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篇小说《随缘》四

 岁月凉烟 2023-07-15 发布于浙江

中篇小说《随缘》四

正在宜生搅尽脑汁想着如何才能平息这场恋爱风波的时候,天赐良机,省立医院要派一批有经验的医生到基层县级医院送医扶贫。这对于刚进入社会的宜生来说真是一箭双雕的好机会,到了基层既可得到锻炼的机会,又可摆脱目前的恋爱炯境。因为宜生的出色表现,也在他父亲的主导下,宜生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这个机会。

潜规则:凡是到基层锻炼过的人,就等于为自己的事业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色,日后,无论是学术上,还是仕途上也就有被重用的本钱。宜生也很珍惜这次锻炼的机会,积极地做着各项准备工作。

出发的日子到了,宜生就像一匹在马圈里困了多时,急不可耐地想奔向草原的骏马,跃跃欲试。

梅子也听得这个消息,不是宜生告诉她的,是宜生妈。听说后,她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她知道这次下派对宜生的前途大有碑益,忧的是对她和宜生的恋关系会不会就此断送。忧归忧,毕竟自己现在还可以名正言顺地以宜生恋人的身份为他准备所需的各种物资,再说这也是一个传递情感的机会。也许宜生会从梅子的行动中找到感觉。想到这里梅子来了精神。

宜生得到这个机会后,他自己也在做作大量准备,可他准备的不是生活所需,是精神到思想上的准备。他准备到基层医院后大显身手,干一番事业。

宜生妈当然也会为儿子准备,从吃、穿、用,到牙刷、牙膏、碗筷,事无巨细,一应俱全。作为母亲,心疼儿子,一百个不放心,她恨不得自己跟着宜生一起下到基层,已便于照顾他的生活。

梅子知道哪些东西应该由她准备,哪些东西不应该由她准备。于是,她为宜生买了很多短线物资,为宜生买了很多好吃的零食,超市里有的,她恨不能让宜生都带上。

一大早,梅子提着两个鼓鼓嚷嚷的大包来到医院大门口准备送宜生他们下去的汽车跟前。这一次,为了让宜生能找到感觉,梅子动了一点心思,她有意没有将这些东东在前一天晚上送到宜生的家里,而是选择在今天的大庭广众下,医院大张旗鼓,隆重热烈地欢送下派医生的场合。梅子也算是费尽心机了。

宜生在妈妈的培同下,来到了医院门口的车前。见到宜生,梅子故意将声调提高几度,大声喊道:“宜生,这是我给你准备的,带着路上吃吧。”

依宜生的想法,自己是到基层工作,又不是去旅游,带这些吃食干什么?当着众人,也还得君子一点。宜生面无表情地接过梅子装有食品的两个手提袋,很勉强地“嗯”了一声上车了。梅子也从宜生的这声“嗯”中听出了他的冷漠。

出发的时间到了,谢院长一声令下,汽车轰鸣着开动了,看着绝尘远去的汽车,梅子恋恋不舍地朝宜生不停地挥手。宜生象征性地也朝梅子挥手示意。梅子深知,她今天的行为也没能让固执的宜生找到“感觉”。

得,又白忙活了,梅子有些泄气。垂头丧气地到科里上班去了。

上车后,宜生将梅子送他的食品大方地分给同行的同事吃。宜生的目的,别人不明白,他自己心知肚明。梅子对于宜生来说一点感觉都没有,在他的情感世界里碰不出一星半点爱情的火花,更激不起浪漫的感觉。跟梅子在一起时连拉拉手的欲望都没有,感觉两颗心就像火车轮子下边的两条轨道一样,是平行的,永远也碰不到一起。

但是,宜生对于梅子就不一样了,能嫁给院长的公子是她梦寐以求的愿望,宜生精湛的医术,也是她从心里佩服的。宜生长得又是一表人才,浓眉大眼,标准的国字脸,五官都在合适的位置摆放着,白皙的皮肤,从骨子里就透着干净。个头虽然不是很高大,但是身材很匀称,给人很干练的感觉,好像浑身都充满了活力,从不知疲倦。这些都符合梅子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的标准。

