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为啥非要除掉魏延?并非魏延有反骨,真实原因很残酷

 梦沉古道 2023-07-16 发布于黑龙江

事实上,诸葛亮之所以决定除去魏延,并非仅仅因为他有反叛的倾向。这其中的真实原因相当残酷!

诸葛亮和魏延之间的恩怨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和魏延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两人初次见面时,就彼此怀有戒心。当时,魏延曾两次主动投靠刘备,并协助关羽成功攻占长沙,使得刘备深感感动。连一向高傲的关羽也对魏延刮目相看。然而,诸葛亮对此并不以为然。他认为魏延先背叛刘琮,后又背叛韩玄,是一个不忠之人。诸葛亮担心这样的人不能长久留在身边,若将来再次背叛刘备,将带来严重后果。因此,他劝谏刘备,不要留下魏延这个祸害。

当诸葛亮第一次见到魏延时,他立即命令魏延停止行动,并对他大喊大叫。这让魏延非常生气,但幸好刘备出面为魏延辩护,才使他免于一死。在随后的作战中,魏延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多次立下赫赫战功。当刘备自称汉中王时,魏延被直接封为汉中太守。尽管诸葛亮没有对此提出反对意见,似乎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得到解决。然而,随着刘备的去世,诸葛亮和魏延之间的矛盾再次激化!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掌握了蜀汉政权的大权,开始积极准备北伐。这时,魏延与诸葛亮的接触增多了。由于当时蜀汉的许多猛将都已经凋零,魏延成为了蜀汉数一数二的猛将。因此,在他看来,诸葛亮肯定会非常看重自己。然而,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过程中,魏延并没有得到任何重用的机会。

在第一次北伐初期,魏延提出了一个名为“子午谷智谋”的计划,建议诸葛亮让他率领一支军队,直接从子午谷杀入魏国腹地,迅速攻占长安。然而,这个计划被诸葛亮所拒绝,因为他行事谨慎,不愿冒险。随后的街亭之战中,当魏延主动请缨前往守卫街亭时,诸葛亮又一次让马谡前去执行任务,而自己则未出兵相助,导致街亭失陷,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这一结果使魏延心生不满。

在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中,蜀军再次无功而返。于是,魏延开始对诸葛亮产生质疑。他认为如果当初诸葛亮采纳了他的“子午谷智谋”,蜀军很可能会早早攻下长安,而不是陷入现在的困境。因此,魏延开始有意无意地反对诸葛亮。即使诸葛亮想派魏延出战,魏延也故意装作漠不关心的样子。

诸葛亮试图通过暗示魏延主动出击来发挥他最强的战斗力。然而,魏延对诸葛亮已经感到非常不满,因此直接无视了诸葛亮的暗示并拒绝出战。这场战斗最后只有王平、张翼、姜维、廖化、吴班、吴懿、马忠和张嶷等蜀军士兵参战,而魏延却未出征。

尽管诸葛亮知道他的行为让魏延不悦,但并未采取行动去安抚魏延或解释误会,这导致了双方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到了第四次北伐时,魏延不仅自己找事,还开始煽动其他同僚一起对抗诸葛亮

当时,诸葛亮命令魏延、张嶷、杜琼和陈式等将领率领军队通过箕谷。然而,他担心司马懿在箕谷设下埋伏,因此派人前去传达指令,要求大家在行军过程中保持警惕,务必提前探查是否有敌军潜伏。起初,诸葛亮的建议是非常明智的,毕竟经验丰富的魏延应该明白提前侦查的重要性。然而,出于对诸葛亮的反叛心理,魏延公然带头制造事端,指责诸葛亮总是多虑,质疑他如果真的那么准确,当年街亭之战为何会失败

魏延用言语激怒陈式,导致他不听从诸葛亮的命令,执意冒险进攻,最终遭到伏击并惨败。当败军回到诸葛亮面前时,魏延又开始推卸责任,将所有过错都归咎于陈式,令人们纷纷感叹其无耻!如此背叛同僚的行为已经触及到诸葛亮的底线,使他再次动了杀心!

