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看到“磁悬浮”三个字的
第一反应
是“磁悬浮”列车
但这次技术的主语
不是列车,而是心脏

63岁的吴爹爹来自湖北武汉
由于患有缺血性心肌病
这一终末期心脏病
他的心功能仅达到
正常人1/3的水平
且随时可能猝死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团队
成功将一枚重约186克的
“人工心脏”植入他的心尖
给几近衰竭的心脏
加装上了“马达”
帮他重获新生
这台“马达”
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
最新一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

那么
这款“全磁悬浮人工心脏”
有哪些优点?
患者植入后
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吗?

本期专家
吴智勇
什么是人工心脏 ?
人工心脏是一种医疗设备
用于替代或辅助
病变的心脏开展工作
人工心脏的学名叫做心室辅助装置,英文缩写VAD,它的本质是一个泵,可以帮助推动血液在体内循环,为身体组织提供必要的血供并维持必要的血压。
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
血泵
动力装置
监控系统
电源

人工心脏有多种类型,包括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和右心室辅助装置(RVAD)等,但现在临床应用最为成熟的还是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
人工心有一个入口一个出口,它的入口固定在左心室,出口与主动脉相连,通过泵把左心室的血抽出再泵入主动脉。这样可以部分代替左心室功能,从而改善患者左心衰的症状,恢复正常生活。
拯救心衰
人工心脏带来“心”希望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终末期心衰患者,1年死亡率超过50%。
传统的治疗方法只有心脏移植,但因为供体受限,加上患者排异、感染等问题,我国每年能完成的心脏移植例数只有数百例,根本无法满足临床需要。
人工心不受供体的限制,随着人工心产品的更新迭代和临床应用能力的不断成熟,在发达国家,人工心脏的使用量已经超过心脏移植,成为治疗心衰最主要的外科治疗手段。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工心可以被看作是心衰患者最后的希望。
人工心脏的作用主要有三类

作为等待
心脏移植的过渡
我国的现状是供体少受体多,很多病人等不到心脏移植,那么人工心可以延长这部分患者的等待时间,使他有可能等到合适的供体。
作为康复治疗的
一种手段
有些病人由于各种原因,比如病毒感染、外力创伤造成心脏功能受损,如果心功能短时间内无法恢复或者循环无法维持,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人工心帮他一下,待心脏功能恢复后撤除.
为心衰患者
提供终身替代
有很多作为心脏移植过渡的患者装了人工心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他们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也适应了这种生活状态。对于这类病人,人工心可以作为终身治疗的手段。
人工心脏如何助力患者心脏功能恢复?

心衰患者的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没有足够的力量射血,而人工心脏通过血泵装置,可以帮助自身心脏泵血,让患者的心脏得到充分的休息。
这样再辅助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部分患者的心脏功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从而实现康复的目的。
心脏好比是耕地的黄牛,牛儿生病了不光是给它喂药,还要让它充分休息,等它病好了再让它干活,这也是同样的道理。
新一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有哪些优点?

人工心脏发展到现在
一共有三代产品
而磁悬浮人工心
是第三代
也是最新一代的产品
它的优点有——
❶ 对血液破坏少,不容易形成血栓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中风等并发症。
❷ 相比上两代产品,尺寸更小,厚度更薄,对心脏的压迫也越小,病人术后的感受也越好。
❸ 电缆更细,由于电缆是要穿过皮肤引出体外,那么电缆越细,术后护理越容易,感染风险也越低。
❹ 流量支持范围大,可以满足不同体重患者的临床需要。
❺ 血泵悬浮稳定性好,有着非常优异的抗冲击能力。
“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怎样植入人体?

现在常规人工心的植入
需要正中开胸
在体外循环的辅助下完成
1
首先在心脏停跳下在左心室的心尖部开孔,然后把血泵入口插入左心室内,缝合固定,而血泵出口则通过一段人造血管与升主动脉相连。
2
血泵植入完成后把电缆线穿出皮肤并与体外的控制设备和电池相连。
3
通上电源后,根据患者的心功能状态,调整血泵转速,待人工心正常工作、循环稳定后再撤除体外循环。
4
手术完成后还要重点查看所有吻合口有无出血,人工心植入的位置。整个过程完成后才能关胸,这就是一个大致的手术流程。
植入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后,可以正常生活吗?

第三代人工心脏理论上可提供的最高流量为每分钟10升,远超患者一般日常活动所需的5-6L每分钟的心排量,这就好比1.4升排量的小车换了一个3.0T的发动机,它的动力是非常充沛的,远远超过了日常所需。
所以,患者在安装人工心脏后,可以享有高质量的生活,开展日常活动甚至重返工作岗位。
➼
充电模式
患者有两种模式可以选择,一种是用可充电锂电池供电,另一种跟电视一样插普通电源供电,患者可以根据生活场地的不同灵活转换。
患者日常外出活动要随身带两块电池,一块电池可使用6-8h,另一块电池备用,电池携带也很方便,一般都有专用的挎包或者背包可供使用。电池快没电时会通过高音报警来提示患者自行更换。
哪些患者适合植入人工心脏?

人工心主要针对的
是心衰无法逆转
或内科治疗无效的
心衰患者
它的指标包括——
1
出现严重的心衰症状,比如说晚上不能平卧,咳粉红色泡沫痰,下肢水肿,肝大脾大等;
2
第二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30%,我们正常人是50%,需要靠多巴胺、肾上腺素这一类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3
更有甚者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使用诸如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和/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心脏辅助装置短时间内无法撤除的,这都是它的适应症。
哪些患者不适合植入人工心脏?

❶ 有严重感染的病人,比如脓毒血症、败血症的患者是不能做的;
❷ 合并有不可逆的肝、肾损害,例如肝硬化或者肾衰需要透析的患者也不适合;
❸ 人工心术后需要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来预防脑梗,所以有凝血功能障碍或者有血小板功能障碍的病人不适合做;
❹ 人工心术后需要定时到医院复查、终身服药,所以患者的依从性要好,要充分的配合医生,有认知功能障碍或存在社会心理问题的病人也不适合;
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不适合,这是一类特殊的心衰,病人虽然有心衰症状但是它的左室射血分数大致正常,也就是说左心的泵血功能大致正常,那么这类病人是不适合做左心辅助的。

患者是否需要安装人工心一定要到有专业资质的医院找心外科医生面对面系统的评估,不能道听途说更不能只在网上看病偏听偏信。
随着人工心产品的推陈出新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以后的产品可能重量更小更智能化,随之而来的它的适应症也可能有所放宽。
比方说现在我们规定病人年龄要≥18岁,体表面积≥1.2平方米,以后随着人工心越做越小这条限制很有可能马上会被突破。
现在人工心的流量设定是不变的,如果以后有人工智能干预,休息的时候流量低一点,从事体力活动的时候流量高一点,可能病人的治疗体验会更满意。
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的安全性如何?

这款人工心脏有很高的可靠性,文献报道,我国最早使用这款人工心的患者到现在为止已经正常生活了6年,他也早就融入了社会,如果病人不说都甚至看不出他做过这么大的手术。
人工心术后
出故障怎么办?
客观上说所有产品都有一个故障率,所以厂家会在病人转出ICU后派专业工程师专门给患者和家属做更换电池、排除故障等的相关培训。
此外,人工心本身也有一套报警装置,术后一旦人工心工作状态异常背包里的显示屏就会发出高调刺耳的滴滴声,这个时候患者必须马上联系工程师或者有资质的医院处理,也可以拨打24h热线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