所以,梅子是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情感,总想着用心的去博得宜生的欢心。但事与愿违,适得其反。都说赶着鸭子不能上架,看来这话还真有一定的道理。

在宜生的感觉里还真有这方面的成分,不管梅子怎样的照顾和疼爱,他都像木头一样,没有反应。

在外人看来,这是绝配姻缘,门当户对,才子佳人。一家人都在医院里,父母都是医院的领导,子女都是年轻骨干,几乎可挡医院的半壁江山。宜生将前途无量,一帆风顺。

梅子自跟宜生“恋爱”以来,夜深人静的时候,甚至想到日后跟宜生结婚后,她会相夫教子,让宜生幸福一生的。也许人生就是这样无奈,好多的事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宜生他们这些“省里来的专家”们正式上班了。起码县医院里的医生和当地老百姓都是这样称呼宜生他们这批来县医院“支医扶贫”的医生们。对于当地人们对他们如此的尊称,让宜生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感。作为医生,他也深深感觉到当地老百姓缺医少药的现状。同时也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与压力。宜生能做的就是认真为每一个来县医院就诊的病人看病,并尽量减少他们的经济负担。

“省里来了专家”,这个消息在当地像春风,很快就吹拂过城乡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奔走相告。人看病的人排起了长龙,他们的眼神里带着渴望,脸上充满了希望。宜生他们也是连轴转,在他们的作息时间表里根本没有上下班的概念,只要有病人,他们就在上班,病在找到那里他们就在那里为病人看病,特别是中医医生的宜生,更是如此。

在县医院上班的这些日子,宜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人们对他的尊重,更主要的是他的医学理论有了用武之地,有时甚至有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宜生使出浑身解数为病人看病,也从实践中学到了很多原来在大学里学不到的医学知识。宜生在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也多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作为“悬壶济世”医生的使命感。

宜生在县医院上班后没几天,一天上午,一个年青女孩推着一个男孩子到县医院看病,确切地说是拉着那个男孩,男孩得的是小儿麻痹症,只能坐在有四个轮子用绳子拉着的小车里。女孩费力地把男孩拉进中医门诊室,来到宜生的面前,却生生地抬头看着宜生,轻声地说:

“大夫,请您给我弟弟看看吧?”

是个女孩子的声音,语音不高,但听起来让人感觉甜甜的;略带羞涩,让人感觉到一种纯朴。这种温婉的声音在灯红酒绿,喧嚣吵嚷的大城市里宜生是听不到的。只闻其声,还末见其人,宜生的心头也不知道是怎么的为之一震。

女孩说话时,宜生还在写病历,当宜生抬起头和女孩四目相对的时候,惊呆了。站在宜生面前的是一个穿着一身布衣布裤,衣服袖口处还整齐地新补着一圈新布边,不是很合身的长裤的膝盖处从里向外托补着一个圆圆的补丁,两处补丁整齐、雅致,给人一种艺术的美感。这与宜生在城里看到的那些俊男靓女故意将新买的衣裤人为地弄一个口子不同。女孩的头上扎着两条齐肩小辫,末捎还扎着红布条,给人一种补实的美。也给人传递着这个女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透过满脸稚气,可以看到一股让人无法抗拒的内在神韵。长长的睫毛下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让人看得出她内心世界的真诚。可能是过早过多地品赏了生活的艰辛,总是抿着小嘴,但给人非常朴实的感觉。她不时地看看旁边的弟弟,又用乞求的神色看看宜生。

宜生看着这个浑身充满着乡土气息的原生态纯真女孩,嘭然心动。多年来,他心灵深处的远方似乎总有一个女孩在向他召唤,但宜生一直无法清晰地将这个女孩的身影在心目中立起来,更无法描绘这个女孩子的轮廓。当看到眼前的这个女孩时,宜生很快将她与心中的那个身影重合起来,原来两个人竟然是如此的一致,宜生在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有些不能自制。

