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涉海上市企业静态效率呈上升趋势,沿海省份比非沿海省份低!|《海洋经济》最新刊文!

 蓝林观海 2023-07-15 发布于北京

【摘要】涉海上市企业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主体,在海洋资源要素配置过程中的作用愈发凸显。采用超效率SBM模型、Mamlquist指数模型测度2011-2020年涉海上市企业效率,并利用系统GMM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涉海上市企业静态效率呈上升趋势,主要依靠规模效率拉动,且沿海省份企业效率比非沿海省份低;(2)其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但由于技术效率下降和未实现技术进步,导致提速缓慢;(3)企业效率随时间变化内部差异逐渐缩小,不同效率类型的企业在空间上呈现出非均衡的特征,高效率型的企业数量逐渐增多,且分布范围广;(4)企业内部人员管理是涉海上市企业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经营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行业环境与政府支持是涉海企业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而企业规模对企业效率的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涉海上市企业;企业效率;超效率SBM;全要素生产率

【结论】

(1)从涉海上市企业的静态效率来看,2011-2020年企业静态效率值绝大部分低于1,存在效率缺失的情况,规模效率作用较为明显。动态效率则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且波动幅度较大,但提速较慢。

(2)从时序演化特征来看,2011-2020年中国涉海上市企业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阶段性差异明显且企业间的效率差异逐渐缩小。从宏观层面上看,国家发展战略导向和市场环境的改变是中国涉海上市企业效率阶段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3)从空间演化特征来看,我国涉海上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显著,高效率企业转向集中式分布,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区域,并呈现出向北部沿海、南部沿海演化的格局,高效率企业占据66.8%,分布范围广。同时,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的变化趋势相似,可知我国涉海上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主要受企业技术革新和技术引进的影响。

(4)从影响因素的分析来看,人员管理是涉海上市企业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经营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行业环境与政府支持也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因此科学管理企业人员,强化经营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改善行业环境、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可有效促进企业效率的提高。企业规模对企业效率作用不显著,反映出企业进行规模扩张与实际提升规模效率之间作用机制的复杂性和企业加快技术升级的必要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关于本刊:

《海洋经济》(MARINE ECONOMY)于2011年2月创刊,是由自然资源部主管,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办,中国太平洋学会太平洋区域海洋经济分会、中山大学、上海海洋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协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CN12-1424/P,ISSN2095-1647),国内外公开发行。

期刊办刊宗旨是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宣传国家发展海洋经济的方针政策,报道国内外海洋经济发展成就,关注海洋经济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广泛交流海洋经济研究成果。刊物目前设有宏观经济、理论研究、探索与实践、统计与分析、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经济管理、国外海洋经济等栏目。

收录情况: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期刊(2022版)

RCCSE《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第六版)B 期刊

联合国《水科学和渔业文摘》(ASFA)收录期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