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人读一次就记着的诗(四)

 中诗报 2023-07-17 发布于河南

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温暖人生! 

关于人民的思考,这是一个很大的时代课题,也是一个厚重的历史论证,更是一个立场的表态。 人民这个社会群体以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理解,不同时代背景下可以等同为:百姓、农民、群众、公民等。古代先贤对人民的思考可以总结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处:《孟子·尽心下》)。几千年来,关于人民的思考从来没有停留过,而且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形象不断地被创造,人民二字的地位也不断的实践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人民的地位跌入了历史的最低地位,于是有了“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感慨。

“人民”是一个常用的词,经常出现在人们的嘴里和文字里,但是真能做到把人民顶在头上、装在心里,并不容易。毛主席深情地呼喊“人民万岁!”他为共产党制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己也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奋斗了一生;新一代领导人提出“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甘当“人民勤务员”, 可见人民在他心头有着无比重要的位置。

对人民的态度,可以看出一个政府一个人的好坏。有一首诗叫《人民是什么?》,诗人的名字叫臧克家。臧克家的短诗《有的人》,被广泛传颂,曾选入课本,上过初中的你,还记得吗?

臧克家是现代著名诗人,1905年出生,2004年去世,活了99岁。他接触底层,为民请命,曾被誉为“农民诗人”。臧克家的这篇《人民是什么》,创作于1945年,抨击的是国民党反动派。1945年,臧克家先生在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看到人民生活之艰辛,愤然写下诗作《人民是什么》,深刻批判了当时统治者对人民的态度。真是一首发人深省的好诗!

本栏编辑||海底月

声明||非商业行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为创作者提供参考和交流  新诗与诗词探讨原创投稿邮箱:zgsgb2@126.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