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优秀的人,都是不动声色的

 小桥流水1i79ra 2023-07-17 发布于河北

有多少人,在工作中生活上拿心直口快当个性,却把人际关系搞得一塌糊涂。

有多少人,又会在不动声色间,知世故而不世故,和身边人都相处融洽。

不评价别人的私事,不嘲讽别人的行为,不争辩可有可无的误解,是为人处世的高级境界。

真正有智慧有修养的人,是不动声色,是清醒不言,是适时退让。

01

知人不责

世间的人,人皆有过,并无完人。

责备别人,戳他人痛脚,也并无多少快意,倒为自己留下刻薄的名声,埋下无穷祸端。

看明白,多留心,少责备,才是为人处世的正确方式。

王阳明身边有个爱生气、爱责备别人的人,遇到事情,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怪别人。

王阳明知道后,就说:“一味地责备别人,只闻他人过错,不知自己也有过错。仔细想想,你难道自身就没有过错吗?”

王阳明又告诫他说:“学习应该反问自身,向自身询问不足,这样哪还有时间去责备别人?今后,要先戒掉责备别人这个毛病。”

不随便论人是非,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人生准则。

那些评价别人、责备别人的见解,不过是以此显示自己的高人一等。

做人最忌讳的,是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衡量别人。

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喜欢用自己的眼睛和经历来衡量别人,殊不知别人也有自己的行事准则。

我们喜欢评价一个人,好或者坏,责备或者不屑。

没经历过,便总以为一切理所当然。

可当自己站在别人的角度和处境中,或许不会做得更好。

与人交往,知而不评、知人不责,是一份自律,更是一种自我修养。

02

知事不言

苏东坡的《上神宗皇帝书》中说:“交浅言深,君子所戒。”

《战国策》中有范雎见秦昭王的记载。

范雎因为自身的才学名气被秦昭王召见。

第一次,秦昭王向他请教问题时心不在焉,范雎没说话。

第二次,秦昭王向他请教如何使秦国更富有强大,仍然不怎么上心,范雎还没说话。

第三次,秦昭王单独召见范雎,虚心向他请教。这次范雎才把自己的分析判断方法讲给秦昭王。

秦昭王听后受益匪浅,封范雎为宰相。

有些话,不是不说,不是不知,而是要选对时间,选对场合,更选对人。

若是前两次秦昭王召见范雎时,他就积极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在秦昭王心不在焉的情况下,他的观点和他本人可能很难引起秦昭王的重视。

知事不言,是给自己留余地,也给别人留空间。

在合适的人面前,说合适的话;在合适的场合,做合适的表达,才是最明智的。

遇事三缄其口,说话三思而后行,是一种高级智慧。

俗话说得好: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日常交流中或许不需要多么高超的沟通技巧,但是,在适当的场合、对适当的人说适当的话,还是非常必要的。

03

知理不辩

《道德经》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面对别人的误解,无法自证清白时,知理不辩是一种处世智慧。

庄子曰:“大辩不辩。”

一次,国学大师季羡林去小饭馆吃饭。

席间,邻桌小孩摔倒在季羡林脚下,小孩妈妈刚好出去不在,小孩又疼又怕哇哇大哭起来。

季羡林赶紧把小孩儿扶起来,安慰他哄着他让他别哭。

这时,小孩妈妈回来,见这场景,误以为孩子被季羡林欺负而大哭,怒气暴增,大骂季羡林:

“这么大人,欺负孩子,要是他哪受伤了,我跟你没完!”

这时有顾客目睹事情的全程,见小孩妈妈还揪着季羡林不放,便出言相劝,帮季羡林说话:“这位先生是好心帮忙,你不在小孩自己摔了,他帮忙扶起来,你不能不分青红皂白。”

小孩妈妈这才闭嘴,知道自己理亏,带孩子离开。

从始至终,季羡林没辩解,也没生气。

被人问道为何不解释也不生气时,他笑着说:“我何须解释,大家都看着呢。”

明理的人,一点就懂。不明理的人,固执又好胜。

这个世间最愚蠢的行为,就是和不讲理的人讲道理。

有些事,解释也无意义,反倒让自己较真又生气,对自己是一种损耗。

朱柏庐说:“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这世间的很多烦恼,都来自于大咧咧的“耿直直言”。

人性如此,开口说别人很容易,反思自己认清自己却太难。

许多人肆意评价取笑责备他人,不合适的场合时机妄谈、草下论断,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争得头破血流、面红耳赤。

最后才后悔言多必失。

天下之事,是非缘由,自有公道。

余生,要谨言慎行,不拉踩,不妄言。清醒而自知,不过度消耗自己,坚韧且强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