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篇小说《紫金港社区》58

 岁月凉烟 2023-07-15 发布于浙江

长篇小说《紫金港社区》58

因为一场旷古未有的疫情。原本人们并不熟悉的“健康码”“核酸”这两个说不上是医学名词,还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专用名词,从2020年初开始,竟成了人们常常接触甚至反复使用的熟悉用语。

也许很多人第一次知道“核酸”这词,是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时,从广播电视中听到看到的,也就知晓了“核酸”检测的作用和目的。

紧继“核酸”之后,就在武汉因为疫情封城后没几天,手机支付宝上多了一个条目:“健康码”,没过几天,手机支付宝上又多了一个“行程码”。

开始时,因为不了解这个“健康码”“行程码”是何物,很多人由于不了解而产生抗拒心理,不愿意在手机上生成属于自己的“健康码”“行程码”。天浩就是如此。

因为防疫的需要,后来,几乎全国各地绝大部分公共场所都需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才能出入。如此一来,不得不在自己的手机上生成“健康码”和“行程码”。

“健康码”,有一定区域性,以真实数据为基础,由市民或者有需要的人员通过自行网上申报,经后台审核后,即可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后来全国各地都有自己城市的健康码。这个二维码作为个人在当地出入通行的一个电子凭证,实现一次申报,全市通用。

2020年2月7日,杭州成为第一个“凭码出行”的城市,值得一提的是,在支付宝中,是杭州最早推出申报健康码的功能,全面实施人员通行认证管理措施,各类住宅小区、城中村居住人员进出小区需出示健康码。 一时间,健康码进入大众视野。这意味着,想要在小区、公司和停车场的保安面前畅通无阻,必须亮出这两个码,否则,无法通行。

抗击疫情是一场硬仗,健康码重新定义“抗疫”,“抗疫”是与时间赛跑,是与旧系统、旧规则的抗衡。

史无前例的武汉封城正式启动后,当时,全国各地的病例不断增加,恐慌情绪不断蔓延,城市大机器出现了口罩荒、防护服不够用、检测试剂数量有限等物资短缺现象。在此期间,切断传染源、查找疑似病人成为当务之急。于是,封街拦路、居家隔离,两天外出一次,社区工作人员要做的就是全力阻断人员流动和接触。

圣苑小区的大广场设有一个核酸检测点,每到核酸检测时间,人们自觉排好队,队伍依次向前进行着,井然有序。人们做完检测,领取出门标帖,立刻离开,不拥堆。

核酸检测整个流程是这样的:戴口罩、测温、扫码、一米线、登记、采样、检测,这一条龙工作的有序进行,只是辛苦了核酸检测点的社区登记人员和有关防疫部门的人员。

“大白们”穿着白色的工作服,戴着口罩面罩,认真熟练地操作着,每个人,用酒精先消下毒,取棉签,伸进每个人喉咙里,一阵戳动,取出来折棉签头,放进试管内,冰冷的酒精一次又一次的喷在戴着橡胶手套的手上,不知重复多少次?他们敬业的样子值得敬重。

“大白”,是疫情期间人们对医务工作者们的爱称,因为他们穿着白色的工作服大褂,因而得名。

志愿者们负责为需要的人们制作检测登记码。棠金翎、皇晓、晨曦亮、孙老师、张咚咚、陆爽爽、满金陵、戚彩兰、万山丽、洛筱月这些志愿者们都参加了小区核酸检测志愿服务。

正是有许多像圣苑这样的检测点,分别在不同的地方,为了疫情防控,构成了一道道保护线,守护着人们健康。许多医护人员,志愿者,党员无私的奉献着,他们是抗疫一线的勇士,值得可歌可敬。

在防疫的需要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安排下,最严峻的时候,每个人一天一检测,再后来三天检测一次,也有过短暂的一个星期一核酸。核酸检测点的工作人员要把准备工作提前做好,为的是让每一位来做核酸的人员高兴而来、安全而归。

圣苑的检测点,开始是露天的,后来撑起一把遮阳伞,再后来就搭起了一个小屋,还装上了空调。

有时天气不给力,本来三月里的杭州,应该是小雨淅沥沥的柔情飘洒,而有时天公不作美,成为了狂风暴雨袭击,但即使这样的恶劣天气,也丝毫影响不了核酸检测的进度。

只见每一把撑起的雨伞像三月里的不谢花,每一朵花下面的居民个个精神抖擞,积极参加。他们中年龄最大的有八九十岁,最小的才刚刚学会走路。至于那些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或是襁褓中的婴幼儿,都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配合到家进行检测。

常态化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这当然会给社区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刚开始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的时候,那段时间,社区每个工作人员都忙成了“三头六臂”。人员不够、手续繁杂、表格过多、数据不通,居民也有着非常差的体验。要知道,各层级上报,各等级之间诸多沟通环节,社区工作难度相当大。那么,健康码的横空出世实现了扁平化社会治理,以民众录入、平台数据核验、发放健康码、自动统计分析的形式让社区得到减负、市民实现安全出行。

面对疫情,面对繁杂的防疫事务,政务智能化,一道十万火急的考题。健康码切中的政务服务领域,让其具备了更为完整的生命力。的确,疫情会结束,但在疫情期间被激发的用户需求会被保留被延续,在线学习、在线问诊以及健康码的使用习惯会持续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推动物理世界的原子和数字世界的比特进一步产生连接力。此过程中,城市这个生命体也将逐渐走向成熟,政府的城市治理也将进入新的阶段。

