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说: “人,一半是外力造成的,一半也是自己造成的。” 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环境,却可以自觉改变自己。 一个人最大的成就是,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变得更丰富。 余生,养成这4个习惯,实现自我进化,扭转人生。
知乎上有个问题,读书最大的魔力是什么? 有一个高赞回答说,用最低廉的成本解决人生中最高难度的问题。 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遇到过迷茫和无助。 这个时候,或许没有人能真正帮到你,但是阅读却能让你找到未来的方向和前行的力量。 日本电影《在森崎书店的日子》中,女主角贵子就是通过阅读走出了低谷,疗愈了自己。 她原本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和体贴的男友,生活虽平淡却很幸福。 然而,男友的一句话“我要和别人结婚了”,打破了这一切。 贵子受不了男友的背叛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煎熬,毅然辞职。 一天之内她就经历了失恋失业双重打击,变得一蹶不振。 有一天,她接到了开二手书店的舅舅的电话,邀请她去帮忙。 为了逃避眼前的一切,她决定前往书店打工。 刚开始她每天都浑浑噩噩机械地应付着工作。 直到有一天晚上,百无聊赖之下,她随手翻开了一本书,却不知不觉沉浸其中。 从那以后,她渐渐爱上了读书,封闭的心透进一丝光亮,慢慢照亮了她的生活。 她不再想起前男友,还交到了新朋友,脸上时常挂着笑容,一切都在变好。 后来,她决定离开书店,重新出发。 阅读不仅治愈了她,还让她对人生有了新的理解。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 对于我来说,读书是驱散生活中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 的确,读书是治愈生活的良药,也是丰富自己的捷径。 每天抽出半小时安静地读会书,可以扩展知识面,提升认知层次,开启内在的力量,拥有直面生活的勇气。
听过一句话: 金钱能治愈所有的矫情,运动能赶跑一切不开心。 爱上运动,你就拥有了掌控开心的权利。 知乎网友@一个惊鸿分享了他朋友老程的故事。 老程在一家会计事务所任所长,在外人看来,他事业有成、前途大好,让人羡慕。 可只有他自己知道成功背后隐藏着多大的压力。 两年前,疫情导致公司业务量急剧下降。 不久后,一个大客户还被竞争对手挖走,公司陷入了严重的危机。 老程每天焦虑着急,常常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办公室苦思冥想,直至半夜。 两星期后,他因为压力太大精神崩溃,整个人都变得无精打采、萎靡不振。 几个朋友看到老程的状态,很担心他的健康,于是强迫他去健身房锻炼。 起初,老程很排斥这个提议。 但在朋友的不断劝说下,他尝试了一下。 出乎意料的是,这一个小时挥汗如雨的运动,让他体验到了久违的轻松感,好像那些压力都随着汗水释放了。 从此以后,运动成了他每日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后来,公司的业务量慢慢上升,终于度过了危机。 老程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他不仅将运动范围从室内扩展到了室外,还将它视为自己的解压神器。 无论遇到什么烦恼、困难,只要去运动一会,他就会感觉清爽很多,而且更容易找到应对方法。 运动,是性价比最高的自我治愈方式。 曾经刷到一个视频: 女人下班吃完饭就躺在沙发上,刷手机,碰到周末节假日,追剧看电影,可以几天不出门。 家人对此颇有意见,夫妻关系越来越紧张,她自己也变得愁眉不展。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她决定晚上去小区广场跳健身操。 跟着音乐扭动身体,随着节拍变换动作,整个人看起来活力四射,年轻了好几岁。 一段时间后,她的心情好转了,与家人的关系也缓和了,对于手机也没那么依赖了。 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不如意和烦恼时,走出门去运动都可以成为一切改变的开始。 每天运动半小时,负面情绪将与你渐行渐远。 运动,是精神垃圾的清理大师。 余生,与运动强强联合,人生的幸福度定能直线上升。
