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J. Intell. Constr. :基于监测数据的悬索桥结构刚度评估

 智慧土木 2023-07-17 发布于广东

文献速读

J. Intell. Constr. :基于监测数据的悬索桥结构刚度评估

题目

Structural stiffness evaluation of suspension bridge based on monitoring data

基于监测数据的悬索桥结构刚度评估

关键词

桥梁工程;悬索桥;结构刚度评估;监测数据;有限元模型

来源

出版年份:2023年

来源:Journal of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第一作者: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Xu Wencheng

研究背景

悬索桥作为一类常见桥梁结构,其主要承重部件为悬挂和锚固在桥两端或两侧主塔上的缆索。该桥梁结构跨越能力强,且造型美观优雅。然而,由于其结构自身刚度低,悬索桥容易受车辆荷载、风荷载、地震效应和温度变化等因素干扰,影响桥梁正常运行。因此,在悬索桥运行阶段进行整体刚度评估对确保桥梁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对于具有空间索系系统的悬索桥,主梁集中荷载下结构整体变形是非线性的。因此,基于线性弹性的计算理论无法满足精度要求。目前,悬索桥索形计算方法主要包括数值方法、有限元方法及两者结合。挠度理论作为最经典的数值计算方法,已被广泛用于早期悬索桥初步设计。挠度理论已发展为一个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并通过推导基本方程得到解析解。然而,为了便于计算,挠度理论在实际工程中常忽略非线性项,存在一定局限性。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不断提高,通过改进刚度矩阵和梁元素类型,有限元方法的精度和适用性显著提高。

研究出发点

现阶段桥梁刚度计算方法涵盖了数值方法、有限元方法以及两者混合应用,但仍缺乏独立使用有限元方法评估悬索桥整体刚度的案例。因此,亟需进行更深入研究以提升和优化桥梁刚度评估方法。此外,环境因素(车辆荷载、风荷载、地震效应和温度变化等)对刚度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研究内容

为弥补上述不足,本文以某海上大跨度悬索桥为例,探讨评估悬索桥结构刚度的不同方法。本文建立了一个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关键位置提取影响线;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变形监测数据,分析了不同时间窗口下垂直变形和环境温度数据的拟合精度;对车辆荷载引起的桥梁变形最值空间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悬索桥中跨处的位移极值系数最大;测得的位移包络曲线在理论包络曲线内,表明桥梁整体刚度性能良好。本研究方法准确评估了悬索桥的整体结构刚度,为保障桥梁安全运营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图1 悬索桥加劲梁GPS布置位置示意

图2悬索桥温湿度传感器布置位置示意

图3 悬索桥整体有限元模型

图4 不同位置影响线:(a)主跨1/4加劲梁;(b)主跨中跨加劲梁;(c)主跨3/4加劲梁;(d)边跨中跨加劲梁

图5 GPS位移极值的概率分布统计

图6 GPS监测点实测位移和理论位移极值包络图

图7 GPS监测点位移极值系数

主要结论

本文选取某座大型跨海悬索桥作为研究案例,建立了一个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关键位置的影响,并根据GPS监测数据,研究了在不同时间窗口下的垂直变形和环境温度;进一步研究了由于车辆荷载引起的桥梁变形极值分布。结果表明:悬索桥车辆荷载位移极值主要出现在主缆的1/2和1/4处,这与理论规律一致;悬索桥主跨中部和边跨的位移极值系数相较于其他位置较大;测量的位移极值包络图在理论极值包络图范围内,且位移极值系数较小,低于经验系数,由此可以确定桥梁整体刚度性能良好。在未来研究中,通过增加GPS监测点数量并完成不完整监测项数据,可显著提高结构刚度整体评估准确性,有助于优化桥梁监测点的布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