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永乐大典》是否还有机会重现人间?

 昵称I2bjmDlg 2023-07-16 发布于江苏

这里有你喜欢的温暖

这是『画如烟』的第207篇原创推文

《永乐大典》这一套书是朱棣让解缙作为总编纂,历经六年(1403-1408年)编写完成的典籍。

这套书汇集了明朝之前历朝历代的各类书籍,是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涉及到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百科文献等。

全书2293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册,共计3亿7千万字。

了解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朱棣是武将出身,打了一辈子的仗,可以说是一介匹夫,但是他为什么要去做编书这种文人做的事?

朱棣本人就是一个勤于执政的人,在位22年基本上就没有休息过,因为年轻时候读书少,所以在他当了皇帝后经常读书。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皇帝读书也是一样。可以说,谁甘愿做一辈子的匹夫呢?

朱棣后来想修书,不是因为他突然出现这个想法,而是他老爹朱元璋在位时候就想修了,只是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进行下去。

到了朱棣当皇帝,修书这项工程又重新启动,因为这样的旷世书籍如果能编修出来,一定能够青史留名!

1.

当时总共召集了147人,解缙作为总负责人,不到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全书的编修工程,并取名《文献集成》。

本来是一件众人皆乐的喜事,但是到了朱棣这就不行了,朱棣看了书的目录非常不满意。

原因是解缙编写的内容都是经史子集这些经典名录,基本上是在儒家思想基础上收集的材料。

可以理解成解缙收集的书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像当时的一些抨击朱熹《程朱理学》的书都被解缙给去除了,因为朱熹这样的大思想家曾有被朱元璋作为先祖过。

抨击朱熹不就是反对朱元璋嘛,这样的书出现,解缙哪肯放进去,被皇帝看到除非不要脑袋了。

偏偏不然,朱棣这人对于各类书籍并没有所偏好,也没有所厌恶,他要的是一个字:全!

朱棣下令,所有修书的人回去重新调整思想,必须要编一本集古今各家之大成的全套之书,不管好书坏书,全部给放进去。

当时朱棣还排了一位监工姚广孝,姚广孝是什么人,一个和尚,但这个和尚不简单,号称天下第一谋士,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之学,还懂军事,帮助朱棣夺得江山。

这样的人作为监工,谁还敢怠工。除了姚广孝,朱棣还叫了五个翰林大学士以及二十位翰林官员帮解缙编书,这就是编书的一群骨干。

2.

光靠骨干还远远不够,朱棣又下令在全国各地收集最优秀的人才,当时选上来2190多人一同参与这项大工程,还能动用南京文渊阁当中所有的皇家藏书,再把全国搜集上来的书籍全部放进《永乐大典》中。

到了后来,编书的人直接达到了2万多人,再到后来参与誊写、摘抄的人员更是不计其数。

当然编书也是个好差事,管吃管住还发工资,比起做个穷苦老百姓,每天下地干活还要自己做饭好太多了,当时全国各地的精英都汇聚到北京,这文人阵势简直空前绝后。

五年之后,这本书的编写工作全部完成,并且交给了朱棣,朱棣很满意,改用的自己年号“永乐”作为书的名字《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总计11095册,每一册书长50公分,宽30公分,在我们上学中还真没见过这么大的书籍,这么大的书放在一起,可以想象《永乐大典》内容是有多庞大,如果要把这些书全部装起来,比一般的图书馆都要大。

像《大英百科全书》在《永乐大典》面前就是弟弟,还晚出现了300年,3.7亿字全是文言文写的,如果翻译成现代语言,估计20亿字都不够写。

至于《永乐大典》到底价值在哪里,我估计很多人都说不出来,原因是这套书已经属于残缺不全状态。

对于这套书,除了研究古代历史文学的人研究之外,在当代我想没什么人愿意去了解。

3.

在2020年7月法国拍卖过两册永乐大典,最后成交价6500万人民币,两册的价值就已经是天价,可见《永乐大典》的价值远远不是用钱来衡量的。

《永乐大典》价值在于收录的书多,像先秦、汉唐、两宋、元朝的大量书籍都尽数收进去了,甚至很多在元朝就已经丢失的书籍还能在明朝重新找回来,放进了《永乐大典》。

小说、医书、阴阳、算卦、天文地理、戏剧、农业、工程等各种书籍,只要是带文字的全部摘抄,而且是原封不动的摘抄,最大程度保持书籍原有的面貌。



所以《永乐大典》不光收录的书多,还尊重了原作者,这和乾隆年间纪晓岚主编的《四库全书》完全不一样,《四库全书》对收集的书籍做了大量删改,而且推崇儒家内容,所以收录的书籍只有《永乐大典》的一半。

