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农业大棚是一种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也是当下的一个投资热点。 ![]() ![]() 光伏农业大棚所发的电不但可以并网销售给电网公司,实现收益,还可以满足农业大棚的电力需求,比如支持大棚的灌溉系统,对植物进行补光、解决温室大棚冬季供暖需求,提高大棚温度,促使农作物快速生长,为投资企业节省电费。 与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相比,光伏农业大棚一部分的发电量可就地消纳,减少了输电线路上的损耗。 与传统大棚相比,光伏农业大棚顶部是光伏玻璃和电池板,使用寿命能达到25年,传统大棚一年薄膜钱就要花三四千元,25年就能省下将近10万! ⑤项目选址优势 地面电站用地需求量高,一般只能选址于荒山、荒坡、滩涂等未利用地,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差,电站建设难度大。农光互补项目可利用一般农田,在不改变土地利用性质、不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前提下,实现光伏电站的建设。 类型一 单栋棚(组件安装于前屋面上,一般种植食用菌等喜阴性植物) 类型二 春秋/冬暖棚(组件安装于大棚上方,根据保温性能区分,种植蔬菜、花卉) 类型三 冬暖阴阳棚(组件安装大棚上方,阳棚种植喜光,阴棚种植喜阴植物) 类型四 联排棚(组件安装大棚阳坡面,种植对阳光需求一般的中药、茶等作物) 类型五 玻璃温室(组件安装于大棚阳坡面,适合种植花卉等,用于示范和育苗) 类型六 联栋敞开式(组件安装在大棚阳坡面,一般适用于南方气候温暖地区) 类型七 架高式农业大棚(组件安装于抬高支架上,受当地土地政策影响) 此类型大棚成本较高,但装机量大,可添加的其他可选辅助设备多,可建成集观光旅游和生态农业一体化的智能型新型农业大棚。 需要注意的是,农业大棚上的光伏电站属于农业设施电站,农业为主,电站为辅。现在的用地越来越紧张,建议先有农业,后有光伏,保证土地的有效利用。此外,在建设前要和投资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建议要有农业团队的参加,了解清楚业主的需求后再设计农业棚形。 现在的农业大棚里不再只是种植传统的蔬菜瓜果等农作物了,还被广泛用于盆花和切花栽培;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还可以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以及食用菌的生产培育等。 ![]() 菌类:多数食用菌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弱光也无不良反应,可种植食用菌的植香菇、平菇、双孢菇和金针菇等品种; 蔬菜类:适合大棚种植的耐弱光蔬菜主要有芹菜、芦笋、菠菜、生姜、韭菜、莴苣、蒲公英、空心菜、木耳菜等; ![]() ![]() 农业大棚棚顶光伏电站的安装建设成本大约为3.8元/瓦(不考虑组件涨价严重的情况下)。 那么安装一亩地35KW的农业大棚棚顶光伏系统的价格就是35000*5.1=133000元左右。 光伏大棚所发的电主要还是以并网卖给国家电网为主,价格为当地的燃煤发电基准价,我国各地的脱硫煤电价基本在0.35/度到0.42/度之间,就按0.4元/度来计算,年发电量按照37600度来算,一年的发电收益就是0.4乘以37600等于15040元,即按照全国平均光照水平和电价水平来计算,一亩能够安装的农业大棚棚顶光伏电站年发电收益为15040元,平均8.8年回本,一些光照条件较好或电价水平较高的地区,回本时间则可以进一步压缩到6-7年。 ![]() ![]() 海口市琼山区甲子镇福昌村蔬菜光伏大棚 在海口市琼山区甲子镇福村的蔬菜基地,由海口市菜篮子集团与信义公司共同改造的38亩光伏蔬菜大棚下,郁郁葱葱的蔬菜正在茁壮生长。 海口市菜篮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介绍到,大棚由民间资本建设,可以减少种植户的投入成本。传统大棚需要40~45天出一茬蔬菜,光伏蔬菜大棚可以将种植周期一茬缩短到30~35天。原亩产量在800~1200斤,光伏大棚的蔬菜产量提高到1500~2000斤左右。除此之外,光伏蔬菜大棚还能够防雨、防晒、防风、防虫,有效地解决了海南5月至10月叶菜种植产量低的难题。 光伏蔬菜大棚虽然好处很多,但由于投资偏高,并没有广泛普及。针对这个问题,陕西寿光最新发展出光伏农业大棚的租赁模式。也就是说,大棚由公司投资,租赁给菜农使用。例如建一个10x160㎡的普通大棚需投资近10万元,而租赁光伏棚只需每年付2万元的租金就可以了。 苏州冯梦龙现代农业园区光伏农业大棚,总面积3072平米,是集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温控系统、现代高科技种植为一体的智能温控大棚。大棚采用钢制骨架,上覆盖碲化镉薄膜透光光伏组件,同时保证光伏发电支持大棚的灌溉系统和整个温室大棚农作物的采光、冬季供暖需求。 ![]()
|
|
来自: 跟上时代 > 《跟上时代,跟上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