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校区前身是沪江大学,创办于1906年,建筑形式各异,以后期罗马风风格和哥特式建筑风格为主,多为砖混结构,清水红砖和双坡瓦屋顶特征明显,建筑细部丰富。刘湛恩故居位于上海理工大学原教员住宅楼108号,建成于1922年,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 2021年,上海理工大学重新修缮刘湛恩故居,建成红色文化主题馆,再现建筑当年风貌。如今走进刘湛恩烈士故居,沿着木质楼梯走入,仿佛置身于历史长河之中。80多年前,刘湛恩每天都会到校园里走走,和师生们谈心论事,只因这里是他最爱的“沪江大家庭”;也是在这里,他追求拥护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积极探索教育救国之道,铸就成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 1922年9月回国后,刘湛恩在南京东南大学执教,同时还兼任上海职业指导所主任、大夏大学等校教育学教授。1928年1月,32岁的刘湛恩受聘出任上海理工大学前身——沪江大学第一任中国籍校长,是我国近代最年轻的大学校长之一。 ![]() 九一八事变后,刘湛恩挺身而出,大声疾呼救亡图存。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后,地处战区的沪江大学遭到严重破坏,刘湛恩指挥若定,把全校师生员工和家属安全转移到市中心,在圆明园路沪江大学城中区商学院大楼复课。 ![]() 由于刘湛恩的抗日爱国义举和社会影响力,他成了日本侵略者的眼中钉。1938年4月7日清晨,他与妹妹刘明珍及次子刘光华在静安寺路大华路口(今南京西路南汇路口)车站候车赴校时,遭日军特务机关控制的汉奸帮会组织“黄道会”凶手的刺杀,壮烈牺牲,年仅42岁。刘湛恩遇刺之后,沪江大学于4月9日为刘湛恩举行隆重的追悼仪式,全体师生佩戴黑纱参加追悼会,并宣布停课三日。上海市各团体同赠挽联:“为国牺牲”。 ![]() |
|