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德纲《过得刚好》背后的心酸

 行歌Singel 2023-07-16 发布于上海


我拿相声如命,我希望它能好起来。

文 / Sarah萱草悠悠

小时候的春晚,最爱的节目是小品,那是个“赵本山叱咤春晚舞台,等着盼着看倪萍的年代”。

然而,那时候的相声仿佛是过来凑数的,没什么期待,没什么新奇,仿佛永远都是那个不咸不淡的存在。


不知道从何时起,相声突然变得好看好听好玩起来。仔细回想,真正开始重新关注相声,应该是源于郭德纲的那句“磨掉半个大胯”。

郭德纲的相声幽默,风趣,贴近生活,每每听起来都会让人快乐不已。不过,人一旦成名,争议也就来了。

爱他的人爱得要死,恨他的人恨得要命。有人说是郭德纲拯救了整个相声界,也有有人说他的段子低俗,没品位,火极一时不过是个泡沫,时间一久分分钟爆裂消亡。

当我有幸拜读了郭德纲老师的《过得刚好》一书,我才发现了一个名人光彩背后的心酸故事,进而了解到了一个“知恩懂义,视相声如命的人”。
 01 
九岁说相声,三次进京,成名前的苦熬苦掖

生于天津的郭德纲,父亲是警察,母亲是老师。天津是个相声窝子,茶馆、剧场遍地都是。

父亲执勤时就常常把他放到小剧场,年幼的郭德纲在相声的熏陶下逐渐长大,九岁时就已经会说相声了。

十几岁时,郭德纲三次进京。不过,前两次只做了短暂的停留,直到1995年第三次进京,他才最终留了下来。


住在通县北杨洼的郭德纲坐在马扎上写剧本,门外是房东催房租时粗鲁的砸门声,尽管住的是最廉价的出租屋,房租却还是成问题。

20世纪90年代的郭德纲,在茶馆里说书说相声,茶馆的墙上贴着红纸条:听书每人二元。

为了糊口,他在一个破行头烂桌椅,舞台简陋的地儿唱戏,一场六元,观众叫一次好五毛,这一唱就是三年。

他懊恼过,彷徨过,看着万家灯火也曾偷偷地流过眼泪。在相声事业每况愈下的大环境下,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热爱。

他坦言:“我拿相声如命,我希望它能好起来”。

 02 
继承创新,创办德云社,相声终迎来花团锦簇、灯彩佳话


郭德纲说:“想要说好相声,就要做到“六成老技巧+四成新理念+天赋+勤奋”。那些诋毁传统,妄言创新的人,才使得相声进入了尴尬的境地。”

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郭德纲发现,要想破局,让相声起死回生需要做到两件事:①先继承再创新②把相声搬回剧场。

说相声就像是过日子,需要今天买一个冰箱,明天买一个洗衣机,隔三差五的添些家什。但是,如果今天拿走一样卖了,明天又倒走一个没了,这就是败家了”。


传统相声中有一千多个段子,前辈历经岁月总结,现成的技巧和包袱。所以,要在高度还原传统相声的基础上再去创新,如果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摒弃了,即可惜又愚蠢。

郭德纲师从侯耀文,在演出之余四处拜访相声名家,学百家之长,在继承传统相声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使相声起死回生。

郭德纲创建德云社,把相声带回剧场,毕竟一个四五十分钟的相声段子仅靠电视上的几分钟的确有种无法施展的感觉。

最终,他在继承传统戏段的基础上,老戏新说,从小茶馆说到了德云社,从一个观众的尴尬到场场满座的火爆。

 03 
郭德纲的爱恨情仇


郭德纲与师傅侯耀文师徒情深,当年收徒时,侯耀文先生就不顾反对,力排众议。后来无论是在相声的研究上还是生活上都对郭德纲提点有佳。

师傅侯耀文去世时,郭德纲悲痛欲绝,嚎啕大哭,去世后师傅的遗像就一直在德云社的后台,红烛黄绫香炉的供着。

每逢初一十五郭德纲都会携众徒弟跪拜。因为侯先生爱吃面,所以每每吃面,都要奉上一碗供在像前。

郭德纲与师傅父子情深,对于搭档、朋友、徒弟更是亲如一家。郭德纲说:“德云社不是最了不起的团队,但有一点值得肯定,我们是一家子,过的是日子。”

当然,有爱就有恨,有情就有仇。所谓:“高处不胜寒,堤高于岸浪必摧之。”

郭德纲火了,同行们无尽的谩骂也随之而来,对于这“骂”,他不急不躁,总是以自己独有的郭氏幽默来化解。

“终于又看到骂我的美文了,我觉得,我人生的一大公益事业就是解决了一大批流氓的再就业问题。”

  写到最后:

《过得刚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草根艺人的成名之路,从坎坷心酸到光彩照人。

然而,这光彩的背后却是不为人知的艰辛和苦痛,是“视相声如命”的热爱与坚持;是面对恩师朋友的情深意切,更是面对同行谩骂的幽默与心酸。

试问哪一个成功不是过往的苦熬苦掖才换来今日的花团锦簇、灯彩佳话?
所以热爱、坚持、一路向前、无所畏惧生活才会《过得刚好》!(完)

*作者介绍:爱孩子、爱读书、爱烹饪的85后宝妈

图片来源:Pexels
编辑微信:singelzhi202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