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螨脲是取代脲类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棉花、玉米、蔬菜、果树等鳞翅目等幼虫;也可作为卫生用药;还可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 一、作用机理及特点: 虱螨脲适用范围广,适宜于各种害虫的综合防治。渗透性强,正面喷药,背面死虫、死卵,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可以抑制昆虫脱皮,杀虫、杀卵效果好。害虫取食农药以后2小时后停止取食,2-3天进入死虫高峰,药效持久,耐雨水冲刷,施药15分钟后下雨不影响药效,可以减少施药次数。 对有益的节肢动物成虫具有选择性,对蜜蜂和大黄蜂低毒,蜜蜂采蜜时可以使用。对鱼、鸟和人畜低毒,对皮肤和眼睛无刺激性,比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相对安全,可作为良好的混配剂使用,适合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药剂通过作用于昆虫幼虫、阻止脱皮过程而杀死害虫,尤其对果树等食叶毛虫有出色的防效,对蓟马、锈螨、白粉虱有独特的杀灭机理,适于防治对合成除虫菊酯和有机磷农药产生抗性害虫。药剂的持效期长,有利于减少打药次数;对作物安全,适合于综合虫害治理。药剂不会引起刺吸式害虫再猖獗,对益虫的成虫和扑食性蜘蛛作用温和。药效持久,耐雨水冲刷,对有益的节肢动物成虫具有选择性。用药后,首次作用缓慢,有杀卵功能,可杀灭新产虫卵,施药后2-3天见效果。对蜜蜂和大黄蜂低毒,对哺乳动物虱螨低毒,蜜蜂采蜜时可以使用。低计量使用,仍然对毛虫有良好防效,对花蓟马幼虫有良好防效;可阻止病毒传播,可有效控制对菊酯类和有机磷有抗性的鳞翅目害虫。药剂有选择性,长持性,对后期土豆蛀茎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有利于减少喷施次数,能显著增产。 生效时间:害虫在接触到药液或者是进食沾有药液的叶片后2小时左右,口器被麻醉,停止进食,2-3天左右,开始见效,3-5天左右,达到杀虫高峰期,同时喷洒药液后48小时以内,如果害虫在受药叶片上产卵,大约有95%以上的卵无法孵化。 二、虱螨脲的使用: 1、适用作物: 虱螨脲可以用于玉米、棉花、苹果树、柑橘、马铃薯、葡萄、大豆、蔬菜等作物,但不宜用于水田,尤其是稻虾合作的水田。 2、使用方法: (1)柑橘潜叶蛾、锈壁虱:使用5%虱螨脲乳油1500-2500倍液进行喷雾,每季作物最多使用2次,间隔期为28天。 (2)苹果小卷叶蛾:在越冬幼虫出垫期和大量卷叶期时,使用5%虱螨脲乳油1000-2000倍液分别喷洒一次,每季作物最多使用3次,间隔期为14天。 (3)甘蓝甜菜夜蛾:在低龄幼虫期时,每亩地使用30-40ml的5%虱螨脲乳油兑水稀释喷雾,每季作物使用1-2次,间隔期为14天。 (4)棉花棉铃虫:每亩地使用50-60ml的5%虱螨脲乳油兑水稀释喷雾(新疆地区,每亩地使用30-40ml),每季作物最终使用2次,间隔期为28天。 (5)番茄棉铃虫:每亩地使用50-60ml的5%虱螨脲乳油兑水稀释喷雾。 (6)马铃薯块茎蛾:每亩地使用40-60ml的5%虱螨脲乳油兑水稀释喷雾,每季作物最多使用3次,间隔期为14天。 (7)豆荚螟:每亩地使用40-50ml的5%虱螨脲乳油兑水稀释喷雾。 (8)柚子、香蕉、苹果蓟马:使用5%虱螨脲乳油1500-2500倍液进行喷雾。 (9)甘蓝、番茄、苦瓜白粉虱:使用5%虱螨脲乳油1500-2500倍液进行喷雾。 三、虱螨脲使用需注意: 1、虱螨脲在不同作物的安全间隔期不一样。例如:十字花科为14天,每季使用2次;番茄为7天;棉花为28天。准确掌握虱螨脲在不同作物的使用间隔期,以免造成作物农药残留或者影响使用效果。 2、不能依靠增加浓度来提高防治效果。因为虱螨脲主要是杀卵,浓度高了,虫子不死还是不死,浪费药,增加成本。害虫多发时,应增加喷药次数达到防治效果。 3、不能在水田使用。虽然虱螨脲对鱼和哺乳动物低毒,但是对甲壳类动物(龙虾、螃蟹)高毒。所以禁止在水田使用。另外虱螨脲对蚕有毒,蚕室及桑园附近禁止用。 4、速效性比较低。虱螨脲一般杀虫后,3-5天才能达到杀虫高峰期,所以要复配一些速效性高的药剂。比如甲维盐、虫螨腈、茚虫威、阿维菌素等。 5、喷雾时间尽量选择在下午温度降低以后进行,因为夜蛾科害虫在晚上活动,宜在下午5点以后喷药。 6、虱螨脲对成虫效果极差,使用一定要注意。如果已经有虫子在危害作物了,那在打药的时候,千万不要单独使用虱螨脲来打,因为它打不死正在啃食作物的害虫。需要复配虫螨腈或者茚虫威比较好。 7、不能和碱性农药混合使用。比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容易影响药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