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篇小说《世缘》七

 岁月凉烟 2023-07-15 发布于浙江

中篇小说《世缘》七

曹操性格上豁达开朗,大气磅礴,却不乏侠骨柔情,从他对自己的朋友加恩师蔡邕的女儿蔡文姬的关心与慈爱上,人们又可以看到叱咤风云的曹操至爱真情的又一面。

蔡文姬生于177年,比曹操小22岁,从年龄上是她的长辈。她的父亲蔡邕,字伯偕,是东汉末年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生在这样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

蔡文姬自幼母亡,一生三嫁,历尽坎坷,命运悲苦。

十七岁那年,文姬远嫁河东卫家。卫家是河东世族,她的丈夫卫仲道更是当时出色的士子,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的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当时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离开卫家回到老家。

董卓进军洛阳,把持朝政,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刻意笼络名满京华的蔡邕,将他一日连升三级,三日周历三台,拜中郎将,后来甚至还封他为高阳侯。董卓在朝中的逆行,引起各地方势力的联合反对。后董卓被吕布所杀。蔡邕也被治罪,虽然士大夫们多矜惜而救他, 但最终未能免于一死。蔡邕死后蔡文姬成了孤女。

董卓死后,汉朝军阀混战。羌胡番兵乘机掠掳中原一带,蔡文姬与许多被掳妇女,一齐被带到南匈奴。饱受番兵的凌辱和鞭笞,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来,这年她二十三岁,这一去就是十二年。在这十二年中,她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也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

蔡文姬被掳匈奴的这十二年中,曹操也基本扫平北方群雄,把汉献帝由长安迎到许昌,后来又迁到洛阳,曹操当上丞相。这个时候的曹操志得意满,时常想到青少年时期对他在各方面影响很深的老师蔡邕对他的教导。他想到老师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当他得知这个当年的女孩被羌胡番兵掠掳到了南匈奴时,建安十三年(208年),经过半生征战,曹操基本平定北方豪强,人们也过上相对安定的日子。这时的曹操随着自己年事已高,将自己的主要精力由征战豪强转而安抚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将军和恩师、朋友。

一日,曹操坐在府中院内歇息,看到自己成群的姬妾和孩子们其乐融融地生活着,猛然长叹一声。与他并排坐在院中的卞槿关切地问道:“夫君可是想起何事?为何如此长吁短叹?”曹操仰面朝天,带着无限愧疚的神情跟卞槿说:“现在朝廷太平,北方既定,人们也算是安居乐业,只是我的恩师蔡邕先生没有能看到这一天。”

卞槿也感叹道:“是啊,蔡邕先生夫人也早逝,一生只有一女,还被掠掳到了匈奴胡地,可是苦了这孩子了。”

曹操陷入久久的沉思,突然他大叫一声:“来人。”侍从应声来到他的面前。曹操吩咐:“去叫周近立刻来见我。”周近是曹操的贴身近侍,办事利落,对曹操忠心耿耿,深得曹操信任。周近很快到来:“丞想有何吩咐?”

“我派你做使者,立即携带黄金千两,白壁一双,到匈奴去把蔡文姬赎回来。这事非同小可,务必办好,一定要把人给我带回来。”

周近领命后,立即启程,前往匈奴。

经过几个月的一路风尘,周近到达匈奴,见过左贤王后,再见蔡文姬。周近将曹操决定赎回蔡文姬的想法分别告诉左贤王和蔡文姬。左贤王也算是通情达理,当听到周近说曹操感念蔡文姬是其父唯一骨肉,遂同意蔡文姬返回汉室。

蔡文姬多年被掳掠是痛苦的,现在一旦要结束在羌地的生活,离开对自己恩爱有加的左贤王,和天真无邪的两个儿子,也不知是悲是喜,只觉得柔肠寸断,泪如雨下。“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 在她却不能两全。蔡文姬在周近的卫护下回到故乡陈留郡,但故乡断壁残垣,面目全非,已无栖身之所。

曹操将蔡文姬接到相府暂住,由于曹操与蔡是世交,对文姬便以长辈自居。卞夫人对蔡文姬更是视为己出,疼爱非常,日常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蔡文姬虽说回归汉室,由于故乡已没有亲人,在匈奴十二年与左贤生的两个儿子又不能带回家乡,一个人生活得还是异常落漠,成天郁郁寡欢,卞槿见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夜深人静的时候,卞槿跟曹操胝足交谈:“文姬这孩子也够苦的,虽说你把她从匈奴接回来了,但她的两个儿子又不能跟她一起回来,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哪能有不牵挂的?”卞槿叹息着说道。

“当时接她回来时我也想到这个,但我觉得还是接她回来比与儿子分离重要。”曹操若有所思地说。

“夫君想过没有?你接她回来过多的只是从文姬归汉这个出发点着想,但你没有想到她回来后的日子是否过得舒心。”也许卞槿的话触及到了曹操的思想根源,曹操想了想说:

“你是不是想说,应该给文姬找个丈夫?”

“那是当然。”卞槿听曹操如是说,心里高兴,立即回应。

“文姬是蔡邕公的女儿,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她做我的妾,那样就有些不仁义了。”曹操语气肯定的说

“我也这样想过,但我倒不是说让你将文姬纳为妾,那样别人也会说你接她回来的目的是为了纳她做妾,如此,反而会让人误会了夫君的一片好心。”卞槿的话说得入情入理,曹操听得心领神会。

“照你说那应该怎么办才是?”曹操问卞槿。

“依我看,你将你身边还没有成家或是没有夫人的年青将军许一个给文姬不就是了吗?”卞槿说。

“是啊,我可是忙昏了头了,怎么就没有想到这层呢?”

