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之韵丨魏晓峰:躺在床上看月亮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3-07-16 发布于山东




入夏以来,白天天气热得有点恐怖,只有夜晚稍微可爱一点,特别是那天晚上8点多的狂风暴雨,让整个干渴发烧的世界浇了个够,也凉快了个够。

终于不用开空调了,可以开着窗户吹着自然风睡了。

一觉醒来,忽然感觉有光亮照在床上,以为是对面楼上谁家的孩子熬夜苦读的灯光,睁开朦胧的眼一看,居然是天上的月亮。

我就那样躺着,看着那一轮还没有完全圆的月亮,在一群白云的簇拥下移动着、隐现着、明暗着。

月华如水,在这样的夜里能够这样安静清凉地看一回明亮的月亮,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夏天夜晚的月亮。

那时,我躺在门板搭起来的床上,在奶奶芭蕉扇子的摇动下,在不远处水塘里传来的一阵阵蛙鸣中,墨蓝色的天空中有一轮明月升起,格外皎洁明亮。

奶奶给我们讲嫦娥偷吃仙药飞上月宫、吴刚不停砍桂花树的故事,看着月亮上隐隐约约的影子,想着年画中毛主席的诗词: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那时少年懵懂,并不能感觉那样的故事传说与诗词是多么的好,只是看着看着就沉入黑甜的梦乡。

这样的月亮让我想起鲁迅笔下西瓜田里闰土的少年形象: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少年时候,这样的夜晚胆大的孩子是不会闲着的,他们会拎着马灯、点个柴油火把,到有水的地方照黄蟮、螃蟹,顺便到生产队的西瓜田里摸个西瓜、在玉米地里掰几个玉米。

因为胆小怕蛇怕蚂蟥,跟去一两次就不敢再去了,只能看着那鬼火一样闪烁在远处的马灯、火把,想像着那样的快乐,继续听奶奶讲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

这月亮让我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这样的雨后,凉风习习,夜深人歇蛙鸣之时,如果有雅兴去公园的荷塘边,像先生那样轻轻地走着,边走边看边回想先生的佳句:

“皎洁的月亮远远地悬在星空中,背景倒在平平的荷塘上,倒是给荷塘增添了一笔绝唱,月亮洒下柔柔的白光,白光印在绵绵的荷叶上,荷叶托着甜甜的花心,花心散出淡淡的香。月色下的荷塘,就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一池青翠。月光倾洒在这一片荷花之中,柔和地铺在荷叶上,片片荷叶,朵朵荷花,更增添了几分神秘……”

不能再抄书了,那满篇的优美文字,字字句句似乎都是为这样雨后夜色下的荷花荷叶写的。

只是这样的美景是可遇不可求的。

如果此时小区里有这样的荷塘,我倒是可以轻轻地开门出去遛达观赏一番。

要出小区到公园,那不是中年的我所做的,只有继续躺着看那月亮,想象着,直到月亮离开了我的窗前。

此时的雨后,也让我想起回老家时听说的旱情。

这场酣畅的大雨,应该会让二哥和婶婶家干渴开裂的田地及小妹家的菜园一次喝个够了吧?

希望他们跟我一样,可以睡个凉爽舒坦、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觉了。

(已载7月17日《德州晚报》)


■作者:魏晓峰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