而且《永乐大典》誊抄字体也非常工整漂亮,装裱华丽,纸箱用料更是顶级,一直保存到现代已经500年了,字迹依然历久弥新。

何况我们看到的还是嘉靖年间的副本,是当时徐阶等人组织重新誊抄制作的版本,副本参照了正本,副本传世都令人叹为观止,更别说正本了。

永乐大典里面的字有大有小,有红色、黑色字,边框用红色墨水勾勒,还有大量的图画,工程机械结构图,作者,书籍来源,都清晰标注上了。字体更是使用了欧体字,整体看上去瘦劲十足,让阅读者不会太累。

光这些字和画随便撕下来几张都可以成为传世宝藏,因为全是当时顶级的书法家、画家一笔笔勾勒出来的,再配合纸匠共同装订。

书中不允许有一个错别字,不允许潦草,规定书写者每天只能写三页,只能慢不能快,所以最大程度保证了书的质量。

当然也不是说按照朱棣讲的一字不改原则,原作者写的错别字适当做了修改,还有其他地方有少数字句有改过之象,可能是有意可能是无意,不过瑕不掩瑜,《永乐大典》之前不像《四库全书》去恶意篡改原作,至少尊重了原文原作者。

我也不是去刻意贬低《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同样是中华文化难得可贵的财富,但是乾隆本人因为修书而搞文字狱,去焚毁了大量书籍,这是中华文明史上的巨大损失,这是值得批判的一面。

4.

那么,这么伟大的书籍,现在还存有多少在世?

南京博物馆收藏了一页,成为了镇馆之宝,因为这一页是正本!其他的几百多册分散在全球各地,但都是嘉靖年间的副本,正本早已荡然无存。

朱棣看到《永乐大典》修完之后,没多久就驾崩了,而这套书在后面的几任皇帝中并没有被讨好,一直放在藏书阁,直到嘉靖年间才又被翻了出来。

嘉靖皇帝朱厚熜对这本书是爱不释手,放在枕头边没事就会翻看。当时整套书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原始稿,一个是成书的正本。原始稿在南京文渊阁收藏,后来文渊阁失火,原始稿被焚毁;正本则被朱棣搬运到了北京,天下仅此一套。

嘉靖时期三大殿着火事件发生,也是严嵩失宠、徐阶得宠的时期,朱厚熜一天下三四个圣旨,务必把《永乐大典》给抢救出来,值得庆幸的是书全部保存下来了。

朱厚熜对《永乐大典》的喜欢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他宁可抛弃宫殿里的金银珠宝,也不愿丢了这套书籍。

为了防止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朱厚熜命令徐阶作为带头人,把《永乐大典》再誊抄一个副本。

徐阶本来想自作主张把《永乐大典》目录重新编排一遍,再改改弄弄,能把书修得更完美,还能青史留名。

结果,等他到了宫中翻看的时候,叹为观止,解缙的编排完美无瑕,根本没有给后人留有机会,徐阶只好原封不动让人誊抄了一遍,这就是后来传世的嘉靖副本。

清军入关,明朝灭亡,《永乐大典》全套书就被清朝接管了,当时有大臣们进藏书阁借阅书籍,看到了这一万多册全书,就心动了,开始有人偷偷带出去一两本,到康熙时候,书直接少了一千多本。

雍正到乾隆时期,书就被人一直偷窃,当乾隆让纪晓岚修《四库全书》参照《永乐大典》时候,书相比康熙年间又少了,剩下9881册,其实大家心知肚明,都是大臣们偷的,没办法去查。

编《四库全书》时候,剩余的《永乐大典》确实一本没再少过,但是等编完后,《永乐大典》又开始今天少一本,明天少一本,到了光绪年间整套书剩余不到5000册,后来再查,又少了800册,其实都是翰林院学士偷的,谁都想收藏一两本,书实在是太珍贵了。

这些被偷的书就进了民间,一个官员家族不可能一辈子辉煌,也有没落的时候,子孙后代就变卖家产,把《永乐大典》就卖出去了,洋人很喜欢啊,十两银子一本。

屋漏偏逢连夜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永乐大典》又遭殃了,义和团攻打英国使馆时候,清军也有参与,但是不敢和洋人闹得太难看,其中有个小兵想了个馊主意,火烧翰林院,当时翰林院和英国使馆挨着。

火是点着了,但是翰林院收藏的书不计其数啊。房子着火,书也跟着着火,但是这火并没有往英国使馆方向,反而是翰林院越烧越旺。英国使馆的人前来救火,救火的时候发现不少好看的书就顺走了,今天在大英博物馆就可以看到《永乐大典》。

