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厕所时,发现尿液发黄?劝告:平时尽量注意这几点

 快乐就好949 2023-07-16 发布于湖北
有的人在年龄大了之后,患上了严重的慢性病,当他们生病的时候,他们的身体就会向他们传递出一系列的信息,比如说,他们的尿液会变成黄色。

不知道你们是否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到尿液的变化,早上排尿的时候,会发现尿液是偏黄色的,而且有股难闻的异味儿,这是为什么呢?或许与这几点有关系。

01、肾功能异常

饮用的水,一部分会被消化道消化,一部分会被肾脏过滤,随后会随着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脏器,以保持人体的正常功能,而多余的水则会被膀胱排泄出来。假如肾功能降低,就会出现尿液发黄、有异味、尿频、尿急等情况。

图片


02、肝脏病变

肝脏是人体的“清洁器”,是人体重要的解毒消化器官,如果肝脏出现了问题,还会对身体的其它器官造成一定的影响,肝脏和肾脏是“两兄弟”,肝脏病变会导致尿液出现异常。
尿液和肝脏也有一定的关系,体内的水和其它物质都要经过肝脏的代谢和分解,最终生成尿液,因此如果尿中有不正常的情况,就有可能是由于肝脏病变引起的。

图片


03、缺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内有40%-70%的水,水对身体各器官的正常运转起着重要的作用,身体内的水缺乏会引起尿液发黄、有异味,这时就要及时补充水,人体缺水也有可能会引起肝火旺,小便发黄,平时要注意多喝水。

04、药物影响
如果身体不舒服,一般可以服用药物进行治疗,不过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某些利尿剂,会引起尿液的改变。

05、睡眠不规律
人一生中有1/3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只有在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时,器官才能够修复,身体才能够健康。

夜晚被称为人体的“黄金期”,在这个时候,人体的每一个器官都在休养生息,为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备,如果身体得不到好的休息,尿液也会出现问题。

图片


如何预防肾脏疾病的发生?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对于肾脏健康至关重要。减少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摄入,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低脂蛋白质的摄入。同时,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要充足。

图片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导致慢性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定期监测血压并保持正常的血压水平。如果血压过高,应积极接受治疗、控制血压。

控制血糖:糖尿病是导致肾脏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如果您有糖尿病,务必积极管理血糖,并与医生合作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

限制药物滥用:过度使用某些非处方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损害。遵循医生关于药物使用方法和剂量的建议,并避免滥用药物。

避免过度饮酒:长期过量饮酒会对肾脏造成损伤,因此应限制酒精摄入量。

图片


不吸烟:吸烟与慢性肾脏疾病风险增加相关。戒烟或减少吸烟量可以降低患肾脏疾病的风险。

图片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肾功能检测。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潜在的肾脏问题,可以减少并控制疾病的进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