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王朝1566:胡宗宪,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地瓜5gbq29yd5l 2023-07-15 发布于湖北

胡宗宪被称为严党的东南一柱,是严嵩的心腹弟子。他对严嵩无疑是忠诚的,一直不肯站出来倒严,但他又抱有公心,不肯完全听从严党的安排,被皇上称为公忠体国。

但就是这种摇摆的心态直接搅黄了改稻为桑,肃清了倭寇之患,直接导致了严党的倒台。真可谓: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图片

胡宗宪对自己的忠心是有过阐述的,他说“朝野都知道,我是严阁老提携的人。千秋万代以后,史书上我胡宗宪还会是严阁老的人。……《左传》上说'君以此兴,必以此亡’。我是严阁老重用的人,终有一天要跟着严阁老同落”。

宁愿官位不保,他也坚持对严嵩的忠心,可是他又公忠体国,不肯和严党的其他人同流合污,可以说,改稻为桑就是他一手搅黄的。

在开场马踏青苗中,是胡宗宪下调令制止了用武力强行改种桑苗,并命令各个县开闸放水,禁止强行改种;毁堤淹田时,是他下令掘开堤坝分洪,使得原本计划淹九个县的洪水只淹了一个半县;之后用杭州知府马宁远的供词胁迫副手和江南织造局一起领衔上奏请求暂缓实施;卸任浙江巡抚之后,先是在驿站回见新任的杭州知府高翰文,当面点出了他提出以改兼赈政策的漏洞,策反了小阁老严世蕃派来的官员;接着又去了南京会见应天巡抚赵贞吉,在明知朝廷上严党和清流两派都反对的情况下,硬是用私人关系以调军粮的名义从应天调来了粮食支援高翰文、海瑞和王用汲;后来在海瑞处理通倭案情时更是直接派遣了总督衙门的官兵去给海瑞调遣,不然恐怕海瑞难逃何茂才的毒手。

在搅黄改稻为桑这件事上,处处可见胡宗宪的身影。按道理说,改稻为桑政策是严嵩亲自提出来的,胡宗宪又是他一手提携的人,他完全没必要这么做。

剧中的人都推测他是看严嵩已经八十多,想改换门庭改投裕王清流,可是偏偏他不是,他只是坚持自己的原则而已。

图片

图片

他在军营中和海瑞交谈时说过:“我喜欢岑参。他有一首诗前四句可以明我心志。”说着捧读了起来,“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

说明了自己一直将朝廷和百姓放在了私人情感和党争之前,不是为了一己私利改换门庭的人。

在与倭寇的决战之前,严嵩亲自写信给胡宗宪,要他不要把倭寇全部剿了,要养寇自重,称“大明朝不能没有东南,东南不能没有胡宗宪,倭寇不能不剿,也不能全剿,胡宗宪在东南一日,我严嵩就倒不了”,意图利用外患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可是胡宗宪并没有听从命令,反而干净利索地将倭寇一网打尽,奠定了东南的安宁,但是他自己的政治生涯也即将进入倒计时了。

后来因为改稻为桑的失败,国库依然亏空,严嵩才会奏请排鄢懋卿南下巡盐来填补亏空,牵扯出分赃不均,加上东南倭患已除,使得嘉靖帝下了倒严的决心,导致了严党的倒台。

在一些人身依附严重的团体例如严党中,忠诚是排在能力前面的,所以才会有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因为他会不听安排行事,造成的破坏往往比对手还要大,所以才有那句话“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

但说到底,这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导致的结果,用海瑞的话说:“可是当今皇上,处处自以为效文景之举,二十年不上朝,美其名曰无为而治,修道设醮行,其实是大兴土木。设百官如家奴,视国库如私产,以一人之心夺万民之心,无一举与民休养生息,以致上奢下贪,耗尽民财,天下不治,民生困苦”

“无奈当今皇上不将百姓视为子民,重用严党以来,从宫里二十四衙门派往各级的宦官,从朝廷到省、府、州、县所设官员,无不将百姓视为鱼肉。皇上深居西苑,一意玄修,几时察民间之疾苦,几时想过,几千万百姓虽有君而无父,虽有官而如盗?两京一十三省,皆是饥寒待毙之婴儿,刀俎待割至鱼肉。”

   嘉靖帝这样的君父,能容得下正直爱民的臣子吗?于是只能以愚忠代替忠诚,以人身依附代替理想信念,才会产生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这样的怪相。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