听了当时大吃一惊,她还不信地反问:“你骗人,你骗人”。那天,李智慧十分伤心地嚎啕大哭了一场,那是她婚前哭得最伤心、最悲切的一次。十里外的外婆赶了过来,劝她才哭止。李康律亲口告诉她说,他俩是一母所生的感慨,李智慧的思想弯子,一时很难转过来。

在都市生活二十多年的李智慧,时常想着替儿女成群的哥哥能做点什么。侄儿李建华2岁多时,李智慧曾受母亲嘱托将他收养在家中,后来由于整天妊娠呕吐丈夫内迁出都市,直到儿子于达翎出世,她只好将李建华托福给住在刘庄上的母亲(李建华受算命先生过门抚养嘱咐的缘故)。她和李建华之间的感情,比对亲生儿子还要深。李建华现在的婚姻大事,姑姑李智慧该要来烦神。

李建华通过选衣料的调控,屋子里的紧张气氛得到了彻底缓解,他拉起李智慧的手,走出这家搞资本主义的深邃小屋。李智慧刚挂起笑容的脸上,出现了沉重的忧郁,让她震撼的是侄儿在屋子里竟然还说:“让他们做吧姑姑我们走,耽误不了他俩上班。纵是资本主义方式的致富,也体现了勤劳致富的特征嘛。”

农历八月的都市夜晚,天空爽朗,繁星洁轮,自有它一番旖旎与浪漫。它不像夏日里干枯炎热,也不像春天的繁华,更不像冬天里那么寒冷,秋天是一个丰硕累累到处充满金黄色的季节。一阵风吹来带有无尽的凉意,秋风使人心旷神怡、精神轻松,秋风如同一支神气的画笔,给树叶涂上了红色、黄色、紫红色、绿色和各种各样的色彩;秋风带来了清脆的夜莺啼叫,那叫声优美婉转,江边浓荫深处的秋虫唧唧,不知不觉地使人感受到了四季时最优美、最实惠的季节的降临。这也到了娄应湄请李智慧,约李建华进都市来见维涪尔的日子。

李建华来到都市的第三天,于达翎、凌会琴替他裁的一套学生蓝西服,他俩拿来非得让他套在身上。李建华一直不肯从身上扒下潮流的三合一军装,李智慧诱惑地说:“儿子你穿西服一定潇洒,不信你试试。”李建华说:“那天我是在打岔,你真要我去相亲啊!”

李智慧说:“真的要你去相亲,告诉你吧儿子,姑姑不偏向任何一方,她每年回来我们几乎天天在一起,两年多来应湄和涪尔帮了我很多忙。”

说来话长,要说娄应湄帮李智慧做家务活,还得从娄应湄转插下乡一年的回城探亲说起。娄应湄转插不久,队里送她去省城医院治病,晚上回不来,李建华不得不住在姑父内迁的工厂里。李建华的姑父于杨厂长,得知侄儿队里知青在省城住院看病,他给工厂掌握30多部随意调动的车辆队长说:“安排我侄儿住咱厂6号楼单身宿舍里,你每天派人、派车送他来去医院。”多年的社交经验告诉了于杨,他这纯粹是在给侄儿李建华掌面子。娄应湄出院于杨厂长亲自驾车,送她回来到刘李庄八队知青点。

一次探亲回到都市,娄应湄按照李智慧给李建华来信,信封上的地址、门牌号,很快找到李智慧的家门前。门前迎面驶来一辆吉普,吉普车却离奇地挨着她的衣角下摆停下来,娄应湄根本没想到吉普车会因她而停下。“小娄”于杨坐在吉普车前排坐位上叫她。

“姑父!”娄应湄忽然觉得自己失口,说出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想收已收不回来了。后来于杨一直以侄儿媳的身份看待她,于杨没少听李智慧说,她是哥哥李康律一手带大的事。不久于杨竟然直接插手,帮忙娄应湄病退回到都市。娄应湄遇到了于杨,不能不说是个奇遇。

先前李智慧搞不清咋回事。于杨凭借着娄应湄越来越亲近的称呼,断定娄应湄是侄儿李建华的未婚妻。李智慧一次有意的问起过娄应湄,说:“女儿,你和我儿子有啥打算啊,要钱拿钱、要人有人,要面子我们出面子你说吧。”那次,娄应湄不得不道出实情,说:“娘娘,我和建华不适合!我大他好几岁,倾心于他的女孩子多少不说,他都和女孩子保持着一定距离,我们根本不可能!娘娘全当

我是你的女儿!”                                       

作者:马力《罗守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