除了英国人顺走,现场看热闹的老百姓也是你顺一本,我顺一本,《永乐大典》就被拿得七七八八。火救下来之后,清军把幸存下来的一些书拿过去垫凳子脚、擦屁股、当枕头,在战乱时代,国宝根本就不是国本,没多少人在乎了,能活下来都不容易。

民国时期,《永乐大典》只剩下64册,可悲可叹。

到21世纪的现代,《永乐大典》存世也就400多册,国家也在努力在全球、全国各地收回残卷,难度可想而知,像国家图书馆目前收藏了266册,但是和当年的11095册相比,连4%都没有。

这其中很多都是海外学者,海外华人华侨花重金买回捐赠给国家,还有一部分是苏联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归还的。

5.

而所有发现的《永乐大典》残卷全是嘉靖年间副本,而传世的永乐年间正本是一本没有,那么正本到底去了哪里?一万多册一本不剩?

现在部分明史研究专家认为,李自成大败清军时候一把火烧了皇宫,当时正本在大火中全被烧了,但是全被烧了没有任何文字记录,正本烧了一本不剩,为什么副本全在,这就可疑。

有人说,正本在万历年间大火被烧了,和嘉靖年间那个火类似,只是正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全部被焚毁,以至于到清朝,到现在全球所有《永乐大典》残本只有副本。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永乐大典》全部被嘉靖皇帝朱厚熜搬到了永陵当中,他生前那么喜欢这套书籍,所以用书作为陪葬品也不是不可能,尤其是正本!

朱厚熜本身就是修仙皇帝,比较迷信,对自己坟墓修建自然很上心,他很早就开始修建永陵,而且自己本人十一次亲临工地现场去监工看进度,要知道永陵总共花了12年修建,朱厚熜平均一年去一次。

全套的《永乐大典》装起来有40立方米,埋进永陵很有可能,所以后来学者都想知道永陵里到底有没有《永乐大典》,如果这套书能找到重返人间,对中国文明历史研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考古史上一个奇迹。

1995年,中科院研究人员采用微重力测量方法,对嘉靖皇帝陵寝永陵地宫勘测过。结果表明永陵地宫虽然与已经发掘的定陵地宫结构一样,但面积却比定陵地宫要大,足以放下《永乐大典》正本。

猜测归猜测,不可能瞎猜,要根据线索去推断,果不其然,有学者在史书中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朱厚熜死后三个月才下葬,《永乐大典》从皇宫运送到永陵,路途遥远,一万多册的大书运过去也算是个大工程了。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个线索就是朱厚熜儿子隆庆皇帝朱载坖登基后大力嘉奖重新抄写《永乐大典》的人员,试想下朱厚熜三个月不下葬,很有可能就是在等《永乐大典》副本抄完。

当然也有可能没有抄完就急急忙忙把正本埋进了永陵,因为在康熙时期副本少了一千本。

6.

上个世纪,郭沫若就想挖永陵找《永乐大典》正本,但是找来找去,找不到永陵的入口,最后挖了万历的定陵。

文物没保留到多少,万历的尸骨还被抛尸荒野,荡然无存,是考古界的一大悲哀,所以周总理坚决不允许郭沫若再挖其他帝王陵墓,明十三陵才得以保存。

永陵是明十三陵保存最好的坟墓,没有被盗窃过,400年风霜岁月,到底《永乐大典》有没有保存好,或者在不在里面,我们也无从得知。

当然,我也希望书还在,毕竟这套书是明朝之前所有书籍的汇集,小说、字画、医书、机械图纸、道家、儒家、佛家等经典都有,是我们前所未见的宝资料,通过这些资料,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在华夏大地上生活。

有人说,不如直接挖了看看有没有,我觉得挖不挖其实没有多大意义了。

首先是保存问题,挖出来没有先进科技保存,等于是变相破坏文物。

其次,挖出来对于现代的高科技社会,书的价值也没有那么明显,百姓安居乐业,旧时代的历史或者技术对于现在来说参考价值并没有那么重要了。

我们应当留存点神秘感给后人,保存点历史遗迹给后人。而发展经济、发展科技才是重中之重,将来有能力了,再去挖掘也未尝不可,永陵都400年了,还缺这10年,20年的嘛。

我也希望《永乐大典》能重现人间,国家可以整理再次出版,当然一切都只是想象啦。

文/冰糖葫芦不加皮

2023.7.8-7.9

 
作者简介:冰糖葫芦不加皮,96年双鱼男,喜欢你的真诚和你的善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