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好奇过为何我国的计量单位两与斤之间的换算,为什么不是以十进制进行换算,反而是1斤等于16两这样进行换算。无独有偶,筷子的长度也不是一个整数值而是7寸六分,这到底又是为什么呢? ![]() 其实这一切都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1斤为何是16两其实关于这16两为1斤,从古至今留下了许多的说法。 其实,首先我国的传统计量单位中包括斤、两、珠,除了我们所熟知的1斤等于16两,还有一个1两等于24珠。 ![]() 而这个“珠”计量单位又从何而来呢? 这就要从千古一帝秦始皇说起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另外他还统一了整个华夏大地的度量衡。 ![]() 秦国建立初期,各国钱币混杂,重量不一,征收赋税时各地的计量完全不统一,导致秦国的财政管理,出现了极大的困难。 同时由于各种钱币计量单位沿用六国旧制,导致六国百姓皆只知六国而不知秦皇。 ![]() 所以李斯便进言始皇帝,请求仿照商鞅时期的做法,统一整个秦国内的度量衡,以达到管理财政同时稳定民心的作用。 这时中国历史上第一种全国统一的钱币应运而生。 ![]() 圆形方孔的“秦半两”就此诞生了。因为一年分为12个月,所以就把一枚钱币的重量定为12珠,以此作为钱币的基本单位,同时又因为1年有24节气,所以便以24珠为1两。至此中国沿用了数千年的计量单位的地基,算是打好了。 ![]() “珠”这个单位完全可以称之为整个中国古代计量体系的地基,从秦朝秦半两12珠钱,到汉朝的五铢钱,再到唐朝之后各种通宝,珠这个单位一直都在使用。后来随着宋代开始出现纸币的原型,“珠”这个计量单位,开始逐渐退出了历史的大舞台。 随后便是“两”的进阶单位“斤”了,其实这个有好几种说法。 ![]() 第一种便是流传最广的说法,源自唐贞观年间所编纂的《律历志》,根据此书记载,地分四方,东西南北;天分四季,春夏秋冬。故以四与四相乘得到16,所以1斤等于16两。 ![]() 是的你没看错,乘法在秦朝时期就已经比较成熟了了,所以这个说法也挺有道理的。 ![]() 第二种说法那就涉及到玄学了,据说16两这个进制与《易经》有极大的关系,《易经》总共包含了64卦,每一个卦又存在6爻,若果我们将卦变为爻,那就是以6乘以64,即为364。同样的,如果将1斤换算成珠,也正是16两乘以24珠(1两为24珠)等于364珠。 ![]() 虽然这个说法,就带上了易经玄学的色彩。但也是因为古人对于玄学崇拜的一种印证。一斤等于364珠和《易经》的364爻完美契合,古人认为这就是最完美的。 最后还有一个民间,比较接地气也比较浪漫的说法,古人观天象,划分了星系,其中便有北斗七星、南斗六星以及福禄寿三星。 ![]() 在神话传说中,北斗七星七位星君分别为司命、司禄、禄存、延寿、益算、度厄、慈母,可以说北斗七星承载着中国人对于生活最美好的向往。 ![]() 而南斗六星君则与北斗七星君类似,掌管着世间人类的祸福。 福禄寿三星,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三颗星代表着人这一生的三种美好期望,即福禄寿三全。 ![]() 为什么民间会将1斤等于16两和星象联系起来呢? 其实在当时的人们和当今的我们一样,饱受缺斤短两之苦,所以啊古人便把16两分别对应一颗星辰,你缺一两就是少一份福,你缺的越多,你的福报就越少。希望借此来从思想上,遏制那些缺斤短两的卑劣行为。 ![]() 其实不管是哪一种原因,1斤等于16两,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是中国文化留给华夏子孙的一份独家记忆,承载了无数中国人的梦想,或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亦或是福禄寿三全,幸福美满。 直到今天,“两”这一单位依旧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里,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筷子长7寸6分中国人使用餐具的历史据说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而筷子则是中国从许多不同餐具进化而来的。