在曹操的安排下,嫁屯田都尉董祀,这年她三十五岁。

坎坷的命运似乎紧跟着这个可怜的孤女,在她婚后的第二年,她的依靠,她的丈夫又犯罪当死,她顾不得嫌隙,蓬头赤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曹操正在大宴宾客,公卿大夫,各路驿使坐满一堂,曹操听说蔡文姬求见,对在座的人说:“蔡伯偕之女在外,诸君谅皆风闻她的才名,今为诸君见之。”

蔡文姬走上堂,跪下来,语意哀酸地跟曹操讲清她来找他的目的,在座宾客都交相诧叹不已,曹操说:“事情确实值得同情,但文状已去,为之奈何?”

蔡文姬恳求道:“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一命乎?”说罢又是叩头,又是痛哭流涕。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以蔡文姬的个性势必难以生存。于是,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追回文状,并宽宥其罪。

当蔡文姬为董祀求情时,曹操看到蔡文姬在严冬季节还这样蓬首赤足,心中大为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让她在董祀未归来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

曹操的诗词、文学也是振古烁今,这样的人就特别的爱书,尤其是难得一见的书。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说:“恩师在世时家中藏书可是让人羡慕。”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藏有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这时,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太可惜了,太可惜了啊。”

蔡文姬见曹操如此爱书,同是读书人,当然感触颇深。于是她告诉曹操:“丕相如此爱书让我深受感动。家中原来的藏书虽然没有了,但那些书我都读过,其中最为经典的四百多部书,至今我还能背诵。”当曹操听蔡文姬说还能背出四百部时,由深深的失望转而大喜过望,立即说:“既然如此,可命十名书吏到尊府抄录如何?”蔡文姬惶恐答道: “妾闻男女有别,礼不授亲,乞给草笔,真草唯命。”这样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部书,文无遗误,满足了曹操的好奇心,也可见蔡文姬的才情

蔡文姬自羌地归来以后在曹操的授意下嫁给屯田都尉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就蔡文姬而言,饱经离乱忧伤,已经是残花败柳之身了,再加上思念远在胡地的两个儿子,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是一位自视甚高的人物。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一些无可奈何的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免为其难地接纳了她。董祀犯罪当死,何尝不是在不如意的婚姻中所产生的叛逆行为所得到的结果呢?蔡文姬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因而卯足了劲,要为丈夫开脱,终于以父亲的关系,激起曹操的怜悯之心,而救了董祀一命。

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在感情上作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开始对蔡文姬重新评估,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生育了一儿一女。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

想不到一个博学多才的好女子,命运是如此凄惨,婚姻生活如此不幸。想不到雄才大略的豪杰英雄曹操如此重情义,惜人才。

建安十三年,曹操因连连征战,加上年纪日高,身体不好,常为偏头痛所困扰。作为曹操,深知人固有一死的道理。作为驰骋疆场几十年的大将军,也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曹操感念那些跟随、陪同自己南征北战的妻妾们,担心一旦他死后,世事垂浮,恐怕生计就有问题。于是,他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击败袁紹后,于邺城漳河畔大兴土木修建铜雀台。建安十八年,又在铜雀台南边建金虎台。次年,又在铜雀台北建冰井台,合称为“三台”。  三台建筑飞阁重檐,楼宇连阙,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因在主楼楼顶放置铜雀,故名铜雀台。

最初的铜雀台其实是一个文人聚集的地方。当时,北方的大批文学家,聚集在铜雀台,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慷慨激昂,抒发着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反映社会现实和百姓的悲惨生活,掀起了我国文学与诗歌史上创作的第一个高潮,造就了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建安风骨”。

后来,曹操自我感觉身体日衰,便让曹府的妻妾们住进了铜雀台,并对他的儿子和妻妾们颁布一道《遗令》:

“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住铜雀台,善待之。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余金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鞋履卖也。”

遗令告诉他的儿子们:我的这些妻妾们这辈子跟着我转战南北,都不容易,如果我有终一日不在了,你们也要安排好她们的归宿,要像我活着的时候一样好好的善待她们,绝不可轻慢了她们;我一生有些许积,我不在了,可分给她们,作为生活费用;曹操还告诉妻妾们:如果住在铜雀台,没事做了,觉得无聊,或是将来实在生活没有着落了,妻妾们也可学些针线活,比如学做鞋子,还可以编点丝带之类的物品,拿到市上卖些钱来养活自己。同时还严令所有妻妾,不要舍命陪葬。如果想念他可时常到铜雀台顶上,朝着他的陵墓方向看看,以解思念之苦。

曹操,一代英豪。当年的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何等的意气风发,能为自己的妻妾们想得如此周到,就是今天的人们也未必能及,也会让今天的女人们倍受感动。古往今来,无情未必真豪杰,多情总是感古今,这样有情有义的男人,古今有几人,女人们还能不喜欢?

曹操对他的妻妾们的这些遗言,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眷恋和对妻妾们深厚的情感,表达了他对妻妾们的爱恋和缠绵,体现了他对妻妾们的至爱真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