鲁豫在《偶遇》中说: 无论是谁,我们都曾经或正在经历各自的人生至暗时刻,那是一条漫长、黝黑、阴冷、令人绝望的隧道。 在这些日子,有的人横冲直撞,结果撞得头破血流。 而有的人选择默默蛰伏,沉淀自己,最终成功登顶。 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在被大众熟知前,也曾经历过一段无人问津的日子。 其实早在1985年,他就凭借小说《放学后》一举成名。 这部作品不仅夺得了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更狂销十万册。 这让27岁的他自信心爆棚,于是他毅然辞职,全职写作。 然而接下来好几年,他的作品销量平平,没有特色,收入也大幅减少。 如果换作别人,从高峰一下跌到低谷,承受不了打击或许早就放弃了。 但是对于孤注一掷的他来说,没有任何退路。 销量差就多写几本,反响平平就多尝试一些题材。 在不断沉淀积累的过程中,他慢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 13年后,他终于写出了《秘密》,一上市就引起了轰动,短时间内销量突破了50万册。 凭借此书,他不仅名利双收,更重拾了对自己的信心。 这之后,他的写作事业开始腾飞,一系列佳作,纷纷面世。 他也一跃成为推理界最畅销的作家之一。 一杯浑浊的水,只要长久沉淀,依然会格外清澈。 同样的,人也需要不断沉淀自己,才能长出力量,厚积薄发。 低谷期,是沉淀丰富自己的最好时机。 摆脱尘世纷扰,抛开名利浮华,审视自身实力与缺陷,方能沿着正确的方向提升。 每一次沉淀都意味着内在的升华,无数次升华终将铸就成功。
你是不是也这样: 害怕一个人呆着,不敢面对自己。 害怕房间突然的安静,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害怕没有人陪,就用手机把时间填满。 我们总是害怕独处,却从来不知道独处的魅力。 知名作家蒋勋是一个非常喜欢独处的人。 无论工作多忙,他总是会留出一些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如静静地喝一杯茶、聆听萨蒂的音乐或在厨房里擀面。 这些短暂的时光,让他体验到了许多无法向他人诉说的快乐。 2020年5月,蒋勋被隔离在池上长达3个月的时间。 那段日子,别人焦虑不安、恐惧不已,但他却无比享受。 每天,他会平静地诵读经文、抄写佛经,并为在疫情中感到恐慌的朋友祈福。 他还会与门口的流浪猫交流,并将它们描绘在他的画布上。 在这段难的地独处时间里,他还完成了一幅巨作《纵谷秋晴》。 这是一幅高122厘米、长244厘米的油彩画,一年后,该画在台北东华书局展览中,获得了一致好评。 善于独处的人,总是能在安静的时光中,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让人惊叹。 歌手张震岳也特别喜欢独处,他习惯一个人做事情,无论是骑车、去海边,还是露营,都觉得很自在。 当他不开心的时候,也会给自己放个假,安静地呆着,思考着,这样能想明白很多事情。 由于他能够好好享受独处,所以不会被名利和喧嚣所影响,创作的歌曲也自带独特气质。 怪不得粉丝评价说,他的歌曲只适合独处时静静地聆听。 奥普拉曾说: 所有那些独处的时光,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学习享受独处是人生中最大的修行。 毕竟,人生是一段孤独的旅程,谁不是一个人来、一个人走呢? 与其在喧嚣中表演,不如在独处中自省。 每天留出一些时间与自己对话,这是对自己最深的爱和关怀。 ![]() 林清玄曾说过: “人生不过就是这样,追求成为一个更好、更具有精神和灵气的自己。” 丰盈精神,富养内心。 一个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人生才能更加精彩纷呈。 迷茫时,翻开书就能拨开迷雾,找到方向; 难过时,去运动就能化解情绪,捋清思路; 低谷时,不放弃才能积攒力量,厚积薄发; 独处时,多反省才能修正自己,走得更远。 愿余生的每一天,你都能精神饱满地向着心中的圣地一路向前。 作者简介:袁宁悦,富书作者,一边写作,一边修行,活出自由自在的人生,图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中,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知乎、微博@富书,本文首发公众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