但是我们老祖宗规定筷子的长度必须是7寸6分,这是什么原因呢? ![]() 5000年前生活在黄河长江流域的华夏先祖,就已经有意识的用石头或者兽骨磨制成一头凹陷,类似于勺子的餐具了。 ![]() 到了夏商两周时期,叉子,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主要餐具,曾经在一座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就曾出土过大量的青铜制成的叉子。 当然有传说也描述筷子最早出现在大禹治水时期,为了方便便直接砍掉树木的枝丫当作餐具,夹取食物。 也有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筷子的是商朝的纣王,在一些故事中描述其曾使用过象牙削制而成的筷子。 但这些故事并没有实物的佐证所以,真实性有待考究。 到了秦朝,首次出现了筷子类似的餐具,此时华夏的餐具文化已经非常发达了,秦朝时期的人已经学会了多种餐具搭配使用。 ![]() 可以这样说,现如今西方所用的刀叉都是我们的祖先玩剩下的,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刀叉吃饭不方便,这才进化出了筷子,这一餐具。 ![]() 而筷子大概是起于秦朝,而兴于汉朝。在汉唐时期筷子则被命名为箸,诸如李白的“停杯投箸不能食”中的箸便是筷子。 而大家也应该注意到了超市所售卖的筷子的长度基本大差不差,都是一个长度,也就是7寸六分。 ![]() 那为什么会有人将筷子规定为7寸6分呢? 其实小小的筷子里蕴藏着古人巨大的智慧。 首先中国筷子的形状多为上头圆,下头方,圆的那头为天,方的那头为地,这样的形状正是寓意着古代的天圆地方的思想,同时也暗含了民以食为天这句话。 ![]() 同时当一个人在使用筷子时,便组成了一个一直被人们所推崇的体系即天地人合一,这也表明了古代对于吃饭这件事的重视程度。 同时还有一种说法,筷子其实也藏着卦象,当我们使用筷子时,会用圆的的那一头朝下,方的那头朝上,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坤卦在上,乾卦在下,寓意着地天泰卦,象征着生活和顺通达。 ![]()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时候一些老人在看见你倒着拿筷子时,会直接一筷子敲过来,因为顺着拿,是大吉大利的卦象,但倒着拿,那就指不定是什么卦了。 ![]() 同时,在许多的传统习俗里,筷子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最为重要的便是我们祭奠先人时,所必备的便是筷子,反正我是没见过用勺子或者刀叉来祭奠先人。 而7寸6分,则指的是人所包含的七情六欲,“喜怒忧思惊恐悲”以及“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 ![]() 当我们掌控着手里的筷子时,也就意味着我们掌握了自己的七情六欲,这也是古人时刻在提醒使用筷子的人,不要被情欲所烦扰。 但是,也有人对于这个7寸6分给出了不同的意见。 有的人认为,在仔细将7寸6分进行换算后发现7寸6分其实就等于25厘米左右,对于一根1米长的料子而言,一跟料子恰好做成两双筷子,这只是为了节省材料才把筷子做成7寸6分的。 ![]() 而且古代匠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他们大多也没有什么学识,哪会考虑什么七情六欲啊,能吃饱饭就行了。 但其实不管是怎样,筷子确实蕴含了许多古人对于生活的思考以及对于自身的一个反省,展现的是古人在迷茫时对于自己身边事物的考量,同时也将自己许多的美好期望融入进了这小小的一双筷子中。 一双筷子承载着无数中华儿女的家国情结。也是华夏几千年历史的载体。 小小一双筷,七寸六分长,一边是故乡,一边是历史。 结语 ![]() 其实,诸如筷子的七寸六分又诸如16两为1斤,这样的包含华夏民族智慧的事物与例子还有许多。 它们都承载着无数先辈对于美好生活和未来的追求。 承载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应了解这些东西背后的故事,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或许并不起眼,但是他所承载的是无数华夏先辈的智慧、勤劳与朴实,这些东西是我们与我们的祖先交流的唯一媒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