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联大炮帮忙,老常打破惠州800年从未被攻克的神话

 问道武当山人 2023-07-15 发布于广东

苏联大炮帮忙,

老常打破惠州800年从未被攻克的神话


【1 惠州古城城门外挑水的居民】

1*

苏联鼎力相助,革命军第二次东征

1925年1月,国民革命军发起第一次东征,2月15日攻破淡水,随后一路高歌猛进,拿下潮汕地区和兴宁等地,但是随着6月份,杨希闵、刘震寰在英帝国主义和段祺瑞、唐继尧等军阀的支持下,在广州发动武装叛乱。广东形势危急,东征遭遇重大挫折。面对挫折,苏联加大了援助力度,仅仅1925年援助的军火就价值56.4万卢布,这些钱给成立之初的国民革命军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由于国民革命军训练有素,武器装备相对杂牌军阀更为先进,最主要的是外省军阀派来的军队缺乏组织调度,所以在革命军回师广州后,很快将广州叛乱平定。

经过几个月的整肃,广州局势日趋稳定,革命军得到了富庶的珠三角地区巨大支持,很快具备了再次革命的能力。1925年10月6日下午三时,东征总指挥常凯申率领参谋团正式出发,奔赴前线,指挥第二次东征。


【2 1925年第一次东征合影】

1*

大炮发威,攻克八百年未破之惠州

虽然以最高指挥官身份统率三军作战,但是,常凯申的内心却充满焦虑:经费捉襟见肘;各部官兵参差不齐;且深恨“粤人不明革命本旨,党员多怀排外反党之心”,甚至感到“凡所目见,无不令人伤痛”,以至于生出“几以国人萎靡不振,皆为可杀”的愤慨。

出发的前一天,他发布文告,痛揭军官弊端,诸如不够爱民甚至扰民,苛待士兵等等,途中,因行李无人照料,即暴跳如雷,令人不寒而栗。直到10日,接到何应钦纵队已占领惠州城外飞鹅岭的报告,心方为之慰。


【3 惠州西湖,远处为城墙】

10月10日晚八时,常凯申进驻博罗县署,命人将东江宣抚使骆凤翔召来,咨询说:“今次东征,第一个目标即是惠州城,你曾经任过杨坤如的参谋长,对于防守作战,你是有办法的。相信你对于攻击惠州城,也一定有办法。”

骆凤翔说:“惠州乃东江门户,易守难攻,有宋以来,从未有攻破惠州城的记载!以我的观察,如果集中炮兵于北门外,让炮兵火力发挥效能后,以步兵配合冲锋;另以一部分兵力,向南门佯攻,以分散敌人之目标与兵力,必能一举攻下。”


[4 黄埔时期的常凯申]

由于当时黄埔的联俄联共政策,苏联派出大量军事顾问,并且对国民革命军提供大量军火支持。在攻打惠州城时,利用四门苏联大炮集中轰击惠州城墙中较为薄弱的一段,十几发炮弹下去,通过成功将城墙轰塌,在共产党员陈赓等人的带头奋勇拼杀之下,终于攻破这座千年古城。

在夺取惠州之战中,是立有殊功的第4团某连连长。第4团是由黄埔军校学生组成的,12个连长都是共产党员,战斗力特别强。在激战中,陈赓身先士卒,率领部队攻上城头,敌兵子弹的碎片曾打中他的左脚,他拔出弹片照旧冲杀。因此,在东进途中,常凯申把陈赓带领的连队调到了东征军总指挥部担任警卫。


[5 惠州城的东新桥]

1*

一朝兵败欲自杀,“飞毛腿”勇救常凯申

东征革命军攻克惠州后士气旺盛,兵分三路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敌军闻风丧胆,一败再败。军阀陈炯明退无可退,不得不将部队收缩在陆丰与五华之间的华阳地区,拼死一战。

由于突然取得接二连三的胜利,常凯申一时间信心满满趾高气扬,忘记了穷寇莫追的道理,一路追击陈炯明主力抵达惠州东部的紫金、河源地区。10月26日,常凯申和总指挥部随第一总队第3师谭曙卿部到达了紫金县龙窝圩。

次日,谭部主力从龙窝圩出发,向五华县华阳圩发起进攻。林虎军的黄任寰率领上万兵力据守在此,准备依靠构筑起来的坚固工事,与常凯申决战。在部队行进途中,侦探人员已探知上述情况,向蒋、谭报告。


面对侦察兵的报告,常凯申信誓旦旦地说:“敌人所修工事,只是为了掩护退却之用。”随即指挥大军继续冒进。结果,双方一接触,一场恶战立即展开。由于敌兵人数众多,谭曙卿师处于劣势,抵挡不住。常凯申严令谭曙卿:“坚决抵抗,不准退却!”谭曙卿本来就才能平庸,手下一溃退,顿时就无法控制局面,官兵纷纷溃逃。

面对溃败,常凯申火冒三丈,亲自跑到前线去督战,可是第三师大部分是乌合之众,非但没有反败为胜,反而丢盔卸甲、全面溃散。心高气傲的常凯申接受不了失败的现实,拔出手枪就要“杀身成仁”。

这个时候,警卫连长陈赓及时出手制止了常凯申,为了稳定常凯申的情绪,情商极高的陈赓这样安慰他:“第三师毕竟不是黄埔军,第三师的军官也不是你的学生,他们的战斗力自然会差一些。”

陈赓这番话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变相告诉常凯申:第三师的失败不是你的过错,你带出来的黄埔学生兵还是很能打的。也许是陈赓的话起了作用,或者是常某人本来也没有自杀的决心,他自然而然地收起了手枪,不再嚷嚷着要自杀了。


【7 惠州文星塔】

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折腾,常某人居然全身哆嗦,连路都不能走了。眼看敌人越来越近,紧要关头,陈赓背起常凯申就跑,一口气跑出了3、4里路,终于甩开追兵,把常凯申安全地送过了河。

安顿好常凯申后,陈赓又连夜为他送信,一夜步行了160多里山路,日夜兼程,直至第二天中午把信交到何应钦和周恩来的手上。

陈赓就这样救了常凯申一条命,并因此在东征军和黄埔军校引起了轰动,得到了“飞毛腿”的称号,而且一众师生都认为,这个个子矮小的湖南人飞黄腾达的日子就要到了……

【8 1932年惠州水东街】

1*

800年未破之惠州,神话OR笑话?

其一:南宋末年,惠州投降元朝。1276年12月初面对元军压迫,身在韶州和广州的南宋两个皇室宗亲先后逃跑,13日广州只能向元军统帅吕师夔投降。广州沦陷后,1277年正月,循州(惠州)、潮州、梅州也相继向元军投降。

其二:元朝末年,惠州投降明朝。1368年正月,朱元璋派兵平定闽越,部将廖永忠二月从福州出征,三月进抵潮州向广东军阀何真招降,何真自知不敌,很快便奉表以降,广州、惠州、循州(主要在今梅州河源等地)等州郡不战而取。

其三:明朝末年,惠州投降清朝。1650年耿精忠、尚可喜攻打广州的同时,在惠州的惠州总兵黄应杰、岭东道李士琏在潮州的潮州总兵郝尚久都向清军投降。

【满清大军追击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