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刷完《欢颜》前五集,我发现好多让人深思的细节

 尘飞扬说经典 2023-07-16 发布于山东

刚刚刷完《欢颜》前五集,写一篇细节向的分析。

明天再发其他角度的评论。

看完前五集,我决定会追更《欢颜》,争取每天第一时间写相关评论。

自从《漫长的季节》以后,我好久没有找到让我如此兴奋的国产剧了。

《欢颜》来了,我很开心。

1.徐天和老孙的白衣服

火车上,徐天和老孙用白衣服就能证明是最亮眼的存在。白衣容易脏,一旦有污渍,就会很显眼。维持白衣清洁,需要更高的人力物力。白衣突出的是徐天的富二代身份。

同样是白衣,徐天比老孙的更白。这一颜色是性格素描。

徐天少年意气,充满理想主义,不懂人性险恶,因此他的想法和做法都充满书生气。徐天穿最白的衣服,就是在说他像一张纯洁无瑕的白纸。而老孙明白人性的恶。和徐天的白衣相比,老孙的白衣,有一种灰白的气质,他和徐天都是理想主义者,不被世界改变,而是要改变世界。然而,他比徐天了解人性的灰暗。

如果这个解读角度没错的话,徐天被社会毒打之后,他的服装逐渐会偏灰暗。江湖险恶,人心难测,小白肯定会明白,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还有深不可测的灰色地带。

2.蛮子是鹏举亲戚

第二集,老孙带人去当铺抢金条失败,蛮子想独吞金条,成为活动最大变数。见利忘义的蛮子和重情重义的鹏举形成鲜明对比。

有意思的是,蛮子是鹏举的亲戚。他背信弃义,是对血缘关系的蔑视。对中国人来说,蛮子的行为简直就像对西方人说“上帝死”了。

原因是,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就是建立在家族血缘的基础上(后面俞亦秀在闽西的至高地位,就能看出血缘关系在地方的控制)。鹏举和蛮子的血缘关系,已经无法对蛮子形成约束力。蛮子是赌鬼是原因之一,同时也能看出传统伦理观的崩溃,这是乱世特征。

3.苏区

苏区,采取苏维埃政权组织形式的地区。中国第一个苏区是1927年11月。在1929年7月,以龙岩、永定、上杭三县为中心的闽西苏区已经基本形成(1931年进入全盛时期)。

《欢颜》中的时代背景是1930年,此时苏区已经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路上。七爷吴达要杀老孙和徐天,只有高风险,很难有收益。

闽西地区的当家人俞亦秀都说要给苏区的人面子,吴达依旧不肯罢休,他不是不怕苏区,而是要好赌一把,趁机革掉俞亦秀的统治权。

剧中提到俞亦秀亦已经5年没有离开寨子,七年没有聚罗汉。这些年来,吴达搞了不少小动作,这才有了他想要掀桌子当把头的豪赌。

4.俞亦秀的心机

俞亦秀推荐六爷做新一代头人,提出条件,他要带走老孙和徐天。

单凭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出俞亦秀很天真,但也有心机。

他用的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的打法。俞亦秀的真正目的就是辞掉头人,带走徐天。

他说也要带走老孙,不过是提高容错率的障眼法。俞亦秀知道,按照规矩,这两个人已经被判了死刑。

俞亦秀知道,老孙已经没有被救活的可能,他也知道老孙要用自己的命换徐天的命。

他强调自己要带走老孙,不过是提高谈判的筹码,亲手打死老孙,给自己赢一个双方各退一步的可能。

于是,当俞亦秀干掉老孙后,寨里的人放过了徐天。七爷吴达也失去了群众基础,乖乖受罚。

看到这段,我就想起鲁迅在《无声的中国》里的一段话。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无声的中国》写于1927年,不知道俞亦秀有没有读过这篇文章。

5.担柴人

徐天坐在当铺前,有个担柴人看到后,赶紧又折回去了。

这一幕是常年深居简出的俞亦秀想不到的可怕日常。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有路,因为吴达掌权的时间长了,于是就没有了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