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奶奶自作主张的一个小动作,让健康的新生儿喜提ICU一周

 莹妈育儿 2023-07-17 发布于江西
浙江儿科姜医生主要是致力于危重症儿童的救治,他接诊过一个孩子,印象非常的深刻,这个孩子刚出生第2天就狂吐,吐到胆汁都要吐出来的样子,幸好孩子还在医院里面,赶紧转移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去急救,结果足足在ICU住了一个星期,幸好抢救过来了!
而这个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其实是很健康的,各方面的评分都是正常的,本来没有特殊情况,应该在医院住个几天就可以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回家了。
没想到奶奶就遵循老经验给孩子尝试了一下蛇胆粉,有一些老人家有这样的传统,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给孩子尝一下苦的东西,意义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结果孩子马上呕吐,吐的胆汁都要出来了,马上就昏迷了,幸好还在医院,立马转到了ICU!孩子以后能不能成为人上人不知道,但是却在刚出生的第2天就差点没命!所以老人家的这些育儿传统,很多时候是很坑娃的。

常见的7种传统育儿经验都是坑娃的,妈妈们一定要及时阻止

第1种:一出生就要吃苦
有些奶奶说孩子刚出生就要给孩子吃点苦头,比如说给孩子喝黄连水,给孩子试一试蛇胆粉,希望孩子能够吃得苦中苦,以后成为人上人。
事实上,这些药物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毒,孩子的肝肾排泄功能比较弱,吃的这些药物可能会引起药物性肝损伤。
第2种:初乳不能吃
很多老人家说“初乳看起来黄黄的,应该是很脏的,不能给孩子吃”,孩子刚出生就给孩子喝点水,甚至喝奶粉就行,初乳太脏了。
事实上,初乳里面有非常多的免疫因子,免疫球蛋白,营养价值非常的高。给孩子吃初乳能够很好的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而且初乳非常珍贵,只有出生后第1周的叫初乳,不给孩子吃,那就是白白浪费了。
第3种:摇晃的孩子哄睡
孩子在子宫里面确实是在摇摇晃晃的羊水里面长大,但是这种摇晃的幅度是很小的,如果孩子出生之后要摇晃哄孩子睡觉,摇晃的幅度太大的话,容易引起摇晃综合征,反而会伤害孩子的大脑。
第4种:挤乳头
孩子在出生一周左右可能会出现乳房肿胀的情况,这是生理的现象,是因为从妈妈体内带来的雌性激素刺激导致的。
有时老人家就说要挤一挤乳头,否则孩子长大之后没有奶。事实上,这样的说法是无稽之谈挤乳头反而还可能会损伤孩子的皮肤,甚至严重的损伤到乳腺,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健康。
第5种:包蜡烛包
用背带或者是布条把孩子的全身包得严严实实的,就说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总是会不由自主的一惊一乍的,所以要把孩子包得严实一点,让孩子睡得好!
但是把孩子包得太严实,甚至是用布条把孩子的手脚绑起来,这样的蜡烛包的方式对孩子的健康却有害无益,包得太紧可能会导致孩子血液循环不畅,包的时候孩子的手脚没有办法灵活的活动,反而不利于大脑的发育。
第6种:孩子喝母乳也喝水
6个月前孩子纯母乳喂养的话不建议给孩子喂水,因为孩子的胃容量比较小,如果给孩子喂水的话,就会减少孩子对母乳的吸吮,反而会导致孩子摄入的母乳不足,营养不良。
第7种:孩子满月就要剃头
有些民间有给孩子“剃满月头”的风俗,事实上,并不建议这么做,因为孩子满月的时候,头上长的头发其实是属于胎发,胎发会自然的脱落!而且满月的时候剃头孩子不配合,还可能会弄伤孩子的头皮!
老人家的一些育儿经验可能并不科学,所以妈妈要学会科学育儿,避免不当的育儿经验伤害到孩子。
如何才能做到科学育儿?推荐妈妈们人手一本《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这本书是由全球几千个医生联合写的,因为很专业,所以现在已经修订到第七版了,里面有从孩子0岁到5岁的生长发育、饮食营养、意外伤害,大动作发育以及育儿误区都有涉及。
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一个发育健康表,里面就会详细地告诉家长们哪些情况需要看医生,不同月龄孩子的情感和社交能力的特点,也会给家长们罗列出来。
妈妈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碰到一些育问题自己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就可以翻一翻目录,找到相关的知识点就能找到正确的指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