瞬间的遥思,宜生马上回过神来,看见女孩的弟弟无力地瘫坐在小拖车上,宜生一看就知道这个男孩患的是小儿麻痹后遗症。宜生准备给男孩做检查。女孩赶紧将男孩换在怀里,那样子就像一位母亲,女孩主要是想尽量让男孩在宜生检查时靠得舒服一点。经过检查,宜生认为男孩的双腿可以而且必须手术,这个年龄段是最好时机,如果晚了,错过这个时期,手术效果就差远了。

检查完过后,宜生跟女孩说:“你弟弟要住院治疗,要做手术,有可能恢复行走能力。这样吧,先办住院手续,再准备手术吧”

女孩听宜生说她的弟弟有可能恢复行走能力,先是一阵高兴,脸上出现宜生见到她以来少见的笑容,由于笑容,脸上也有了红晕,看上去更加妩媚。当听说要住院,还要做手术,女孩立刻收敛了笑容,嗫嚅地问道:“那得多少钱啊?”

宜生快速地大体算了一下说:“可能要一万多块钱吧。”

听到宜生说要一万多块钱,女孩什么也没说,转身就要拖着弟弟往外走。宜生一看她要走,大声叫道:

“别走啊!”

好像女孩这一走就再也见不到似的。女孩慌忙转过头来,不知所措地应了一声:

“啊?”沉默片刻后说:“我们先回家吧。”

女孩稍纵即逝的笑容让宜生既不解,也让他心疼。他问女孩:“为什么不治了?你弟弟的病是可以治的。”宜生的话语说得很肯定,他是想给女孩信心。

“我们现在哪里有那么多的钱为弟弟治病?”女孩喃喃地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说。

当宜生得知女孩是因为治疗费用太高,家里一时拿不出钱来才要走的时候,毅然决然地对女孩说:“你先住下吧,医疗费的事再想办法。”宜生知道她们这一走也许就不会再来了,既耽误了弟弟的最佳治疗时机,也会让自己失去了梦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就在眼前的她。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还是一时的冲动,让宜生做出了这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要帮这个男孩治病。

宜生找到了外科张主任恳求说:“收下这个病人吧,治疗费的事情,看看医院能不能给减免一点,要不然我先帮她们垫上。”

外科张主任非常不解地看着宜生:“这是谁啊?”

“我的一个亲戚”宜生谈然地回答说。

“我怎么不知道啊?”张主任压根就没听说过省立医院的谢院长在他们这个小县城还有什么亲戚。

宜生连忙说:“哦,你也没问过呀。”

病人收下了,宜生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就是制定手术方案,安排手术计划。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正术主要是在于改善患肢的长期废用或非生理性负重、软组织挛缩及肌力不平衡,防止畸形状态继续加重。根据力学原理,畸形矫正的首要目的为矫正力线,关节的应力重新得到合理的分布。对膝关节而言,是使合力线重新回到关节面;对足底而言,使足底平整,达到平衡支撑,行走方便,改善非生理性负重。

矫形手术的基本原则是矫正肢体畸形,重新分配有用的肌肉力量,以强补弱,稳定瘫痪的关节,建立新的相对平衡,等长缩短的下肢,最大限度地重建肢体功能。但由于儿麻患者年龄大小不一,瘫痪畸形各异,病理步态千姿百态,手术部位涉及全身运动系统,手术方法多达200多种。因此,具体的手术方法因人而异。例如同是膝关节无力的患者,有的只是作肌肉移位手术,有的则要作截骨手术。又如同是下肢不等长的患者,有的行患侧肢体延长手术,有的可行健侧肢体缩短术。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先制订周密合理的计划,再实施巧夺天工的手术。

专家会诊认为女孩弟弟的残肢虽然是由于脊髓前角细胞损害所导致,但感觉自主神经正常,通过微创手术的刺激和矫正,能唤起机体运动系统的潜能,使假性肌瘫痪得到恢复。术后患肢的血液循环、周围交感神经功能、下肢的泌汗功能和皮肤营养也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