健康码虽然只是一枚二维码,却包含了丰富的数据信息。除包含必要的个人基本信息外,背后还关联着相关部门的权威数据,这些数据经后台比对和综合判断后形成“风险提示”,进行赋码,为公众提供本人防疫健康信息相关查询服务。

“核酸检测”成了支持大数据的最具体行为。所以,社区要求所以居民人人都要进行核酸检测,全体社区居民自然积极响应。一是为了自身安全,再则是不进行核酸检测,哪都去不了,一时间,到哪里都要“刷码”公交车、地铁、商场、菜市场、医院等等,各类公共场所不刷码就进不了。

“您好,请出示您的健康码。”

疫情时代下,健康码已经成为出行必不可少的“通行证”。这项“疫”外收获不仅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更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有力科技手段。于是,人们习惯了每一天的扫码、亮码。但有很多的人并不明白健康码的作用和原理,认为自己的健康码是绿色的说明自己就是健康的,其实那只是它的一个基本功能。

健康码的作用不是为了证明你是健康的,否则也不会任由每个人自己申报身体状况然后上报,它其实就是类似一个电子身份证的二维码。它的作用除了报备个人健康外,主要是掌握你的行动轨迹,比如,你进商场超市、坐公交、地铁,乘飞机火车等等场所,会要求你扫你的健康绿码。

因为是电子设备扫你健康码,而不是人工看一眼,于是,你在某月某日某时段进入某个封闭空间的数据就被采集到系统数据库。由于扫码工作是在门口处进行,理论上只能知道你进入了哪个空间,至于你进入商场几楼或者在哪家店铺前面逗留,系统并不知道,也不知道你几点离开的。

于是,假如有个人被查出新冠肺炎确诊,那么把这个人的健康码行动轨迹从大数据系统中给导出来,比如说他某天去了那家商场,如果有人和他居然同一天去了同一个商场,但你并不认识他,也许擦肩而过,也许你在五楼端着爆米花看电影,而他却在一楼试鞋子。当然,同时间段还有几十几百的人都在商场内,也许是顾客,也许是商场售货员。

于是,通过系统后台数据库,把当天所有光临过逗留过商场的人的健康码通通都给升了一个级,比如,给你换个颜色,从绿色换成危险的黄色或是红色。你一看自己健康码颜色变了,就该明白自己进去的某个商场有人得新冠了,而且连累到你。

你看着自己的健康码由绿色变黄色或是红色,第一时间也许会感到六神无主,开始自认倒霉,因为你再也不能持着红色健康码出入小区随意上街采购或者出行了,因为这等于在你的脑门上贴上一道醒目的“与传染病患者有高密接触的危险者”标签了。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根据你的健康码个人信息,你对应的社区工作人员会如临大敌般,在众目睽睽之下来带你去隔离,不是居家隔离,而是集中隔离十四天。

隔离期间的所有费用全部由你自己承担。隔离期满后,能不被感染,挺过来的人,你的健康码会再度变回你喜爱的绿色,如此这般,循环反复,这就是健康码的作用。

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出版了《风险社会》的书,开门见山地指出:当今人类社会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由此,他首次提出现代社会本质上是一个风险社会,如何管控风险、在众多不确定性之下作出决策,这是城市治理的长久命题。

2020年初的那场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漏斗,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进行了严格的筛检,最终存留下来的都是时代的必需品。

新冠病毒传播太凶猛,世界多国连番失守,那些超级大都市繁华的表皮之下,隐匿的脆弱和不安被逐渐暴露。很快,疫情防控成为了多国多地城市治理能力的大试验。

疫情存在,生活还得继续,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人口流动带来的隐患不可忽视,复工的资格确认、疫情的继续监测是重中之重。于是,健康码成为了这期间的一个最重要的物种。

“健康码”这个作为疫情期间被“赶制”出来的产品,是防控时刻恰到好处的改良,亦被认为是现代城市公共卫生医疗系统升级的新方案,可以说,健康码与疫情的紧张程度密不可分,是各地严峻的抗疫势头与复工复产的刚需推动健康码迅速流行了起来。

有人会问,为何2003年的“非典”时期没有健康码、行程码这种产品呢?其原因不仅在于那个时候国内大互联网平台还未真正建制,缺少大流量产品,更在于近十多年是国内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爆发的时期。加上各地政府普遍对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接受度提高,为健康码普及提供了土壤。

经过前后近三年的核酸检测,让人们明白了一些道理,要想杜绝新冠病毒的蔓延,除却必要的核酸检测,还有就是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出门戴口罩,不聚集,常通风,勤洗手,一定要做好个人卫生,加强防范。

疫情漫延了三年,三年的时间里抗战在一线的是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他们用无私奉献的精神顾大家舍小家,发挥着大无私的优良的民族传统和爱国精神,作为普通居民都为此感激不已,说不完的千言万语,赞不尽的光辉史迹。

多年后,这一定是一部充满爱心大无畏精神的历史史迹,可爱的白衣战士,辛苦的社区工作人员,为反复无常的病毒防疫一直在做着功不可没的贡献。

太阳出来了,国人总是相信那句话“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