诸葛亮对魏延产生杀意的原因在于魏延和关羽一样,不服从他的指挥。同时,魏延还破坏了蜀军的团结,煽动同僚对抗上级,这触及到了诸葛亮的底线。因此,诸葛亮开始策划如何除掉魏延。魏延是刘备亲自提拔的勇将,但他并未公开反叛。诸葛亮不能公开地处置魏延,只能使用计谋暗杀他。这个计划就是让魏延引诱司马懿进入上方谷,然后封住谷尾,让魏延和司马懿一同被烧死在谷中。

幸运的是,魏延遇到了大雨,得以逃脱。他逃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出是谁封住了谷尾,是谁想置他于死地。魏延从手下的话语中得知,封锁谷尾的人是马岱。然而,他并不认为马岱有胆量陷害自己。考虑到马岱长期以来一直陪伴在诸葛亮身边,魏延明白了其中的奥秘,意识到这是诸葛亮想要除掉他的企图。

魏延是一个以牙还牙的人,既然诸葛亮想杀他,他也没必要留情。但作为蜀军主帅的诸葛亮,魏延无法公然下手。因此,当诸葛亮在关键时刻使用七星灯续命时,魏延决定杀出来!

诸葛亮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因此决定用七星灯续命。然而,这个方法需要七天的主灯不灭。为了防止干扰,诸葛亮特意让姜维负责守护,禁止其他人进入。然而,就在最后一天,魏延却突然闯入,熄灭了诸葛亮的主灯,使诸葛亮的努力付诸东流。

诸葛亮预先命令卫队严密保护大帐,并禁止除姜维和一名童子外的所有人进入。如此严密的防护措施,几乎不可能有人闯入。而且,诸葛亮闭关已久,手下人应已知晓命令,不会轻易违反。然而,关键时刻魏延还是闯了进来,这只能说明他有别的用心,故意报复诸葛亮。

诸葛亮当然知道魏延的别有用心,但这种事情不宜公开讨论。因此,他阻止姜维斩杀魏延,而是交给杨仪一个锦囊,让他在诸葛亮死后诛杀魏延。后续的故事众所周知,诸葛亮去世后,魏延觉得自己无人能制,于是起兵夺权,最终遭到斩首。

魏延被杀的真实原因

总的来说,在《三国演义》中,魏延与诸葛亮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在刘备生前,他能够作为调解者,化解两人之间的矛盾。然而,刘备离世后,诸葛亮和魏延之间失去了缓冲地带。最终,由于魏延不听调令、破坏内部团结以及恶意陷害上官,诸葛亮忍无可忍,选择设计将其诛杀。

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魏延确实应该受到惩罚。无论是不听调令、破坏内部团结还是恶意陷害上官,这些行为都是不可饶恕的罪行。更重要的是,如果诸葛亮不在临死前除掉魏延,以魏延的军功、实力以及与刘家的关系来看,日后蜀军的主帅很可能会是魏延。然而,一旦魏延成为蜀军主帅,蜀汉就很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最终快速灭亡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何坚决要诛杀魏延?这并非因为魏延有反叛之心,而是因为背后隐藏着一个残酷的原因。从表面来看,魏延的行为确实令人不满。他不听从命令,破坏了军队的团结,甚至对上级领导进行了恶意陷害。这些行为都应受到严厉的惩罚。然而,深层次来看,诸葛亮不能让魏延掌握蜀军的大权。如果魏延成为蜀军的主帅,蜀汉的命运将会岌岌可危,甚至可能提前灭亡。刘备、诸葛亮等人为了建立蜀汉,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因此,诸葛亮必须阻止魏延掌权,以确保蜀汉的未来。这就是为什么魏延最终走向死亡的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